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記載:漢武帝揮淚斬外甥和朱元璋怒斬女婿

作者:泰源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385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義滅親」起於春秋時代。衛國大夫石碏為顧及君臣大義而殺了犯上作亂的兒子。正史上記載的漢武帝揮淚斬外甥和朱元璋怒斬女婿又是怎麼回事呢?

大義滅親

春秋時代,衛國有一位秉公執法、不徇私情的大夫,名叫石碏。公子州吁是衛莊公與一位愛妾所生的兒子,因而受到了分外的寵愛。

石碏有個兒子叫石厚,與公子州吁交往密切,經常在一起遊玩。他們合夥幹了不少壞事。石碏不准兒子同公子州吁來往,但石厚不聽。後來,衛莊公死了,衛桓公即位。這時石碏因為年老,辭官回家鄉養老去了。

衛桓公十六年,公子州吁用陰謀殺害了衛桓公,石厚也參與了。公子州吁雖然奪取了王位,但他卻得不到人民的擁護,為此十分苦惱。

一日,州吁讓石厚請教父親如何能夠把王位坐穩。石碏早想把他們繩之以法,苦於沒有機會。他聽了石厚的問話,便借機設下了一條計策。

石碏說:「要想取得合法地位,必須得到天子的加封。現在衛國和陳國關係很好,你們到陳國拜求陳桓公,請他求周天子對你們加封,這樣,人們便會信服你們。」

石碏又事先派人密見陳桓公,說明了州吁和石厚的弒君罪行,請陳桓公趁他們到來之時,立即把他們抓起來。陳桓公答應了。

隨後,州吁和石厚高高興興地到了陳國,就被陳桓公派人抓了起來。然後,陳桓公派人通知衛國。衛國派人在濮殺了州吁,石碏也派家臣到陳國殺了石厚。後來,人們稱讚石碏說:「大義滅親,石碏的表現正是這般啊!」

在正史的記載中,皇帝大義滅親的,比較著名的有朱元璋斬女婿和漢武帝揮淚斬外甥。

漢武帝大義滅親

漢武帝畫像。(公有領域)

漢武帝的姐姐隆慮(慮音廬)公主有一個兒子叫昭平君,成了漢武帝的駙馬,和夷安公主結親。在隆慮公主病危時,拿出了黃金千斤、銅錢一千萬預先替昭平君贖免死罪,武帝允准了她的請求。

隆慮公主死後,昭平君身為武帝的外甥兼女婿,日益驕橫、囂張,一次竟在醉酒下殺死了夷安公主的女官而被捕,罪當斬首,囚禁在獄中。

因為他是隆慮公主的兒子,廷尉向皇上請示,請求論決其罪。那時左右大臣紛紛為昭平君說情:「以前隆慮公主拿重金為他贖過死罪,陛下批准了隆慮公主的請求。」

武帝說:「朕之姊老年才有這個兒子,臨死把他託付給朕。」說著說著為昭平君的事流淚嘆息。過了好久,才又說:「法令,是先帝制定的,要是因為同情姊妹而違背先帝的法令,朕還有什麼臉面進太廟呢!再說也對不起天下萬民。」於是漢武帝批准了廷尉給昭平君定罪的奏請,但哀痛不已,左右臣子也都非常悲傷。

這時東方朔卻上前稱讚道:「臣聽說聖明的君主執政,賞賜不論仇怨,誅罰不避骨肉。《尚書》上說:『不偏袒不營私,王道坦蕩蕩,無阻無礙。』這為五帝所推重,連三王也難以做到。陛下這樣做了,使得四海之內廣大人民各得其所,天下大幸!」

明太祖大義滅親

在《明史》中也有一則君主大義滅親的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積極經營強固邊防的策略,他用漢地的茶交易疆外的馬,既能穩固邊疆番人之心,又可強大明朝軍力。明太祖告訴戶部尚書:用陜西漢中茶三百萬斤,可換得馬三萬匹,四川松茶、茂茶也一樣。必須嚴禁私自販售茶葉。

