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3年12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王佳宜報導)認知障礙症患者數量逐年攀升,每年新增病例近1,000萬例,並且65歲或以上的人群更常見。研究發現,日常3類飲料是傷害大腦健康的罪魁禍首;遠離這些含糖飲料的誘惑,中醫師推薦自製7款對健康有益的天然茶飲。
研究:蘇打飲料、果汁飲料及乳飲料增失智風險
德國一項研究發現,日常生活中常見的3類含糖飲料與失智風險存在關聯,尤其攝入乳飲料中的游離糖,可令失智風險增加高達39%。
游離糖是指由製造商、廚師或消費者添加到食品和飲料中的單糖(如葡萄糖、果糖)和雙糖(如蔗糖或砂糖),以及天然存在於蜂蜜、糖漿、果汁和濃縮果汁中的糖。
為了研究不同來源的糖的攝取量對失智風險的影響,研究團隊分析了英國生物銀行研究中18萬6,622名參與者的飲食問卷調查數據,問卷涵蓋了206種食品和32種飲料的消耗量,隨訪時間平均為10.6年。
研究結果顯示,食物中的游離糖和內源性糖與認知障礙症風險存在顯著的J形關聯,不過固體食物中的游離糖與失智風險之間的關係並不明顯,而在對飲料亞型進行評估後發現,蘇打飲料、果汁飲料及乳飲料中的游離糖與認知障礙症風險明顯呈正相關,而茶與咖啡中的游離糖則幾乎不會增加失智風險。

此外,果汁中的游離糖也顯示出與失智風險的正相關性,但程度較小。論文中亦提到另一項研究發現,與每週喝果汁少於一次的受試者相比,每週至少喝3次果汁的人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更低。
研究人員強調,在含有游離糖的飲食中,蘇打飲料、果汁飲料、乳飲料這三大類飲品的攝入與罹患認知障礙症的風險最具關聯性。結果證明,游離糖與失智風險之間的關繫取決於游離糖的來源。研究成果於今年9月發表於《營養雜誌》(Nutrition Journal)上。
世衛組織建議,將游離糖攝入量限制在每日總能量攝入的10%以下,如果能減少到5%以下,即每天約25g(6茶匙)會對健康有更多益處。英國國民保健系統建議將成人每天的游離糖攝入量限制為不超過30g。
含糖飲料是飲食中添加糖的主要來源。大量證據表明,含糖飲料與體重增加及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高有關,而糖尿病還與認知症密切相關。
日本國近內科醫院院長國近啓三(Keizo Kunichika)在其醫院網站表示,如果糖尿病引起的高血糖狀態持續下去,會導致動脈硬化,使大腦中的血管更容易堵塞。由於大腦血流受阻,無法使充足的血液到達神經細胞,會使腦部神經細胞功能受損,從而導致認知障礙症。
此外,一些研究表明,糖會引起炎症,而炎症被認為在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發揮著作用,例如大腦神經元發炎被認為是造成阿茲海默症的主因,而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一種認知障礙症。

營養師推薦自製7種無糖飲料
越來越多的人爲了自身健康,開始有意識地減少糖份的攝入,選擇無糖飲品。除了已知的水和咖啡外,台灣營養師薛曉晶在社交平台分享了幾款可以在家簡單製作的無糖飲料,有助於慢慢改變飲用含糖飲料的習慣,也不用再擔心含糖飲料帶來的健康問題。
1.青草茶:青草茶不僅甘甜,還能清肝解毒。常見材料包括:薄荷、仙草、魚腥草、咸豐草等,抗氧化活性比一般蔬果如蘿蔔、青花菜等高出許多倍。
2.洋甘菊茶:不僅具有幫助放鬆、舒壓的效果,還能提高睡眠品質。
3.薰衣草茶:有助於改善抑鬱,以及降低疲勞程度。

4.檸檬香蜂草:可以促進神經傳導物質「GABA」,進而減緩焦慮、平復情緒,能讓人放鬆入眠。
5.抹茶、綠茶:兒茶素含量多,具有強力抗氧化功效,能降血糖、血脂、血膽固醇,也是減肥瘦身的幫手,還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抗癌。
6.果醋:可消除餐後油膩、幫助消化。市面上許多果醋飲品添加糖分多,選擇時須多加留意。可以加入氣泡水,更像在喝飲料一樣。
7.康普茶:含有茶多酚、兒茶素、茶黃素等抗氧化物,能抗自由基、抗氧化。@◇
責任編輯:吳宓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