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近3年22警自戕、防治預算極低 監委批警政署不重視

圖為在街頭執勤的員警。示意圖。(中央社)
人氣: 50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4年01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袁世鋼台灣台北報導)監察委員葉大華、陳景峻調查,全國約有1萬名警察受到情緒困擾、6千人有自殺意念,近3年來共有22名警察自殺身亡,且有年輕化的趨勢;但警察機關心理輔導經費僅占預算不到0.15‰,未重視警員心理健康需求,警政署應確實檢討績效評比及勤務制度的合理性。

調查報告指出,我國近10年來(103年1月1日迄112年10月底)共有52名警察自殺,近3年來(109年1月1日至112年10月底)更有22名警察自殺,平均每年約有7人;其中卻僅有5例曾列冊輔導或提供諮商資源,且事發前均未發掘異常徵候及採取防止措施,顯示現行警察心輔機制對於高風險對象的識別能力不足,未能落實自殺防治。

近年來,台灣自殺致死率有年輕化的趨勢,2022年有4位年輕員警(20至29歲)自殺死亡,且皆為執勤當中以警用配槍自戕,顯示年輕員警受精神困擾的因素增加,以及採用高致死率方式的特徵。中央警察大學及台灣警察專科學校雖已強化在校期間的心理輔導工作,但高關懷個案於畢業分發時,學校與任職機關並無轉銜機制。

兩名監委調查發現,警察機關心理輔導經費嚴重短缺,據《警察人員自殺防治手冊》推估,全國約有1萬名警察受到情緒困擾、6千人有自殺意念,但相關防治經費全年僅370萬元(預算比率不及0.15‰);且每年接受心理諮商者僅300至600人,覆蓋率僅0.44%至0.84%,警政署未重視警察人員心理健康需求,有違《精神衛生法》、《自殺防治法》相關規定。

調查報告提到,目前辦理員警關懷服務等業務的「關老師」共有788人,但皆由不具心輔背景的警官擔任,在講求階級服從及績效的警察組織文化下,求助的員警易有被標籤及影響陞遷發展的疑慮,且相關個資處理保密性不足。察機關雖自2021年起增加心理諮商委外預約服務,但整體使用率偏低,原因不外乎預算編列不足、員警使用次數受限。

監委們認為,現行警察機關對自殺事件的調查處理程序,是由內部的督察單位依主官指示進行,調查結論往往因權力關係定調為個人健康、感情等原因,輕忽環境及制度等壓力因素,難召公信,且缺乏長期的統計及系統化的分析研究,核有失當。警政署應思考如何在警察機關講究績效及服從的權力關係結構下,建立「自助-求助-助人」的組織文化。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