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3年07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廖素貞台灣雲林綜合報導)國家級無形文化資產及重要民俗活動「口湖牽水車藏(狀)」系列活動,24日分別於四湖鄉下寮仔萬善爺廟辦理挑飯擔祭祖靈、口湖鄉蚶仔寮萬善祠及金湖萬善爺廟辦理放水燈等祭典;雲林縣長張麗善下午與四湖、口湖萬善爺廟周邊14個聚落村民一起用扁擔挑飯菜徒步前往廟前祭拜、參與放水燈,展現慎終追遠的傳統精神。
張麗善表示,「口湖牽水車藏(狀)」是臺灣規模最大的水難祭儀,源自於178年前一場狂風暴雨奪走口湖、四湖沿海地區數千人性命,因此後人每年黃曆6月初7、初8舉行盛大祭典,緬懷水災罹難的先民,其中下寮仔萬善爺廟透過挑飯擔祭祖靈,「口湖下寮萬善同歸塚」透過辦理點燈儀式追思先人,也讓後代藉此了解在地歷史記憶。

除此之外,金湖萬善爺及蚶仔寮萬善祠則分別舉辦放水燈儀式,以放水燈邀引水難罹難的孤魂前來接受超渡,期望透過這樣的祭典儀式,讓後人對於先人遭受的苦難有所慰藉。

張縣長說,過往無情水患造成慘痛歷史,促使政府積極投入沿海地區防洪治水工作,藉區域排水整治等相關治理工程,減少當地水患威脅,確保鄉親生命財產安全;對於無形文化資產,公部門也挹注相當多的精力,不光是萬善爺廟廟宇整修、環境景觀綠美化或是交通路網建置,逐步協助落實地方基礎建設改善。
責任編輯:杜文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