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鞭影》二冬(11):彩鸞書韻 琴操參宗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琴操感謝蘇軾的啟悟,黃粱夢醒,覺悟世間的榮耀不長久,到頭來鬢髮如霜,只剩一身業債,她不願繼續在紅塵苦樂中打滾,立志從今以後要念佛往西方極樂世界去了。圖為元人畫仙女。(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27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原文】

cǎi luán shū yùn ,qín cāo cān zōng 。
彩鸞書韻,琴操參宗。

ㄘㄞˇㄌㄨㄢˊㄕㄨ ㄩㄣˋ,ㄑㄧㄣˊㄘㄠ ㄘㄢ ㄗㄨㄥ 。
彩鸞書韻,琴操參宗。

【註釋】

(1)彩鸞:吳真君(吳猛)之女吳彩鸞,修道成仙後,唐朝太和年間遇書生文簫,因泄露天機,貶為人妻。
(2)書韻:書寫《唐韻》。書,寫。韻,此指唐人孫愐所著的韻書《唐韻》。
(3)琴操:北宋杭州著名歌妓琴操,原名不詳,本為大家閨秀,家遭變故淪落為妓,以蔡邕所寫《琴操》一書為名。受蘇軾指點遁入佛門,死後葬於玲瓏山。
(4)參宗:參禪悟道。參,領悟。宗,佛家的道理。

【語譯】

吳彩鸞抄寫《唐韻》賣錢度日,琴操頓悟佛法後削髮為尼。

【人物故事】

吳彩鸞

唐末杜光庭在《仙傳拾遺》裡記載,吳彩鸞是三國時代吳國西安令吳猛的女兒,當時有得道之士丁義,教授吳猛道法。彩鸞拜丁義之女秀英為師,道法也很深厚。金陵人文簫,寄宿於洪州的道觀。八月十五日為許真君(晉朝許遜,吳猛的徒弟)升天之日,道觀人潮眾多,眾人以腳踏地而歌,稱為「還願」。文簫忽然看見一位美女,非常美艷,就是吳彩鸞。她唱的歌裡有文簫的姓名,且有神仙之語,歌詞說:「若能相伴陟(zhì,ㄓˋ,登上)仙壇,應得文簫駕彩鸞(似鳳凰的神鳥),自有繡襦(刺有彩紋的衣服)並甲帳(漢武帝所造、用以居神的帳幕),瓊台(玉飾樓台,指神仙住的地方)不怕雪霜寒。」文簫覺得很奇怪,於是尾隨其後,進入了松樹林,所住之處有如官府,侍衛環列,文簫再三問她原因,彩鸞說:「這不可隨便透露,我會為你遭受災禍啊!」說完沒多久,果然有黃衣使者降臨宣告:「吳彩鸞為私欲泄天機,謫為民妻一紀(古稱十二年為一紀)!」彩鸞於是與文簫結為連理。後來都乘虎進入越王山(在廣東省)中,道成升天,後人譽為「神仙眷屬」。北宋徽宗命文臣編輯的《宣和書譜》記載,文簫不善謀生,彩鸞以小楷書寫《唐韻》一部可賣五十錢,以餬口維持生計。然而不出一天的時間,她就能寫十幾萬字,非人力所能做到。因此彩鸞所抄寫的《唐韻》,當時很多人都有。過了十年,文簫與彩鸞各乘一虎仙去。她寫的《唐韻》字雖小,但氣量寬宏,完全不像世人手筆,應當是仙品中特有的一種風範。

琴操

明代毛晉《蘇米志林》記載,蘇軾任杭州太守時,有個叫琴操的妓女,對佛書頗為通曉,且能言善解,蘇軾很喜歡她。有一天遊西湖時,蘇軾對琴操開玩笑說:「我作長老(住持和尚),你試參禪(修學佛法)。」琴操謹遵其命。蘇軾問說:「何謂湖中景?」琴操回答:「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蘇軾又問:「何謂景中人?」琴操答:「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雲。」蘇軾再問:「何謂人中意?」琴操答:「隨他楊學士,鱉殺(shà,ㄕㄚˋ,極,同「煞」。)鮑參軍。如此,究竟何如?」蘇軾說:「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琴操言下大悟,唱道:「謝學士,醒黃粱,門前冷落稀車馬,世事升沉夢一場,說什麼鸞歌鳳舞,說什麼翠羽明鐺(翠羽指女子的眉,鐺指女子的耳飾),到後來兩鬢盡蒼蒼,只剩得風流孽債,空使我兩淚汪汪,我也不願苦從良(妓女嫁人,棄賤從良),我也不願樂從良,從今念佛往西方。」蘇軾幫她脫離娼籍。琴操於是削髮為尼,在玲瓏山寺別院修行,死後葬此。

