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2年05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文敏台灣苗栗報導)苗栗一位70歲的胡奶奶,因腹部疼痛到急診就醫,醫師建議住院接受進一步檢查,她擔心疫情爆發而不敢住院,便自行離院返家。

隔天,因腹痛加劇又再次到急診,安排電腦斷層掃描發現,腹腔內有多處出現游離性空氣,懷疑是腸道破裂造成。經由腹腔鏡微創手術證實,小腸中段的空腸處破了一個小洞,腸液及食物的殘渣從腸道流出,進入整個腹腔中,造成嚴重的腹膜炎。
所幸,以手術修補腸道破裂並將腹膜炎膿瘍引流後,胡奶奶復原良好,一週後順利出院。
大千綜合醫院外科部主任馮啟彥指出,腸胃道穿孔最常見的是胃潰瘍穿孔,其次是大腸憩室炎穿孔,小腸穿孔是非常少見的情形。而小腸穿孔常見的原因多是誤食尖銳異物(如鐵釘)或雞、魚骨頭卡住所造成,像胡奶奶這種非異物影響的自發性小腸穿孔案例更是少之又少,臨床上偶爾會發生在免疫力下降的病人身上。
馮啟彥表示,腸胃道穿孔會有腹部劇烈疼痛、腹脹等症狀,並引發腹膜炎,若沒有及時處理,會影響到其他器官,導致敗血症、腎衰竭、肝衰竭等狀況,嚴重可能危及生命。
馮啟彥主任提醒民眾,雖然近期疫情爆發,但有任何異常狀況,一定要儘早就醫,以免延誤病情,造成更嚴重的後遺症。
責任編輯: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