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長新冠成為社會的主要負擔,有沒有治療長新冠的藥物?研究發現,低劑量納曲酮對長新冠治療有益處。首先,我們要先提到一個納曲酮治療酒精、毒品上癮的例子。
克勞蒂雅·安·克利斯丁(Claudia Ann Christian)是一名美國著名演員。她曾經十幾年酒精成癮,感覺被一個生命控制,就像開車的人,自己不在「駕駛座」上。她在十幾年的時間中花費巨資,嘗試過各種療法,都沒有效果。後來使用辛克萊療法,即使用納曲酮(Naltrexone)成功地治好了酒精成癮。
納曲酮於1984年獲得FDA許可上市,用於治療海洛因成癮。它能結合到阿片受體上,起到競爭性的佔位作用,由此治療海洛因的上癮。
低劑量納曲酮有4大作用 或可治療癌症!
後來,科學家們還發現,小劑量使用納曲酮除了可以對抗成癮之外,還有完全不同的用途。
1. 治療腫瘤的潛在作用
1983年,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赫爾希醫學中心的伊恩·扎貢(Ian S. Zagon)博士和帕特里夏·麥克勞林(Patricia J McLaughlin)博士,共同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首次描述了低劑量納曲酮對小鼠神經母細胞瘤的生長具有顯著的抑製作用[1]。
研究人員給接種了神經母細胞瘤的小鼠,每天皮下註射0.1、1或10毫克/公斤體重的納曲酮。
與注射蒸餾水的對照組相比,注射低劑量納曲酮(0.1毫克/公斤體重)的小鼠生存時間增加了36%,而且腫瘤出現時間延遲98%。

低劑量納曲酮通過內源性阿片受體系統促進內啡肽的產生。內啡肽最重要的功能是增強免疫力,使免疫細胞數量和功能增加,改善整體免疫功能,因此可以阻斷癌症的發生。如果受傷了,內啡肽還可以讓傷口癒合得更好。
2. 治療愛滋病
畢業於哈佛大學的紐約醫生伯納德·比哈里(Bernard Bihari)博士,因為愛滋病在美國的流行,於1985年開始尋找幫助愛滋病人恢復免疫系統的方法。
臨床試驗表明,低劑量納曲酮可以保護愛滋病人修復已經備受傷害的免疫系統。
在接受安慰劑的對照組患者中,有大約 31%在試驗期間發生了機會性感染;相比之下,接受低劑量納曲酮的22名患者均未發生任何機會性感染[2]。

3. 治療多發性硬化症
截至到2004年,比哈里醫生治療了近400名多發性硬化症患者。這些患者中只有兩名在接受了低劑量納曲酮治療後出現過新的疾病發作[3]。
4. 治療腸易激綜合徵
2006年,以色列發表了一項對42名腸易激綜合徵(IBS)患者的研究。每天給予腸易激綜合徵患者0.5 mg低劑量納曲酮,持續 4 週,並測量患者的無痛天數和症狀緩解。結果發現低劑量納曲酮對超過75%的患者有效果,而且藥物耐受性良好[4]。
低劑量納曲酮改善長新冠症狀
在一項低劑量納曲酮對長新冠有效性的研究中,52名實驗者中,40名(76.9%)為女性,中位年齡為43.5歲;從確診新冠到入組的中位時間為 333 天,有38名參與者 (73.1%) 開始使用低劑量納曲酮。
兩個月後,共有36名 (69.2%) 參與者完成了問卷調查。檢測的7個參數中有6個獲得改善,其中:日常生活活動受限、能量水平、疼痛水平、注意力水平和睡眠障礙有顯著改善,情緒有輕微改善。一些具體症狀,例如情緒低落、性格改變、腦霧、關節痛等症狀的發生率都有顯著的改善[5]。

在長新冠患者中,纖維肌痛症的症狀很常見。一項研究發現,有30%的長新冠患者會出現這個問題[6]。纖維肌痛症是中樞神經系統中的小膠質細胞活動和炎症增加的狀態。這些細胞一旦被激活,就會產生促炎因子,導致痛覺過敏和疲勞等症狀。
在一項為期8週的單盲、交叉設計的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與安慰劑組相比,每晚使用4.5mg低劑量納曲酮的纖維肌痛症患者,症狀減少了30%以上,藥物改善了機械和熱痛閾值;副作用(包括失眠和生動的夢)很少見,被描述為輕微和短暫的;白細胞介素在內的多種促炎細胞因子顯著降低。

