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從無到有 就是要把文化的種子種在沙漠

人氣: 30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4年01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彭秋燕台灣雲林報導)為感謝萍風藝術學會對縣府藝文推廣的支持,雲林縣政府特於1月30日在縣府親民空間咖啡館舉辦「藝之道交流會」。萍風藝術學會是由一群熱愛藝文同好組成,會中創會理事長穆緒薈道出創會的心歷路程,展現其堅毅不拔、始終如一的精神,值得後輩藝術家學習。

萍風藝術學會創會理事長穆緒薈回憶表示,雲林縣文化處剛開始成立的時候旁邊都是稻田,那時土庫商工每年都到那兒舉辦畢業展。由於文化中心的牆壁都光溜溜的,一個釘子都沒有,為了辦展,學生們就把畫架從土庫乘坐台西客運搬到斗六布展。

雲林縣政府特於1月30日在縣府親民空間咖啡館舉辦「藝之道交流會」。圖左一為萍風藝術學會創會理事長穆緒薈、左二為榮譽理事長許阿巧、右一為現任理事長洪政煌。
雲林縣政府特於1月30日在縣府親民空間咖啡館舉辦「藝之道交流會」。圖左一為萍風藝術學會創會理事長穆緒薈、左二為榮譽理事長許阿巧、右一為現任理事長洪政煌。(穆緒薈提供)

「我們就是從沒有到有一步一步做起來的。以前人家把我們雲林縣看成文化沙漠 可是我不信這一套。萍風從民國八十三年成立到現在剛好第三十年,我的重心都在萍風。」穆緒薈以感性口吻道出創會歷程,「我把它成立起來就要把它維護下去,對雲林縣而言,它就是一個根、一個苗,必須讓它生長、茁壯、開花。」

穆緒薈表示,「萍風藝術學會、濁水溪書畫學會、雲林縣書法學會,我都是第一屆會員,就是要把文化的種子、文化的芽種在沙漠裡面。現在雲林縣是文化大縣,去年書法學會在斗六展覽,中國書法學會理事長陳銘鏡前往參觀,結果發現雲林縣的書法水準很高,不輸給台北市。」

雲林縣長張麗善致詞表示,非常感謝大家把這麼好的作品呈現在雲林縣政府,讓來這裡洽公的人與縣府員工在繁忙的工作壓力下有賞心悅目的作品觀賞。自己雖然不會畫,但是看到大家的水彩畫、油畫、書法都非常的棒。以前大家說雲林縣是文化沙漠,但是在藝文方面,現在雲林縣人才濟濟,人才非常多,只是缺少推手。

她表示,雲林縣這幾年的藝文活動相當多,由於雲林縣本縣有66萬人口,以及雲林縣以外的人口超過200萬,所以在中正紀念堂舉辦了雲林縣籍的藝術展覽,裡應外合,雲林縣的知名度越來越高。

萍風藝術學會洪政煌理事長表示,這是一個溫馨的交流會!非常感謝縣政府提供這麼好的展出空間,增加會員作品的曝光度,並感謝所有參與的萍風會員老師支持。以後希望縣府繼續指導和協助,讓學會藝文的推動持續不斷。

萍風藝術學會榮譽理事長許阿巧致詞表示,「非常溫馨的感恩茶會,感覺很幸福!我們的作品能夠幸福分享在這裡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感謝縣政府用心特別給我們上電視牆分享給在這裡辦公、洽公的每一個人欣賞。縣府是一個優質、溫馨的團隊,感縣他們的大力協助,讓我們每一次來都是賓至如歸的感覺。」

責任編輯:陳玟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