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BET365 娱乐 城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得遇高人傳授祕術 明代兩位醫生療疾如神

作者:顏雯
中藥摻硃砂造成鉛中毒事件引起民眾擔憂,但衛福部中醫藥司表明此為個案。應如何安心使用中藥?(Shutterstock)
王大國不看重名利,一心只想著治病救人,造福一方百姓。經他之手救活的人,上萬而不止。(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1276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古代中醫博大精深,與道家文化一脈相承。縱觀歷朝歷代,宮廷內不乏深諳醫道、療疾有方的御醫,而民間也有不少醫者身懷絕技、精通奇術。他們的醫術有的是通過研習古方、從中參透了醫理所得,而有的則是世外修行者傳授的祕術、仙方。

姚應鳳經道人指點 能從外傷知人死期

明代仁和縣(今浙江杭州)有位醫生,名叫姚應鳳。他十三歲那年上山採藥,遇到了一位老婦人。這位老婦指著地上一種名叫「青精」的植物對他說:「這東西能吃,吃了以後會精力旺盛、體力倍增。」此後,沒過多久,他就去了齊雲山尋訪仙道。

齊雲山,古時叫「白岳」,因傳說真武大帝曾在此顯靈,又被人稱作「小武當」。姚應鳳進山後不久,便看到一位道人。有一天,大雪紛飛,他見一位老者躺在雪地裡,身體像蒸鍋似的,不斷往外冒著熱氣。他認定此人決非凡夫俗子,於是上前拜見,請他賜教。老人看了看他,然後說道:「你我二人倒有些緣分,那我就把身上的丹藥和祕方傳給你吧!」從那以後,姚應鳳便在醫術上小有所成。他下山後,開始在江浙一帶行醫,很快就聲名鵲起。

他的醫術十分精妙,尤其擅長治外傷。在當地人眼中,他是一位有名的外科大夫。然而,他所用的割皮刮骨術,還能治療肌體或臟腑內的疾病。因此,無論是皮膚上生瘡的,還是頭疼腦熱、體內不適的病人,都來找他醫治。他的治病方法很奇特,一般的醫書上都沒有類似的記載。

當時嚴州有個叫「施盛宇」的人,頭痛病治了三年也不見好。姚應鳳看了,對他說:「要把前額割開,把裡面的骨頭取出來。到了八月,你頭疼的症狀會有所緩解,但很難治斷根,不如等明年春天吧!」第二年一開春,他就取出了病人頭裡的骨頭,讓瘀血流盡。血流了好幾升,施盛宇的病也徹底好了。

一位老人一直腹脹,其他醫生看了認為是膈症,但怎麼也治不好。姚應鳳說:「這病人患的是肺癰。」他取來一罐水,從老人的頭上澆下去。趁他一激靈,又拿刀刺向他的心臟位置。流了幾大缽膿液後,老人竟然痊癒了。後來有人問他,你刺他心臟,不怕他會死嗎?姚應鳳回答:「人的心臟一般是往下垂的,我潑水就會讓他受驚;他受驚時,心臟會突然往上提,這時就不會扎到心臟了。」

崇禎皇帝在位時,浙江巡撫喻思恂正率軍抵禦一夥海盜軍的侵襲。戰事未結束,可他後背卻長出了毒瘡。他疼痛難忍,把姚應鳳請來治療。姚應鳳從他後背上剜出了兩大缽腐爛的肉,又把道人給他的祕製丹藥敷在病人的傷口上。只過了兩天,毒瘡就好了。

古時,毒瘡叫「癰」,有禍患之意。就在姚應鳳為喻思恂治好毒瘡的第二天,海盜軍的頭領便主動上門來投降了。將士們一看不用再打了,都很高興。他們沒想到,姚應鳳這一治竟能妙手回春、化干戈為玉帛,於是都很感激他。

民間有很多醫生都要通過望、聞、問、切,才可清楚地知道人的病情或病因。而姚應鳳隔著肚皮,就能知道人體內的臟腑是否健康;一看病人的傷處,就知道病人得的是什麼病、如何治療,甚至能準確地說出病人是否還有救、能活多久。

有人背上長了個東西,姚應鳳只看了一眼,就說道:「不是大問題。」而旁邊有一人,看起來並無病痛,只是左邊的唇角上有顆紅痣。這時,姚應鳳卻說:「你的牙齒都沒用了,人也活不過三年。」那人在一旁聽著,氣得一句話都沒說。可三年後,他的牙果然都壞掉了。他跑來問姚應鳳怎麼辦,只見他擺擺手說:「三年一過,就是你的死期了;此乃天譴,我又怎能改變?」還有一人,脖子上長出了「斫頭瘡」(也叫「砍頭瘡」)。姚應鳳一看,就告訴他:「已經沒救了,三年後你連頭都會掉的,怕是性命難保啊!」後來果真如此。

有病人渾身疼,來找姚應鳳治療。他一眼就看出那人的左胳膊上有東西附在那裡,就說道:「你以前吃肉時,中了鼠毒,如今你左臂上都長出老鼠來了。」說完,就拿起刀,做出要砍過去的樣子。這時,果然有一隻老鼠從那人身上掉下來,很快跑開了。

後來,一位六十多歲的病人來找姚應鳳,他看到那人身上長滿了穀子大小的疥瘡,就對他說:「這是『淨海瘡』,一般到六十歲時,就會長滿全身;你千萬別去治,不治還能活,治好了馬上就死。」那人沒聽他的,去找別的醫生治。結果,他的瘡一治好,人就死了。

