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2年05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邱晨溫哥華報導)2018年一場大雪,督促知名畫家甘錦城趕到溫哥華唐人街,親眼目睹了大雪紛飛中的華埠美景,並以「O CANADA」畫作展現出來,讓現場觀眾讚賞不已!
甘錦城膠彩水墨畫個展「O CANADA! 驚艷溫哥華」,2022年5月1日至30日 (週一至週五 10:00 AM –5:00 PM)於台加文化協會(台加藝廊),以慶祝加拿大亞裔傳統月。
甘錦城先生是台灣知名畫家、書法家及篆刻家,作品榮獲國立台灣美術館、桃園及宜蘭文化局等展館收藏、私人收藏等。











他回憶說,2018年2月的一天,天空下著罕見的鵝毛大雪,他立即決定趕往溫哥華唐人街,不錯過這次天賜良機,也擔心公交服務會因天氣而暫停。
打著雨傘,徜徉在華埠的中山公園與片打街一帶。甘老師被眼前的建築物顏色與風格吸引,唐人街街旗、店鋪招牌與模特、飛揚的雪花等等,再加入唐人街特色的太湖石、飄落的楓葉,還有畫家融入的O CANADA字樣,彷彿進入了一個美妙的冬雪世界,令人驚艷!
甘老師回家就打好了底稿,然後經過長時間的醞釀與構思,直到台加文化協會Lisa Tseng經理親自邀請他參展,他才開始正式繪製這幅畫作,並花費了7個多月時間,於今年元旦完成。甘老師卻謙虛地表示,自己只是一種嘗試,畫作存在很大的進步空間。
「O CANADA」這幅畫是描繪唐人街雪景,結合路樹、廣告招牌、中山公園廣告牌,太湖石等完成這幅街景。當時,甘錦城先生冒著大雪在街上徘徊,采風,回家後,嘗試用絹布,濕畫法,並以透明方式上色。
這次甘錦城特別珍選15年來的創作共40幅, 20幅畫作將於台加藝廊實體展出,線上展出20幅。題材分為風景、人文關懷、花鳥等三類,技法則以唐宋 (西元903-1127年) 間盛行的工筆重彩為主,間以水墨,風格上以寫生溫哥華景物為主,大部分寫實,偶而加入立體派的分割,印象派的點描:濕中濕法、乾塗法等反覆運用。
嘉賓雲集 共囊藝術盛舉
2022年5月1日,台加文化中心內政要與藝術家名流雲集,可稱為溫哥華藝術文化的一件盛事。






甘錦城老師自己分享說,這次畫展匯集了他移民溫哥華後,以東方人的眼光看溫哥華的奇觀,應用唐宋流行繪畫技法與西洋畫的顏色與構想,展現他自己旅居溫哥華多年的感受、景物與風土人情。
當天開幕式的主持人是甘老師學生藍文秀小姐。到場嘉賓有:台北駐溫哥華經濟文化辦事處陳淑姿副處長與僑務黃慶育秘書,省議員羅珍妮(Janet Routledge)的助理Perisa Chan(特為甘錦城畫展發來賀信),前省議員李燦明等。
台加文化協會理事長蔡雅玲,台加藝廊策展顧問盧月鉛,加西台灣藝術家協會前會長廖武藏,加拿大中華文化藝術總會創會會長張恆,加西台灣藝術家協會副會長暨台加文化協會副理事長張亦凱,溫哥華世紀扶輪社會長蔡志偉,等等。
溫哥華大藝術家盧月鉛老師稱讚說,甘老師作品總是充滿正能量,而他在書法、篆刻、等等諸多藝術領域中的造詣頗深,令人稱讚不已!她也欣賞甘老師挑戰自己的不懈精神,以及個人的修為與謙遜。
前省議員李燦明也前來祝賀,他欣賞甘老師的藝術造詣精湛,也稱讚本次畫展是溫哥華文化推廣方面的盛事。
加西藝術家協會前會長廖藏武詳細地介紹了膠彩畫的歷史與特點,建議有福之人收藏甘老師的畫作,因為膠彩畫的顏色千年不變。
甘錦城藝術家簡介





字翠濤,號絅之, 1953 年出生于臺灣宜蘭,現居住在加拿大溫哥華。1982畢業于臺灣師大美術系,中壢高中美術教師,教學之餘的創作以水墨與篆刻爲主。 1994年拜許深州老師學膠彩濕畫法,後又拜謝峰生老師門下學習膠彩乾畫法。因此從1994到2007之間的作品以膠彩與篆刻爲主。 2006年在臺灣藝術大學造型研究所繼續水墨與書法的創作,在其之後的作品不斷融入了膠彩、水墨、書法及篆刻的元素,其目的在於創作出創新及多元的作品,尋求自我的突破。
獲獎記錄:第53屆台灣美展膠彩畫第一名、第67屆台陽美展膠彩畫銀獎/第四屆桃園美展國畫第一名、北縣美展膠彩第一名、宜蘭美展國畫第一名、宜蘭美展宜蘭獎。
受邀展出:國立歷史博物館邀請提供篆刻作品赴法展覽、靈光再現─台灣美術80年歷史長廊展於台灣美術館、台灣水墨新貌展─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邀請、第3回牙山國際書畫展覽邀請、臺日篆刻交流展於國父紀念館、兩岸篆刻名家作品展於國父紀念館、教育部辦生命教育繪本比賽評審、桃園縣文化局膠彩人物研習講師、全國中小學美術教育家聯展交流會引言人 。
作品榮獲國立台灣美術館、桃園及宜蘭文化局等展館收藏、私人收藏等。
出版品:中國篆刻百家─甘錦城卷 (黑龍江省美術出版社)、甘錦城畫集;錦黻拾翠—甘錦城壢中教涯畫集、蓮花三喻—法華經旨意工筆創作-甘錦城個展集、台加月刊藝海風情專欄30篇。
節錄自甘錦城:芸香齋 一夜落花雨,滿城流水香 http://www.joneskan.com/biography/by-zc/。
責任編輯:謝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