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méi gāo mǐn jié ,sī mǎ yān chí 。
枚皋敏捷,司馬淹遲。
ㄇㄟˊㄍㄠ ㄇㄧㄣˇㄐㄧㄝˊ,ㄙ ㄇㄚˇㄧㄢ ㄔˊ。
枚皋敏捷,司馬淹遲。
【注釋】
(1)枚皋:字少孺,西漢淮陰(今屬江蘇)人,是著名文學家枚乘之子。漢武帝時拜他為郎,曾出使匈奴。談吐滑稽,作賦多戲謔,所以地位不得尊顯,被視如倡優,與東方朔相比擬。才思敏捷,所作賦有一百二十篇,已佚。
(2)敏捷:反應迅速。
(3)司馬:司馬相如,字長卿,西漢蜀郡成都(今屬四川)人,為漢賦代表作家,世稱「賦聖」。漢武帝時封侍從郎,出使巴蜀,作《諭巴蜀檄》,有力穩定了蜀地。相如有口吃,但作品詞藻華麗,內涵宏大,代表作品有《子虛賦》、《上林賦》。
(4)淹遲:遲緩。
【語譯】
枚皋文思敏捷但不夠工巧,司馬相如構思遲緩但作賦精妙。
【人物故事】
枚皋和司馬相如都是西漢的辭賦家。枚皋以下筆敏捷知名,作賦多戲謔,受詔作賦,短時間就能完成,故所作頗多,但詞句常有瑕疵,不夠工巧。而司馬相如寫作慢,但他作的賦,當時的人都稱讚典雅而富麗。揚雄想學司馬相如作賦而遠遠不及,曾說:「司馬長卿的賦不像從人間來的,難道不是神靈點化所成的嗎?」有一回司馬相如要作賦進獻皇上,不知怎麼寫才好,夢見一位黃衣老人告訴他:「可以作〈大人賦〉。」於是他寫了〈大人賦〉,內容敘述神仙之事,進獻給漢武帝,武帝賞賜他四匹錦緞。
枚皋作文章敏捷,司馬相如寫作遲緩,故揚雄說:「軍旅之際,戎馬之間,飛書馳檄(快速傳送公文)用枚皋。廊廟之下,朝廷之中,高文典冊(朝廷重要文書、詔令)用相如。」(據西漢劉歆《西京雜記》卷三)
《梁書‧張率傳》記載,張率作《待詔賦》上奏,梁武帝看了很稱讚,詔書回覆:「相如工而不敏,枚皋速而不工,你可說是身兼二者的優點了。」
──轉自正見網
(點閱【龍文鞭影】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