shouye
紐約新聞

紐約「應許之城」聽證進入第二日 社區憂土地分區改革提案損害住民權益

紐約市議會舉行「應許之城」之「住房機會」提案的第二天公開聽證會。(市議會直播視頻截圖)

【大紀元2024年10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宜君報導)自週一(10月21日)起,紐約市議會針對全面修改紐約市土地分區制度的「應許之城」(City of  Yes)之「住房機會」(Housing Oppurtunity)提案,連續2天舉行公開聽證會。除了前一天有多名共和黨與民主黨民代表態反對,週二(22日)的聽證會中,曼哈頓社區人士也出聲要求「住房機會」的提案應對社區發展有利,而非只站在建商的立場。

曼哈頓第4社區委員會成員戴夫林(Paul Devlin)是克林頓/地獄廚房土地使用小組的共同主席,他表示小組先前已經遞交了34頁的建議報告,因為曼哈頓第四社委會的區域是全曼哈頓最稠密的住樓建案標的,並且該分區有近75%的土地屬於「特別土地分區」(special zoning district),包括克林頓、地獄廚房、中城、裁縫區、哈德遜廣場、西切爾西等地。

戴夫林指出,上述特別土地分區的設計是為了幫助經濟、歷史、族群等的發展,歷年多有變動但仍能照顧到長期住民,並且增強「住宅」聚落的發展。戴夫林表示,之所以要求市議會重新檢視「住房機會」的提案,就是要求提案內容必須保留目前的特別土地分區。

蘇豪(SoHo)/北豪(NoHo)的玻璃創作者沃爾芙(Ronnie Wolf)在聽證會中直言,如果「應許之城」不能修改損害當地住民利益的1501條(Section 1501)法令提案,市議會就應投票拒絕,因為從事藝術創作的住民將為此背負可觀的稅金,「而不是讓住房變得更可負擔」。

沃爾芙說,「都市規劃局是在針對蘇豪/北豪的住民,因為當地人除非繳了藝術基金費(art fund fee),否則就不能把商業樓改為住樓。」

蘇豪/北豪早年為了照顧藝術創作者,因此允許創作者購入工作室後也能作為統艙(Studio)使用,讓工作空間與生活起居相結合。但沃爾芙指出,都市規劃局將強迫藝術工作者繳交「藝術基金費」,才能將商業樓分區改為住樓分區出售,而商業樓建商卻無需相關成本,是一項不公平且需要被移除的條款。

現場還有多名來自上東城與上西城的社區與住民代表,指全面修改紐約市土地分區的「住房機會」並不規定建案得是可負擔住房,因此擔心過於稠密的建築會影響社區生活品質,稱提案是圖利建商。

此外,出席聽證會的民眾對於「住房機會」提議的附屬住宅單元(ADU)合法化,看法不一。

責任編輯:陳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