當時明太祖的四女安慶公主的駙馬歐陽倫很不守法。歐陽倫的官職是駙馬都尉,於洪武三十年(1397年)曾奉使至四川﹑陝西。這期間他數次派遣手下用低價強買茶葉,再將茶葉走私出境,從中牟取暴利。陝西布政司官員雖然知情也不敢過問。

歐陽倫的家奴周保更是蠻橫,動輒讓當地官員徵用民車數十輛運送茶葉,而且屢屢騷擾驛站,弄得怨聲載道。運茶車經過蘭縣河橋巡檢處時,巡檢因對歐陽倫的不法行為不願配合放行,而遭受捶打辱罵。巡檢不堪凌辱,就向朝廷報告。明太祖大怒,將歐陽倫賜死,安慶公主的母后高皇后也不能救。周保等家奴也一併伏誅。太祖嘉獎巡檢不避權貴直言上書。朱元璋斬婿之舉,震動了全國上下,恃勢妄為之徒也為之收斂。@*#

資料來源:《左傳·隱公四年》、《漢書》、《明史》

─點閱【中國古代奇人奇事】系列─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代帝王稱為天子,指出帝王是承天命來治理天下的。「天命」之說是人間掌握了權力之人用來樹立自己地位的「說詞」嗎?還是真有天命並以「吉兆」加持示現呢?
  • 東漢光武帝劉秀九歲喪父,由叔父劉良撫養長大。他身長七尺三寸,儀表堂堂,美眉鬚,鼻梁高挺鼻準隆起,配上大大的嘴巴和天庭隱隱隆起的日角,顯示帝王之相,他性情簡樸勤勉,喜愛耕稼農事,對家人重情重義,從來沒有想過在政治上出人頭地。這樣一個勤樸寬厚溫和的美男子,又是怎樣當上中興之主的呢?
  • 李世民班師回朝,唐高祖為兒子舉行慶功宴。喝到酒酣之處,本是喜慶的場面,高祖的臉上又突兀地泛起了一抹愁雲。
  • 齊王逃回長安後,唐高祖李淵第一時間得知了劉武周進犯的實力,誤以為唐軍不敵武周大軍,於是下令永安王李孝基,和陝州總管于筠、內史侍郎唐儉等人,聯合助剿呂崇茂,同時發出一道敕令,命關中守將,嚴行堵御,所有河東一帶,暫行棄置。
  • 隋朝末年,劉武周割據一方,自稱皇帝,定國號大漢,是大唐的一大勁敵。劉武周為與大唐爭雄,屢次進攻幷州。齊王李元吉作戰的能力,遠遠比不上他的哥哥李世民。唐高祖李淵便給齊王添了一個行軍總管裴寂,原本希望老成練達的裴寂,能幫著出謀劃策,決勝千里。不料,裴寂出征竟也一敗塗地,反而使唐軍失去了晉州以北的全部城鎮。
  • 說唐高祖即已定都長安,但天下還未一統,群雄割據地方。李淵稱帝,傳檄天下。長安就成了豪雄率先攻打的目標。隴西薛舉想趁著李淵帝位還沒坐穩,就趁機出兵,攻打長安。薛舉雄踞隴西,擁兵十幾萬,聲勢頗為強盛,是李唐的一大勁敵。
  • 李世民與平陽公主率領的大軍集結,兩下會師,共計二十多萬兵將。李世民治軍嚴明,大軍雖眾,但行軍時隊伍並不凌亂,整齊畫一,軍容氣象自帶威儀。凡經煬帝行宮園苑,悉數罷免守官,並釋放宮女回家。
  • 突厥始畢可汗派康稍利率領了五百人,以及二千匹戰馬,和劉文靜一起來到李淵麾下。李淵慰勞有加,稱讚劉文靜可謂是不辱使命。
  • 《三字經》裡說:「夏傳子,家天下。」從大禹把王位傳給兒子開始,中國一直延續著父傳子的王位世襲制度。但是有一個朝代,皇帝竟然把帝位傳給親弟弟,這是什麼原因呢?
  • 《宋史》評宋孝宗為南宋最為賢能的皇帝,而且孝宗又是難得的孝子。有哪些真實小故事,凸顯這位皇帝的特色與政績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