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地方政府發債建方艙隔離點 收益來自何處?
【大紀元2022年12月04日訊】在中共當局的常態化疫情防控政策下,各地政府花費巨資興建方艙隔離點。除多數地方直接通過政府財政資金來解決建設項目外,還有不少地方政府通過發行專項債券來融資。
《第一財經》近日梳理了五十多份基層政府方艙隔離點專項債項目的實施方案或收益與融資自求平衡專項評價報告,這些報告由地方政府聘請的第三方機構撰寫。
從報告來看,方艙醫院、隔離點的收益多數來自於非疫情期間的租賃收入等。因此,對一年疫情和非疫情時間判斷,成為是否能取得收益,以及收益能否覆蓋償債本息的關鍵,而這也是最大的難點。
今年以來,至少有百來個市縣(區)成功發行了方艙隔離點項目專項債。
相比於今年超過4萬億元新增專項債額度而言,目前方艙或隔離項目專項債規模相對較小。從梳理的五十多份基層政府方艙隔離點專項債項目籌資規模來看,多數項目發債規模小於1億元,最高為4.4億元。
從全國發債規模和發債地方主體來看,方艙隔離點專項債仍屬於少數地方的探索。多數地方則直接通過財政資金來解決方艙隔離點建設項目。
目前專項債重點投向交通、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能源、社會事業等領域。
從五十多份地方政府方艙隔離專項債項目文件來看,每個具體項目收益各有不同,但一般來說,疫情期間方艙醫院、隔離點基本沒有收入來源,收益多數來自於非疫情期間的租賃收入等。在專項債報告中,也有簡單預測了疫情具體時間。
一位長期關注地方債的專家表示,任何測算要有相應的依據。比如上述報告中直接預測五年內每年有140天疫情,顯然依據不充分,沒有科學客觀依據來支撐。
上海市政府耗費巨資擴建方艙隔離點
今年以來,中共當局推行的極端防疫政策逐步升級,官方媒體多次發文要求各地「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打贏常態化疫情防控這場攻堅戰持久戰」「疫情防控絕不能『躺平』」。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初,擁有2,500萬人口的上海市曾進入全面封城狀態,引發嚴重的次生災難,民間怨聲載道。在中共二十大召開前夕,上海當局耗費巨資,擴建方艙隔離點,僅復興島預備方艙和密接隔離點就砸下逾13億元人民幣。
公告中提到,新建及改建建築總量約14萬平方米,提升現狀方艙、修繕文保點約2萬平方米,可保留維護現狀廠房約8萬平方米。開標時間是2022年10月13日10時00分。
另外,今年9月,雲南省、重慶市部分地區開始對所有新入住集中隔離場所人員實行收費管理,費用每人每天100至300元不等。此項規定引起輿論不滿。有網民表示,疫情三年百姓生活吃緊,集中隔離點還要高額收費,幹嘛不直接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