據唐裴柙《傳奇‧文簫》所記,唐大和年間,書生文簫中秋日游帷觀,遇見一美麗少女吳彩鸞。《仙傳拾遺》又記載,吳彩鸞是三國時代吳猛之女。若從三國、晉朝到唐文宗大和年間來推算,僅南北朝、隋朝到唐文宗時就已四百多年,幾百歲的吳彩鸞容貌還如少女一般,可見是修道成仙了。可惜她動了人心,起了私欲,因而泄漏了天機,貶為民妻一紀。嫁給貧困的文簫後,抄寫了十年《唐韻》,無怪乎所寫字體有仙品氣質。或許文簫也隨彩鸞修煉道法,之後雙雙騎虎仙去。

西湖美景中的名妓琴操,脫俗之美如衣裙飄逸的湘水女神,又如挽起雲鬢的巫山女神。但眼前美女隨客飄流,無法自主的心情卻是極其鱉悶的,如此身世究竟又該如何?就算紅極一時,年華老去也無人捧場,倍受冷落時嫁作商人婦,才發現世事浮沉如夢一場。琴操感謝蘇軾的啟悟,黃粱夢醒,覺悟世間的榮耀不長久,到頭來鬢髮如霜,只剩一身業債,淚眼汪汪,她不願繼續在紅塵苦樂中打滾,立志從今以後要念佛往西方極樂世界去了。蘇軾的佛緣深厚,前世曾是杭州西湖壽星寺的和尚,三世精進修煉,只因一念之差,遭天責罰又回人間受這百年之罪。(蘇軾〈南華寺〉:「我本修行人,三世積精煉。中間一念失,受此百年譴。」)當蘇軾看到通曉佛書的琴操,也就倍感親切。他以參禪的方式,讓琴操了悟紅塵假相只是一場空。表面看來似乎是玩笑話,其實是人的本性對佛法機緣的珍惜啊!

──轉自正見網

(點閱【龍文鞭影】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十年間不經科舉,方觀承從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紀元)
    在祖父、父親被貶謫到黑龍江時,方觀承還只是個少年,但他與兄長每年輪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親,徒步往返萬里。有一年,他輾轉先去了浙江寧波,打算找一個富裕的親戚借點錢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師父給的盤纏,準備離去時,道士提醒他說,「你回去以後,要好好的修身養性,否則這套本事就不靈了。」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在玉皇殿主陣失利後,王蘭英、楊延昭及穆桂英率領將士一度攻下玉女、銅光等數十陣,並成功讓黑水、西夏國軍士倒戈投向宋營,然而此時遼國蕭太后前來親自坐鎮,遼軍士氣大增,宋遼雙方互有勝負,戰況陷入膠著狀態長達數月之久,宋軍諸將士苦思對策,始終難有進展。
  • 等大夥兒進入內室,只見壁間掛了一幅趙子昂所繪之馬,內有一匹,毛色與丟失的馬兒非常相似,馬尾巴處被香頭的火炷所燒。此時崔生方始悟到,那馬,原來是東鄰家的畫中之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覺呢。
  • 古籍曾記載一位高人。此人常常與虎為伴。我們常說伴君如伴虎,意思是說虎是危險的動物,這位古人為甚麼會與虎為伴呢?他又是如何馴服猛虎的呢?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一顆善心,在處理問題上動善念。
  • 明仇英《漢宮春曉圖》
    他進了屋內,看見男嬰,心裡一驚,「這孩子好面善啊!」他又想了想,「不就是剛剛的夢中人嗎?」
  • 廉廣畫了一隻大鳥。畫完後,試著呼叱,大鳥果然展翅欲飛,於是廉廣乘上大鳥飛出牢獄,大鳥載著廉廣一直飛到泰山頂上才落下來。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再連破二陣之後遼軍對接近宋軍大本營的各陣加強兵力防守,對此穆桂英及楊宗保又找來將士們商議後續破陣對策,各路將士到齊後一個熟悉的身影從後台徐徐走來,正是本臥病在床的楊延昭。
  •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忽有兩虎驟然奔至,狼群嚇得四散奔竄。
  • 這些昧了良心、只認錢財而草菅人命的賊寇,長久以來盡幹壞事,以為人不知鬼不覺的逍遙法外,可「人心生一念,天地盡皆知。」那城隍感動於朱公的仁民、愛民胸懷,利用夢境以詩謎點化因而破案,冤情得以昭雪。所以為人得安分守己才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