此外,藥物改善了機械痛和熱痛的承受閾值,副作用(包括失眠和生動的夢)很少見,被描述為「輕微和短暫的」。而白細胞介素在內的多種促炎細胞因子在患有纖維肌痛的患者中也都顯著降低。
慢性疲勞綜合症也是長新冠常見的問題。2020年1月,《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發表了三份關於使用低劑量納曲酮對於愛潑斯坦-巴爾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相關的慢性疲勞,產生積極治療作用的案例報告[7]。
低劑量納曲酮為何對多種疾病有治療作用?
納曲酮治療阿片類藥物和酒精成癮,每天服用的劑量範圍是50-200毫克,這個級別的劑量能夠完全阻斷內源性阿片類物質(內啡肽)和外源性阿片類物質(如海洛因)。
低劑量的服用為正常劑量的1/10~1/100,為0.5~4.5毫克/天。
每種納曲酮藥物都有兩種稱為異構體的形式,彼此鏡像(左旋和右旋),就像人的左、右手一樣,通常只有一種異構體提供治療效果。納曲酮的獨特之處在於,兩種異構體都有不同的治療效果。
1. 增加內源性 β-內啡肽的釋放
研究表明,低劑量納曲酮會作用於阿片受體,增加內源性阿片類物質水平,刺激自身產生內啡肽。2008年一項研究發現,即使在停用低於5.0毫克的低劑量納曲酮1個月後,內啡肽依然會升高[8]。
90%內啡肽在凌晨2~4點分泌,所以按時睡覺、不熬夜,尤其不要通宵熬夜有助於內啡肽正常分泌。
2. 調節阿片類生長因子
阿片受體在人體體內存在多種亞型,其中的一種亞型又稱為阿片生長因子受體(OGFr)。當OGF與OGFr受體結合時,細胞增殖會發生改變。調節阿片類生長因子(OGF)/阿片類生長因子受體(OGFr)軸,能夠參與腫瘤生長、增生的調節。
當OGF/ OGFr軸上調時,腫瘤生長會被抑製。低劑量納曲酮能夠上調OGF/ OGFr軸,因此能抑制腫瘤的生長,幫助治療腫瘤。

除此之外,還有利於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多發性硬化症、克羅恩病、糖尿病、癌症,以及精神障礙。
3. 減少促炎細胞因子、增加抗炎因子
免疫系統協調取決於身體促進炎症和減少炎症的細胞因子之間保持平衡的能力。低劑量納曲酮能夠通過多種途經,減少多種炎性細胞因子,達到減輕炎症的作用。
低劑量納曲酮能夠減少誘發神經炎症的Toll樣受體-4的信號傳導。Toll樣受體(TLR)是人體免疫系統的一部分,是抵禦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線,並具有識別和激活病原體和內源性信號分子的能力。
所以,低劑量納曲酮對緩解長新冠症狀有幫助。
低劑量納曲酮可能改善刺突蛋白、疫苗傷害
全球至少有2/3的人已經注射了新冠病毒疫苗,而疫苗主要的成分就是刺突蛋白。
至少1200篇科學研究指出,刺突蛋白會對人體帶來細胞、組織和器官等層面的危害,主要的病理作用機制是:刺突蛋白誘導炎症反應,激活體內各個器官中的單核細胞。最顯著的是影響大腦(腦霧、失智、情緒障礙、精神異常)、心臟和內分泌,這就像是引火燒身。
另外,刺突蛋白還會重新激活潛伏的病毒,進一步抑制免疫,造成惡性循環。其它的影響還包括微血管損傷、線粒體功能障礙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等。

從理論上來講,低劑量納曲酮有緩解全身系統炎症/神經炎症的作用。
低劑量納曲酮能夠抑制各種炎症因子,減輕全身系統的炎症反應。低劑量納曲酮還可以抑制神經系統的小膠質細胞活化,減少活性氧和其它潛在的神經興奮性和神經毒性化學物質產生的毒性作用,從而對大腦、神經細胞產生神經保護作用。
低劑量納曲酮的療效帶來的啟示
低劑量納曲酮的多功能用途,能給人們帶來很多啟示。
人體自然形成的自我恢復調節機制,一旦被外來藥物、病毒、毒物等破壞後,可能出現紊亂,比如成癮。這時,除了對外來刺激(毒品)進行強行阻斷之外,最根本的治療還是需要通過人體自然修復,達到最終恢復正常的療效。
醫學治療的思路主要是治療症狀,是應對性的。目前主要是一種疾病,一個靶點,一種藥物的治療思路。
而納曲酮這樣一種治療毒品成癮38年的老藥,在劑量降到很低的時候,居然能夠治療一些難治性的慢性疾病。
這說明人體是一個複雜的多維度的精妙的系統。人們對人體的了解還知之甚少,對大腦、免疫和身體各個器官之間的緊密關聯性還知之甚少。
而一些傳統療法、天然療法,能在更加深層、微觀的角度進行整體治療。人體的精妙之處,還需要我們慢慢去摸索和掌握。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 新冠刺突蛋白有8大危害 有哪些解毒方法?
· 新冠病毒讓大腦變老20年 1方法逆轉衰老
· 新冠疫苗反覆打未必是好事?疫苗的2個最新擔憂
責任編輯:李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