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話趣聞】

僧人和老婦無師自通 展現了不同的詩才

文/宋寶藍
僧人量周所賦梅花詩,格調孤高冷傲,不染世塵。或許,只有雲遊天下的出家人,長年行走於世間飽受風霜雪侵,心境高潔,內在淡然清雅,才能體會到梅花的素心清絕,不畏風霜雪雨,牢牢地守護著孤根。僧人秉性之高潔,以致於在滾滾紅塵亦如梅花,難得知音。(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1466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清朝時期,一群江南名士在寺院中賦梅花詩。一個長相醜陋的僧人也來了興致,即興作詩後,名士們聽罷全都垂頭喪氣,就此擱筆。一名不識字的老婦,憑著「竊聽」偷學二兄弟吟詩唱和,久之竟也無師自通。僧人和老婦,一個念在方外,一個念在世俗,卻也展現了不同的詩才。

清朝學者錢泳曾說:「僧人、道士作詩最易工,為什麼?是因為他們所處的境界很清閒,竭力學作詩會很容易。但也很難,為什麼?因為出家人自幼就剃度出家,所讀的都是經卷,誰能使經史子集全都貫於胸中。」

據錢泳所著《履園叢話》記載,青螺庵有一位遊方僧人,名為量周。要說此人長相,「貌甚惡俗」,有些庸俗醜陋,令人不敢恭維。量周是出家人,平日惟有一心念佛而已。

僧人貌甚惡俗 詩作驚豔諸名士

有一天,一群江南名士聚集在青螺庵,起了一個詩社,要賦梅花詩。諸名士各展風華才氣,或因量周相貌醜陋,眾人都有些討厭他,誰也顧不上理睬他。忽然量周也來了興致,也想要湊熱鬧吟詠一番,央求諸人分他一個字韻。眾人就分給他一個音字韻。

量周吟詠道:
「幾被霜侵與雪侵,孤根留得到而今。
誰於冷處得青眼,只合空山抱素心。
茅屋風高門正掩,板橋凍折路難尋。
稜稜莫謂無相識,曾有何郎爲賞音。」

當名士們聽到他的詩作,全都垂頭喪氣,紛紛為之擱筆。

青螺庵的僧人量周所賦梅花詩,格調孤高冷傲,不染世塵。或許,只有雲遊天下的出家人,長年行走於世間飽受風霜雪侵,心境高潔,內在淡然清雅,才能體會到梅花的素心清絕,不畏風霜雪雨,牢牢地守護著孤根。僧人秉性之高潔,以致於在滾滾紅塵亦如梅花,難得知音。

僧人的詩風透著他修行的苦與樂。身在紅塵念在方外,自得其趣。

倘若是一個念在世俗的老婦,且又不識字,她做的詩文又將是怎樣的風格?

蔣家老婦竊聽學詩

錢泳說,蘇州蔣家的傭人中有一位老婦人,素來不識字。蔣容齋蔣辛齋兄弟二人都是讀書人,並且都工於詩文。每當他們吟詩唱和之時,這名老婦就隔著門屏竊聽,對於簡易明白的詩句,她就記下來不忘。就這樣不斷地學習,時日久了竟也無師自通,通曉了音韻,做起詩來。

比如老婦做的這首《中秋無月》,詩文曰:「最怕中秋風雨來,人家佇月尚徘徊。七齡小姐癡憨甚,拜祝天門兩扇開。」詩文中,她用了唐人七歲女賦詩之事,用典頗為典雅貼切。

後來,蔣辛齋因為罹患重疾,長久臥床不起。一天,他困在床上行動不便,實在無聊,知道老婦人能做詩,於是喚她來,試問她的詩才。

碰巧床榻前有二個佛手柑,就放在几案上。蔣辛齋指著佛手柑為詩題。老嫗應聲吟詠道:「十指拳拳不肯開,掌中定捧寸珠來。何緣得近詩人榻,香氣還宜問臘梅。」

詩文的最後一句「臘梅」,是蔣府上一個婢女的名字。當時就侍立在一旁。老婦藉機戲耍了臘梅。

蔣辛齋為之驚歎,一個不識字的老婦,竟也無師自通,厚厚地賞給她一端吳綾。他笑著容齋說:「這位老婦足以媲美鄭康成的婢女了[註]。」從此以後,蔣府上的僕人婢女對老婦禮待有加,稱呼她為「做詩阿娘」。

註釋:
鄭玄,字成文,東漢人,一生學不厭,教不倦。鄭玄家的婢女,受了鄭玄的教化,都能嫻習詩書。晉朝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鄭玄家奴婢皆讀書。嘗使一婢,不稱旨,將撻之。方自陳說,玄怒,使人曳箸泥中。須臾復有一婢來,問曰:『胡為乎泥中(《詩經》中的句子)?』答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詩經》中的句子)。』」

事據《履園叢話》卷24,《清稗類鈔》卷74@*#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巧的是,公子摔下馬時,正好碰上老和尚靈魂。這番靈肉合一後,世家公子便慢慢地甦醒過來。
  • 十年間不經科舉,方觀承從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紀元)
    在祖父、父親被貶謫到黑龍江時,方觀承還只是個少年,但他與兄長每年輪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親,徒步往返萬里。有一年,他輾轉先去了浙江寧波,打算找一個富裕的親戚借點錢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師父給的盤纏,準備離去時,道士提醒他說,「你回去以後,要好好的修身養性,否則這套本事就不靈了。」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在玉皇殿主陣失利後,王蘭英、楊延昭及穆桂英率領將士一度攻下玉女、銅光等數十陣,並成功讓黑水、西夏國軍士倒戈投向宋營,然而此時遼國蕭太后前來親自坐鎮,遼軍士氣大增,宋遼雙方互有勝負,戰況陷入膠著狀態長達數月之久,宋軍諸將士苦思對策,始終難有進展。
  • 等大夥兒進入內室,只見壁間掛了一幅趙子昂所繪之馬,內有一匹,毛色與丟失的馬兒非常相似,馬尾巴處被香頭的火炷所燒。此時崔生方始悟到,那馬,原來是東鄰家的畫中之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覺呢。
  • 古籍曾記載一位高人。此人常常與虎為伴。我們常說伴君如伴虎,意思是說虎是危險的動物,這位古人為甚麼會與虎為伴呢?他又是如何馴服猛虎的呢?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一顆善心,在處理問題上動善念。
  • 明仇英《漢宮春曉圖》
    他進了屋內,看見男嬰,心裡一驚,「這孩子好面善啊!」他又想了想,「不就是剛剛的夢中人嗎?」
  • 廉廣畫了一隻大鳥。畫完後,試著呼叱,大鳥果然展翅欲飛,於是廉廣乘上大鳥飛出牢獄,大鳥載著廉廣一直飛到泰山頂上才落下來。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再連破二陣之後遼軍對接近宋軍大本營的各陣加強兵力防守,對此穆桂英及楊宗保又找來將士們商議後續破陣對策,各路將士到齊後一個熟悉的身影從後台徐徐走來,正是本臥病在床的楊延昭。
  •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忽有兩虎驟然奔至,狼群嚇得四散奔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