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健身有許多好處,被稱為「肌肉醫生」的骨外科醫師小島央在著作《肌肉醫生的速效健身指南》中表示,增肌健身不僅能讓身體更結實、苗條,而且還能改善糖尿病和膝蓋痛等許多毛病。
增肌健身的好處一:身體變得更結實、更好看
據說,肌肉量一增加,就會提升基礎代謝,讓身體變成易瘦體質。但我認為,在身體逐漸產生變化時,「體重有沒有降下來」並不是那麼重要。「為了減重而健身」的人或許會對此感到不滿,但確實有人長肌肉後,反而變重了一點。
重點是:
長肌肉後,不管體重是「反而增加」還是「完全沒變」,都會變得更常聽到別人對自己說「你最近瘦了耶」。這種跡象在女性身上更為明顯。
把肌肉練起來,就能降低體脂肪,使身體外形產生變化。身體變結實後,看起來就更苗條了。
剛開始健身時總穿著寬鬆長褲的女性,練到後來也開始改穿緊身褲了。這樣穿,或許是為了讓做訓練時更好活動吧。但我認為,因為變苗條而湧現自信也是一大原因呢。
男性變結實後,看起來也會更帥氣。
不管怎麼說,與其努力嘗試一些不健康的減肥法,勉強讓體重掉下來,還不如養成鍛鍊肌肉的習慣,練出一副結實身體,而且這樣也健康多了。
增肌健身的好處二:改善糖尿病等疾病
在健身能夠改善的眾多疾病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糖尿病。
長期以來,人們就一直將散步、慢跑等有氧運動,視為有助於改善糖尿病的運動療法。然而近年來,「肌肉與糖尿病之間的關聯性」的相關研究已取得進展,並且慢慢發現,健身可能具有預防、改善糖尿病的效果。
實際上,我有一些患者也是透過健身而改善了症狀。
平成28年,有一名60多歲的婦女因膝蓋疼痛而來到診所。當時她還有點胖胖的。可是開始健身後,就迅速瘦下來了。隨著肌肉增長、身材變瘦,她的膝蓋疼痛也獲得了改善。
然後,在逐漸變瘦的同時,血糖值也乖乖地下降了。
在幫她治療糖尿病的醫院裡,也有不少人覺得很不可思議,不知道她的血糖為何會慢慢降低,逐漸好轉。結果,那間醫院的護士,從那位婦女口中問出我的診所後,就跑來診所參觀學習了。那位護士告訴我:「在我們醫院治療過的病患當中,從來就沒有人能改善這麼多。所以我才好奇,她到底做了什麼。」

另一名60幾歲的男子,也是因膝蓋疼痛而來到診所。他很胖,從以前就患有糖尿病,也曾接受過住院教育。除了肥胖問題之外,還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他在我這裡接受每週1回的肌肉訓練後,膝痛與肩膀疼痛就得到緩解了。
後來,他開始變瘦。他很開心的說:「跟住院教育的時候比起來,這裡的做法有效率多了。不但瘦得快,連血糖都降下來了。」
每週1回的健身,就是有這麼多好處。我必須再說一次,健身不拘男女老少,是個適合推薦給每個人的運動。有興趣的人務必去挑戰一下。
增肌健身的好處三:改善膝痛、股關節疼痛等疼痛
很多來到我診所的年長者,明明就沒什麼在動,卻告訴我:「一運動,膝蓋就會痛。」
其實,這是錯誤的認知。運動並不是誘發膝蓋疼痛的主因。會這樣抱怨的人,大多都是因為老化與運動不足,導致肌力急速下滑。在很多案例中,引發疼痛的直接原因都是肌力衰退。在運動不足與老化的影響下,肌力與肌肉都衰退了,所以才會引發「一運動就痛起來」的現象。
這種人往往只需好好地健身,把弱化的肌力練回來,就能擺脫疼痛了。
當然啦,還是有人是因為膝蓋有其他問題,才引發疼痛的。但是,即便是這樣的人,也可以透過健身來強化膝蓋周邊肌肉,讓肌肉好好地支撐膝關節,以減輕膝蓋的負擔。這樣一來就能減緩疼痛或症狀了。
光是健身就有機會「消除膝蓋疼痛」。很多膝蓋積水的人也表示「現在,膝蓋比較不會積水了」、「積水消失了」。
健身對於髖關節疼痛也有同樣的效果。
肌力提升後,就有機會「減輕所有的疼痛」。也有人的走路姿勢因此改變,於是走起路來變得更輕鬆。雖然醫生都會建議髖關節狀態惡化的人接受手術,但如果能透過健身,讓它保持在良好狀態的話,那不就可以「延後動手術」了嗎?

有腱鞘炎的人,可以做划船訓練(尤其是機械訓練)來改善症狀。划船訓練不只能鍛鍊手腕,還會鍛鍊到全身上下的多種肌肉(以上半身為主)。除了手腕強化之外,還能連帶緩解腱鞘炎的症狀。
(網站專文,禁止轉載)
摘自《肌肉醫生的速效健身指南》 台灣東販出版/穆簡整理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 1篇看懂有氧和無氧運動差別!這樣減脂不復胖
· 有氧運動比增肌訓練更好?增肌10大迷思破解
· 增肌除了蛋白質 一定要吃醣類!怎樣吃最有效
(網站專文,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李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