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奇人奇事】

【奇醫】不用開膛的「提心」醫術 救命回春人稱奇

作者:泰源
font print 人氣: 1510
【字號】    
   標籤: tags: , ,

世上對這位名醫傳聞甚多,他使用不少傳奇的方子和治療方法,《清史稿》記載他「醫術也多奇中」。聽過利用立秋節氣催生,利用小鼓、木屑活人的醫方嗎?還有令人「提心」的手術,都出自名醫葉天士的手中。

清朝雍正、乾隆年間的名醫葉天士(葉桂)不僅名列於治溫病的四大專家中,而且有許多治療疑難雜症的著名醫案,展現名醫的「灼見」和「回春妙手」。

葉天士治病時,切脈望色非常精準,如同有透視眼能見到內在的臟腑一般。他開的治療方子不因循舊方,因人施治,詳細辨證,胸有成竹才下手醫治。他的方子不一而足,也不一定用藥,更有絕門的醫術。他施外科手術,更是膽大心細。他精湛的醫術見錄在清朝的史冊中。

膽大心細的瞬間提心手術

他曾治療過一個患肺癰的病人,讓人見證了他有如透視眼一般的切脈望色的功力,以及毫髮不差的手術功夫。

這個來看診的病人非常疲睏,身心憔悴得就像幾乎要死去的樣子。葉天士看診後,發覺病人肺部熱毒瘀結,肺葉生瘡,肉敗血腐了。

他說:「這病一定要從外面治才能見效。」

他令人將病人的雙手從背後縛住、將身軀固定不讓動,然後取來一盆冷水,從他的頭上陡然淋了下去。這病人瞬間受到冷水的刺激,身體不由自主地一顫;就在此刻,只見葉天士的手術刀已經從病人心窩的位置刺入,讓旁邊的人倒抽一口氣。怪呀!刺到心臟這病人能活嗎?

但見隨著刀子抽出來,病人流出一斗多的膿血。然後,葉天士用藥敷瘡口,不幾日這走到鬼門關前的病人就痊癒了。

有疑惑難解的人請教他這樣做的道理,葉說:「肺在心上,此人患癰,肺下垂將心臟包住,但是,心是不可見到刀的。所以用冷水突然潑他,使心臟向上提,乘這瞬間,將刀插入刺肺,達到目的,心臟也無損。」這樣的治法,能不說神準到位嗎!

木氣醒人活命

一天有一個新郎的家人急急來請診,這一家人昨天才剛剛為兒子舉辦了婚禮,今早一對新人卻昏死在床上。

婚禮翌日,這家人一直不見新婚夫婦起床,左等右等都沒動靜,最後就去敲了房門,竟然沒有答應。家人急了,打開小門進去探視究竟,見到新婚夫妻倆躺臥床上好像死了一般。

葉天士來到後一入房門就說:「什麼病已經知道了。」他叫人取來木屑(即鋸末)數十石,另外找一間密封的房間,將木屑在地上鋪上厚厚的一層,然後把新婚夫婦兩人移入房內,就讓他們的身體伏臥在木屑上,接著請其他人都離開,依然將房門緊閉。

家人在房間外心急如焚,不過才一會兒功夫,房內就有動靜了,新婚夫妻倆都活過來了。

這醫案又是怎般的醫理呢?葉天士說:「我一進入房內,就聞到漆氣薰人,因為室內儘是新置的漆木器,夫婦倆俱中漆毒,所以氣悶若死。漆毒,惟有木氣能將此毒拔出來,病人吸入木氣,氣暢了就活過來。」

利用節氣催生

有一天,葉天士送客出廳時,遇到有人來求催生的藥方。這時剛好廳前的梧桐樹墜下一葉,葉天士將梧桐葉拾起來,交給那人說:「用這個來煎湯服用。」來人照他所說的去做,家裡的孕婦果然將嬰兒生下來了。

人們知道這件事後,凡是有人求催生藥方的,都用悟桐葉作引。葉天士得知後,感到奇怪。有人就告訴他那是取用了先生用梧桐葉來催生的醫例之方。

葉天士回說:「那天剛好是立秋之時,適見梧桐葉落,不過是取其得秋氣之先,物遇之而脫落耳。梧桐葉哪能是催生的藥方呢?」看熱鬧的常人,完全不懂門道啊!毫釐之差,千里之別。

小鼓醒脾喚醒病人

有一讀書人日夜沉睡不醒,即使偶爾有被叫醒的時候,雙眼也懶得睜開。葉天士診斷後,令人買來一面小鼓,就在他的床頭擊鼓。這個病人聽到鼓聲,慢慢地睜開雙眼,漸漸醒過來,從此不再疲倦昏睡了。

人們問他是何原故?葉天士說:「這個人是脾困,脾困就會疲倦,而小鼓的聲音是最能夠醒脾的。」

心理療法

有位年方二十的貴公子,在慶賀中舉之喜時,突發急症。這家人向來富有,父親為某省總督(制軍)。貴公子在這年秋試中考中舉人,發榜日上門為他慶賀的人極多。但貴公子忽然兩眼紅腫,痛不可忍,日以繼夜,痛得他日夜大吼大叫,不得安寧。家人焦急萬分,請來了葉大夫為他診治。

