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3年05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吳旻洲台灣台北報導)台美國防產業合作論壇3日在台北登場,前美國太平洋陸戰隊指揮官、退役中將魯德(Steven R. Rudder)表示,全球沒有比亞太地區更重要的區域,美方希望可以參與台灣的國防自主,協助建立國防能力,「打造嚇阻概念,一開始衝突就不必發生」,這是美方追求的目標。
外貿協會與美台商會3日舉辦「台美國防產業合作論壇」,約25家美國國防產業代表出席,台灣方面則有經緯航太董事長羅正方、國防安全研究院代副執行長沈明室、美臺商會會長韓儒伯、漢翔航太董事長胡開宏等人與談。
魯德在論壇引言表示,美台關經歷長時間考驗,雙方有共同願景可以打造自由、開放、韌性且具有包容性的關係,而且不只是台美之間,區域國家都要有,「我認為世界上真的沒有比亞太地區更重要的區域」,維持印太地區的開放自由,這都是願景的一部分。
魯德表示,美國的幾個核心概念,包括希望可以參與台灣國防自主計畫、打造供應鏈韌性,在國際領域中協助台灣,希望可以擴大鞏固台美之間經濟,還有人與人的連結,這些都沒有超越美國的「一中政策」還有「台灣關係法」,台灣與美國自1979年以來就開始合作。
魯德也提到俄烏戰爭對於印太區域安全議題造成的影響,他表示,俄烏戰爭對雙方都是一場悲慘的衝突,對世界也帶來重大影響,台美雙方也希望把學到的教訓跟經驗納入探討的方向當中。
他認為,也學到教訓跟經驗,也希望美國產業夥伴了解台灣的策略思考,而最重要的核心概念,就是要訓練維護所有的系統,因為這些系統沒有好好訓練跟維護,是沒有辦法撐起來的。
他認為,最重要核心概念,是訓練維護所有的防衛系統,因為這些系統沒有好好訓練跟維護,防衛能力是沒有辦法支撐起來的。美國聚焦在「韌性、嚇阻」,大家都不希望台海區域發生衝突,所以「嚇阻」這個詞彙代表打造國防能力,面對入侵者時能夠防禦自己,打造嚇阻概念,讓衝突在一開始就不必發生,這是美方追求的共同目標。
針對台美國防產業合作,魯德表示,小企業跟大企業一樣重要,因為也可以打造機會,烏俄戰爭看到小企業也挺身而出,提供一樣有效的技術協助;而台灣是海島,需要保護好供應鏈,確保維持韌性,使這一部份產業空間不會被侵害。
魯德強調,台美的終極目標是「作戰共同操作性」,在不同的任務時,可以用同樣的C4ISR(自動化指揮系統)溝通協調,可以有同樣任務目標的了解,並順利能鏈結網路與作戰系統。
責任編輯:鄭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