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錯把醋當酒 一個失誤成就千載美談

文/洪熙
侍酒的小兵錯拿了一壺醋當美酒,導致一名判官喝了滿肚子酸醋。誰也沒有料想到,這段故事為後人留下了一樁千載美談。 (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9545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唐時期,一位主帥宴請軍中幕僚。侍酒的小兵錯拿了一壺醋當美酒,導致一名判官喝了滿肚子酸醋。誰也沒有料想到,吃醋的這段故事在軍中不斷發酵,還為後人留下了一樁千載美談。

大唐天德軍主帥李景略身邊有一個判官,名叫任迪簡,這是他進士及第後,擔任的第一個官職。

任迪簡生於官宦之家,祖上世代為官,他的高祖任雅相在大唐初年做過宰相,他的父親任鵬擔任過陵州刺史。雖然是官宦之後,他卻沒有世家子弟的紈絝之氣,而且為人很厚道。

有一次,天德軍舉辦盛大的軍宴。當時站在任迪簡身邊侍酒的一個小兵卒,錯把一壺醋當成了美酒。兵卒為他斟滿酒,任迪簡一聞就知道是小兵卒拿錯了。這時,任迪簡二話不說,一下把那壺醋當成酒全喝完了。原來,任迪簡擔心治軍嚴厲的李景略,會因這個失誤處死小兵,於是為小兵遮掩過錯,

那麼大的宴會,別人都是開懷暢飲美酒,任迪簡卻喝了一肚子酸醋。任迪簡找了一個借口,說是那壺酒的濃度不夠烈,給他換成一壺烈酒。

結果,任迪簡回去後就開始吐血。這件事兒傳開後,軍中的將士們都感動落淚,認為他太有雅量了,太有長者風範了。李景略也感概不已,為此減少了軍中的很多刑罰。

貞元二十年(804年)李景略去世,軍中將士們集體奏請,擁戴任迪簡為統帥。監軍知道後,擅自將任迪簡拘留起來。將士們聞訊大驚,監軍的做法激怒了眾人,全都站在外面大聲呼喊,任迪簡破窗而出。

敢在監軍頭上動土,還引起這麼大的動靜,難道是要聚眾叛變?監軍向朝廷上了一道奏章。唐德宗派使者前去查探情況,得知實情後,便頒布了一道詔書,任命任迪簡替代李景略的職務,還命他做豐州刺史、天德軍使。從此任迪簡官運節節高升。

元和五年(810年),義武節度使張茂昭請求朝廷任命其他人代替他的職務,並連續上了四道奏章,唐憲宗才同意。就這樣,任迪簡被改任為義武行軍司馬。

但是張茂昭離開後,同年十月十一日楊伯玉發動叛變,任迪簡再次被囚禁。任迪簡素有賢名,很受將士們擁戴。於是眾兵士暗自商量除掉叛賊。也就過了三天,眾軍士就齊心協力平定了楊氏之亂。任迪簡得以復位。

唐朝發生由安祿山與史思明發動的「安史之亂」,唐朝因此由盛而衰。圖為唐人《明皇幸蜀圖》,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大唐自從安史之亂後,就陷入了藩鎮割據、外族入侵、宦官專權的局面。圖為唐人《明皇幸蜀圖》,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大唐自從安史之亂後,就陷入了藩鎮割據、外族入侵、宦官專權的局面。內憂外患不斷,鎮守藩鎮的軍將也趁機叛亂,導致藩鎮割據的局面,也愈加嚴重。

楊氏叛亂平息沒多久,兵馬使張佐元也加入叛亂之列。任迪簡又一次被囚禁。任迪簡向叛軍請求准許他辭職。不久之後,任迪簡便帶兵殺了回來,一舉斬殺了叛亂的張氏。

深得軍心的任迪簡,在諸將士的簇擁下,再次掌管軍中事務。

先前提到的節度使張茂昭,他離開後留下了一堆爛攤子。因為張茂昭是個豪奢之人,《舊唐書》記載:「奢蕩不節,公私殫罄。」眾人遇到這樣的節度使,懼於他的威權,敢怒不敢言。