葉天士診斷後說:「眼病不足慮,很快就好。但七日內腳心必生大瘡,那才是致命的,一發則不可治矣。」

葉天士平日診斷病人的生死,猶如燈燭照明般清楚,絲毫不差。貴公子聽到他這樣說後,不覺悲傷、恐懼交集,再三懇求葉天士救他的命。

葉天士說:「此時不須服藥,首先來散毒,如果七日內不散,才可再商議用藥。」於是貴公子當下求解。

葉天士教他說:「首先靜心調息靜坐,然後用自己的左手擦右足心三百六十遍,然後又以右手擦左足心三百六十遍。每天如此擦七遍,等到七日後我再來施治。」

貴公子遵循此法做了七日後,又延請葉天士來看診。他對葉大夫說:「目疾果然如先生所言,已經痊癒了。但未知惡瘡是否還會發作?」

葉天士笑著說:「之前腳心會生惡瘡之說是引子,因為公子富貴雙全,事事如意,所恐懼的唯有死。因此吾惟有以死來震懾,才能斷絕公子萬念,每日專心擦足,這一來心火才能下行,眼病自然能痊癒。不然,心更燥、目更痛,雖日服仙丹靈藥也沒有用!」貴公子放心地笑了,以重金酬謝了他。

葉天士「貫徹古今醫術」,神悟絕人、神術超人,然而,終其一生,他對「醫」的術業都抱著非常敬慎的態度。他在臨終前告誡兒子:「醫可為而不可為,必天資敏悟,讀萬卷書,而後可以濟世。不然,鮮有不殺人者,是以藥餌為刀刃也。吾死,子孫慎勿輕言醫!」仁心仁術的醫者,護衛生命,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令人欽敬!@*#

資料來源:《香飲樓賓談》《亦復如是》《清史稿》

─點閱【中國古代奇人奇事】系列─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白髮滄浪上,全忘是與非。」在水邊隱居的高人,經常親近自然,日常活動都能保持心態純淨。徐明義畫集8—世外(彩墨)局部(徐明義 提供)
    誰是古今「茶神」「茶聖」呢?愛好茶道之人都會想起陸羽(字鴻漸、季疵,公元733年-804年)。在千年前,陸羽的足跡踏遍中國種茶名山和名泉,進行實地調查研究,並將所得結果作成了《茶經》傳世,開導後人茶文化的風尚流傳至今,並使得中華茶道成了世界茶文化的經典。陸羽對茶的研究為何能脫穎而出留下千古的功業呢?陸羽是怎樣和茶結緣的呢?冥冥中好像上天已經為茶神安排了他不同凡響的一生。一起來探索陸羽的生命之《歌》!
  • 清代女學興盛,才媛輩出,官眷閨秀的交遊聚會,往往充滿了儒雅和詩意。出身湖陽世家的惲珠,才思敏捷,少女時期的詩作《錦雞詩》,獨具嫻靜高華的氣質,而且流露出化凡禽為神鳥的超凡脫俗的志向。
  • 世人皆知梅花是早春花木,她為梅花作詩,偏要說:「一枝留待晚春開。」淪落風塵的她,卻因為這句詩,在及笄不久的美好年華遇見人生伴侶。從此,二人詩畫相酬,山水作伴,成就一段才女配名士的佳話。
  • 吳道子是唐朝著名畫家,他一生畫了三百多幅壁畫,並有近一百幅卷軸畫被皇宮收藏。民間畫工稱他為「畫祖」,史稱「畫聖吳道子」。
  • 清代詩壇有一位才女,長於書香之家,嫁入詩禮之族。她身邊的親友,皆是文士、才女,她本人更是這個文學家族中,一顆光華熠熠的明珠。
  • 山東才女王照圓,不僅是郝懿行治學生涯上的賢內助,自己也留下了補註古文的專業著作。
  • 飄然塵外,一潔如斯,她是一株淡雅超然的凌波水仙;欲飛還歇、徘徊空階,她也是一隻漂泊半生的秋日殘蝶。
  • 清代這位出身江南書香門第的小女孩──沈善寶,不僅能詩擅畫,甚至能用書畫換取錢財,承擔養家的重任。她不僅是神童,更是才華與擔當兼備的傳奇女生。
  • 明清時期,江南才女如群星閃耀。其中有一位傳奇閨秀席氏女,因擅長畫蘭而以「佩蘭」為號。她不僅能教丈夫寫詩,雙雙結為人間詩侶;而且驚世駭俗,成為「乾隆三大家」之首袁枚最推崇的女弟子。 席佩蘭,本名蕊珠,字韻芬,又號道華。她生於常熟望族,祖上世代為官,亦多文人雅士。她的祖父是大詩人吳偉業的外孫,有詩集四卷;兩位姑姑皆是閨秀詩人,二姑姑席仲田更有兩卷《綠窗小詠》,是家族引以為傲的才女。席佩蘭八九歲時,便熟讀《詩經》,以姑姑們為榜樣,鑽研詩藝,積澱了文思敏捷、辭令嫻雅的才華。
  • 明清之交的江南無錫,既有粱溪回流、蠡湖煙波之風光,也有名流薈萃、詩賦鼎盛之風流。這片吳中繁華之鄉,在閨秀文學盛況空前的時代,也孕育了一位以詩詞傳世的才女——顧貞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