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關節炎影響不少熟齡長輩的正常生活,關節疼痛、僵硬,以至因為怕痛迴避運動而導致肌肉萎縮等,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如何從中、西醫方面治療和改善症狀呢?
什麼是退化性關節炎
退化性關節炎也稱為骨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關節疾病,主要影響關節軟骨和相鄰骨骼,並且通常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展。退化性關節炎最常見的部位是膝關節、髖關節、手部關節(特別是指關節)、脊椎關節和肩關節。
退化性關節炎的主要特徵是關節軟骨的磨損和損害。關節軟骨是連接骨頭的光滑組織,它的作用是減少關節表面的摩擦,使關節運動順暢。隨著時間的推移,關節軟骨可能會磨損和變薄,導致關節骨頭之間的摩擦增加,最終導致關節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
不只疼痛 退化性關節炎有6症狀
退化性關節炎不光表現為關節疼痛,還可能伴有其它症狀,以下是6種常見的症狀:
關節疼痛:最常見的症狀是關節疼痛,通常會在運動或長時間靜止後加重。
關節腫脹:受損的關節可能出現腫脹和炎症反應。
關節發育變形:退化性關節炎可能導致關節畸形,例如手指變形為「鷹爪手」。
運動受限:由於關節疼痛和僵硬,患者可能會感到運動受限,特別是在早晨或長時間靜坐後。
聲音:受損的關節可能會發出咯吱聲或「爆炸聲」。
肌肉無力:患者因為試圖減輕關節疼痛,可能導致周圍肌肉無力。

退化性關節炎一般如何治療?
退化性關節炎的風險因素包括年齡、家族史、肥胖、關節受傷、關節異常或先天性疾病等。
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目標是減輕疼痛、減緩病情進展、改善關節功能,提高生活品質。治療方法可以根據病情輕重而有所不同,以下是常見的治療選項:
1. 非藥物治療
體重管理:過重或肥胖人士降低體重,可以減輕關節負擔,緩解症狀。
物理治療:通過物理療法和運動療法,可以增強肌肉和關節的穩定性,減輕疼痛,提高關節的靈活性和功能。
使用助行器具:如拐杖或手杖,在行走時能分擔一部份身體重量,減輕關節負擔。
2. 藥物治療
非處方藥:例如非甾體消炎藥(NSAIDs)如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等,可以緩解疼痛和減輕炎症。
局部藥物:關節外用的乳膏、凝膠或貼片,如局部止痛藥或NSAIDs,可以幫助減輕疼痛。
透明質酸注射:一些患者可能會接受透明質酸注射,以增加關節內液體的黏稠度,緩解關節摩擦,減輕疼痛。
3. 手術治療
關節置換手術:對於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的退化性關節炎,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關節置換手術,將受損的關節表面替換為人工關節。
關節骨切削術:針對關節畸形或不穩定的情況,手術可能會重塑關節形態。
4. 康復和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學習如何管理疼痛和維持關節健康,包括合理安排活動,避免過度使用關節,適當鍛煉等。
治療方案應該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疾病進展程度進行個性化定制。另外,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對緩解症狀和改善關節健康至關重要。
中醫綜合治療副作用小 需患者堅持
中醫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中藥和方劑較多,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體質,中醫師可能會開具不同的方案。以下是一些在臨床實踐中,常用於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中藥方劑:
桂附地黃丸:主要用於治療膝關節退化所致的疼痛和腫脹,以及腰膝酸軟、筋骨酸痛等症狀。
荊防敗毒散:主要用於治療關節紅腫、疼痛,活動障礙等症狀。
補肝益腎丸:主要用於治療膝關節骨性退化所致的疼痛和僵硬。
膝關節舒顆粒:含有多種中藥成分,具有疏通經絡、緩解疼痛的作用。
四物湯:適用於氣血不足引起的關節疼痛和活動受限,特別適用於女性。
中醫治療通常需要持續一段時間,並且可能需要配合其他中醫療法如針灸、推拿等,以獲得最佳效果。
研究顯示,中醫可以令退化性膝关节炎患者減輕疼痛、改善身體功能、提高生活質量,並且不良反應少。
每個患者的病情不同,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選擇合適的中藥和方劑,請同專業醫師諮詢具體治療方案。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責任編輯:吳宓辰、李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