到了晚年,有一天,姚應鳳把自己的兒孫叫到跟前,對他們說:「我要走了,以後會再回來的。」說完,他就盤腿打坐,閉目而逝了。

王大國師從異人 用兩顆藥丸治好頑疾

明朝時,江西南昌有位醫生,名叫王大國,字邑郊。他年輕時,曾遇到一位異人,很有學問,且醫術不凡。這位異人治好了他多年的痰疾,王大國對他十分敬佩。他看此人道行不淺,不像俗世之人,就拜他為師,跟他學醫術。

他一直潛心鑽研蘊藏著至高醫理的《黃帝內經》等經典書目,而老師傳給他的奇方、祕術,他也參透了其中的玄奧。有一天,老師考查他所學的內容時,發現他不僅對答如流,給出的答案也句句切中要害。老師驚歎不已,與他會別,對他說:「我在世間行走這麼多年,還沒見過領悟力如此了得的學生!你再努力努力,就能與以前那些醫聖比肩、齊名了。」

老師離開後,王大國便踏上了懸壺濟世之路。他仁心至聖,且醫術通神,於是很多人都慕名而來。有一戶人家跟他同住在一個巷子裡,家中年幼的孩子長了瘰癧(音luǒ lì,西醫稱「淋巴結核」)。那孩子吃了很多藥,卻久治不癒。王大國看了,拿出兩顆藥丸,讓他吃下去。結果,那孩子當天就痊癒了。王大國治病竟有如此神效,親眼看到的人都嘖嘖稱奇。

南昌有位地方官,左腳長了毒瘡,從腳背都爛到腳底了,他疼痛不已,請了很多醫生來治。可治了很久,毒瘡不但沒好,還比以前更疼了。後來,王大國去了,一看他的腳,就把上面敷的那些藥都清理掉了,只讓他服用自己配製的湯藥。那官員覺得很奇怪,就問他:「只喝湯藥能長出新肉來?」王大國回答:「再過半個多月,就能痊癒了!」結果,湯藥只喝了三、四天,瘡口就開始癒合。剛到第二十天,爛掉的地方就全長好了,腳上的皮膚就像剛長出來一樣。那官員心服口服,親筆題寫了「技超方外」四個大字,並製成匾額送給王大國。

王大國不看重名利,一心只想著治病救人,造福一方百姓。經他之手救活的人,上萬而不止。

資料來源:《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五百三十七卷目錄 /醫部醫術名流列傳》

──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李梅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現代社會,有些人會認為算命先生能算準別人,卻算不準自己。其實在中國古代,能算準自己命運,甚至離世之期的高人、術士比比皆是。因天機不可洩,有時是不便說與外人聽的。
  • 在現代社會,已有醫學研究者表示,「人體的每一系統、每一器官都是造物主的傑作。」西方宗教人士也認為,人的身體「不只是化合物組成」,「而是上帝別出心裁的創造」。
  • 在中國古代,一些修佛、修道的世外高人能製作出功能顯著或療效神奇的藥丸。這與他們掌握的祕術,尤其是修煉出的神通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世間雲遊時,若遇到具足慧根或頗有悟性的人,他們就會拿出這樣的藥丸,目的是讓人能有所了悟,從而促成修煉的機緣,踏上返本歸真之路。
  • 中國古代的針灸術源遠流長,尤其是針術,更有出神入化的功效。據史料記載,中醫鼻祖神農氏曾「嘗草制砭」「嘗百藥而制九針」。在中醫大家的必讀書目《黃帝內經》中,就記載著「九針」的樣式和用法。將細針緩慢地扎入身體就能治病,這種異乎尋常的診療方式也證明了人體中用顯微鏡都觀察不到的穴位是真實存在的。
  • 古代中醫有許多診療方法都極為神妙,而其中的太素脈就堪稱一絕。說起太素脈,有人認為是脈術,也有人說是相術。因為它與一般的脈術不同,不但能診斷病情,還能預測人的貧富貴賤、禍福夭壽。據史料記載,太素脈始於唐,興於宋,而流傳於後世的則是明代「青城山神仙張名太素者」所著的《太素脈決》(後為《訂正太素脈祕訣》)一書。
  • 資深中醫師趙豐宇非常欣賞坤德中醫養生軒遵循中醫傳統療法,將針、灸、藥草、拔罐、刮痧等古法,融入適合現代人生活習慣與步調的治療中。(shutterstock)
    在過往幾千年中,隨著朝代更迭,人們漸漸背離了對天地、神佛的正信,在世風日下的社會中,人心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敗壞。瘟疫若在某一個特定時間集中爆發,一般就是這個朝代到了覆滅之時。比如明朝,就是在各類瘟疫的密集爆發中,加速走向終結的。
  • 有關異人的記載,在中國古籍中並不少見。他們一般隱居在山野之中修煉著出世之道。到一定層次後,便具備了一些神通法力,又或者精通於某種異能異術。當機緣成熟時,他們會出山尋找有德之士,比如懷有大慈惻隱之心的行醫者,將能治病救人的祕術或法術傳給他們,使之得以善用,並讓世人也能福蔭並感恩於上天的好生之德。
  • 中藥有「升降浮沉」的不同性質。(Shutterstock)
    古代醫者多以救人性命為重,甚少有拿醫藥當牟利手段的。為窮苦的病人出義診,動輒還施金、贈藥的醫生比比皆是。這就是古代中國民間大夫對淡泊名利的身體力行。
  • 明代的許多御醫的一生都極富有傳奇色彩,有的因帝王愛重而在醫官的最高品階上連任了好幾朝;有的敢直言進諫,勸皇帝反躬自省;有的則與帝王暢談養生之道,讓其清心寡慾、保養正氣。這些御醫都是品性高潔之人,醫術更是不同凡響。他們治好了天子的急症、頑疾,還能通過診脈預測出其福禍吉凶。
  • 他們深知,煉就醫術之前,先要領悟醫道。心中有道,望、聞、問、切之法才能真正救人於病痛疾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