張茂昭花起公款毫不留情,大手一揮,軍庫的銀子就所剩無幾,軍中所需的資源庫存也耗盡一空。任迪簡到任後,有心養軍,但是軍中沒錢,實在沒辦法犒賞眾人。只能準備了糙米飯,每天他和將士們同餐同宿,在軍營住了一個月。

任迪簡身為朝廷命官,都能甘願放下身段,和將士們同吃同住,同甘共苦。全郡將士都大為感動。所以大家商量了一下,即使軍中沒錢,也會好好守衛疆土,不能讓行軍司馬每天都和大家一樣睡在軍營呀。這兒的條件也太艱苦了。眾人力請任迪簡回官邸就寢。

唐憲宗得知消息後,下旨犒賞給易州、定州的將士們綾絹十萬匹,並任命任迪簡為義武節度使。由於早年那段為軍吏吃醋的經歷,一直被時人傳為美談。當任迪簡升任節度使後,眾人都稱呼他是「呷醋節帥」。@*#

參考資料:《舊唐書‧任迪簡傳》卷185下、《新唐書‧任迪簡傳》卷170、王讜:《唐語林》卷三、李肇:《唐國史補》卷中。

責任編輯:王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李世勣是位不重私利,感念故主的恩義將軍。唐太宗曾經剪掉自己的鬍鬚,燒成灰燼後為他調藥。他去世後,高宗李治罷朝七日,親自在未央宮的古城樓上哭著為他送葬。
  • 中國歷史上四位滅佛的皇帝分別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後周世宗,即歷史上有名的「三武一宗」。這四位皇帝都天不假壽,中年早逝。史載,北魏太武帝被宦官宗愛所殺,時年45歲;周武帝身染惡疾,遍體糜爛而死,時年36歲;唐武宗因服用道士長生仙丹過量,藥物中毒而死,時年33歲;周世宗突發疾病而死,時年39歲。從表面上看,他們死亡原因各異,但真實的原因是他們大舉滅佛、限佛、毀佛。不妨以唐武宗為例。
  • 在宋朝之前,在大街上看到男子佩劍是一件很尋常的事情,而且佩劍者不僅僅限於武將。因為在時人看來,男子佩劍一方面是一種權力地位的象徵,另一方面則顯示威儀之風和陽剛之美。
  • 自束髮從軍到收復建康,岳飛征戰八年,身經大小二百餘戰,終成一位統領精銳部隊的青年將領。金兵撤退後,之前潰逃的宋兵淪落為匪寇,繼續在江西、兩湖橫行作亂。岳將軍來不及撣去一身征塵,毅然投入平定賊寇的戰事。
  •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一曲《揚州慢》,唱出外族入侵時古城揚州的蕭條景象。南宋初年,不僅是揚州,江南半壁江山,都在金兵鐵蹄下遭受著戰火浩劫。亂世中成長起來的大將岳飛,在一片哀音中譜出不一樣的聲調。
  • 公元1127年,趙宋的年號從「靖康」改為「建炎」。宋高宗登基稱帝,歷史正式從北宋過渡到南宋。20多歲的新天子,對金人是戰是和仍然是舉棋不定的態度。同樣年輕的岳飛,卻呈上一封言辭懇切、情感激越的奏章。
  • 岳飛早期從軍抗金,雖然職位低微,卻憑藉非凡的武功和才能,得到宋朝老將宗澤的器重。文官出身的宗澤,卻不贊同他的作戰方式:「你的勇敢機智和才能武藝,遠超古代的良將。但是你喜好野戰,不是萬全之計啊。」岳飛的回答,卻有著過人的智慧。
  • 公元1103年,也就是北宋末年,中國最著名的抗金名將岳飛,誕生在相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一戶農家。他祖上世代務農,父母過著清苦的日子。但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家庭,卻出了一位名垂千古的大英雄!
  • 弓箭在古代生活中,既是儒家「六藝」中的必修課,更是戰場上殺傷力極強的兵器。因而,無論文人還是武人,射箭都是一項必須掌握的重要技能,人們也用「百步穿楊」「箭不虛發」等辭藻讚美神乎其技的射箭技術。
  • 朱勃二十歲當縣令。過了二十年,馬援當將軍,朱勃還是縣令。不過,兩家人關係一直很好。及至馬家遭冤,正是這位平凡的老朋友,第一個站出來說話。到底互相了解,感情深厚。當然,也只有品格高尚的人,才能做得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