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咳嗽、疲勞、肌肉酸痛、嗅覺味覺喪失等,都是新冠肺炎的常見症狀。感染新冠後如果出現這些症狀,又不能就醫,中醫有一些方法可幫助緩解。
發燒:按穴道、泡澡、喝生薑湯
發燒不見得是壞事,事實上,身體發燒的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殺滅病毒、抑制病毒複制、清理病毒分泌的一些毒性物質。除非燒得很高,否則不太主張用退燒藥。因為退燒藥會掩蓋症狀,表面上體溫正常了,但病毒可能還存在體內。
發燒時,有3個方法可緩解:
● 喝生薑湯
輕度發燒時,喝生薑湯可發汗、祛風,有助退燒。方法是生薑加少許蔥白一同煲湯,加點紅糖口感更好。如果結合穴位按摩,退燒效果會更好。
● 按摩合谷穴、大椎穴
合谷穴:位於第一掌骨和第二掌骨之間,較偏向食指側的凹陷處。
合谷穴是退燒的要穴,按摩至少100次,還可配合按摩大椎穴。

大椎穴:低頭時,脖頸後方有明顯的骨頭凸起,其下方凹陷處。
這個地方不好按摩,可改用拔罐來幫助退燒。通過真空拔罐器、延長軟管,患者可以自己控制壓力,非常方便。

● 泡溫水浴
溫水浴可緩慢退燒,起到激發人體正氣的作用。幼童則可用毛巾蘸上溫水擦浴。
如果體溫特別高或發燒退不下來,建議找專業醫生咨詢。
咳嗽:按2個穴位止咳
新冠肺炎初期症狀常見咽喉疼痛、咳嗽,吃止咳藥如果作用不大,建議按摩2個穴位。
列缺穴:大拇指側,在腕橫紋上二橫指凹陷之處。
慢慢按揉100次,會有酸脹感,可去邪、調整肺臟器官功能。

大陵穴:位於腕橫紋中間。
新冠病毒可能損傷心臟,大陵穴是心包經的穴位,按摩100次左右,有助止咳及保護心臟。

疲勞:按2穴強心、強肺,減輕疲勞
有些確診者剛發病時,呼吸道症狀不明顯,反而出現疲勞感。例如,走路2個小時就很累,感覺疲勞像是從骨髓裡發出來。
正常情況下,休息能緩解疲勞感。但新冠病毒的疲勞,休息好不了,甚至變嚴重。這種疲勞會損傷人體能量系統,不能掉以輕心,建議去做檢測,同時也可按摩穴位。
內關穴:腕橫紋向上三橫指寬處,手腕兩筋之間。
按摩次數最好不少於100次,甚至可按摩更多次。
新冠病毒會攻擊心臟,心臟功能下降是染疫者感到疲勞的一個原因。內關穴位在心包經上,按摩內關穴,可減輕疲勞感,加强心臟功能。

身柱穴:背部正中線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處,約與肩胛岡內側端相平。
新冠病毒以傷害肺臟為主,身柱穴可加强肺功能。當肺功能提高、血氧交換增加,疲勞感可得到控制。
還可輕輕按摩肚臍下的關元穴(肚臍直下4指幅寬)和氣海穴(肚臍直下2指幅寬),或是用艾條去灸,可增强免疫力、抗疲勞。

肌肉酸痛:泡澡加3物緩解
在中醫來看,身體疼痛,特別肌肉酸痛,是濕邪、風邪侵犯到肌肉層;脾主肌肉,是脾胃受到了傷害。
● 按四關穴
雙手的合谷穴,加上雙腳的太衝穴,合起來叫四關穴。
太衝穴:位於腳背上,第一趾和第二趾趾縫間,往上約一拇指橫寬處。
按摩四關時,每個穴位至少按摩100次,有時間就揉一揉,可明顯緩解酸痛。

● 溫水浴
中醫講「不通則痛」,肌肉酸痛就是氣血不通、濕邪阻滯了氣機。泡溫水澡能通暢氣血。
新冠病毒可導致大白肺,這是濕濁的表現。而芳香類中藥可驅濁,建議用芳香的紫蘇、香附加陳皮一同煎湯,將湯倒入溫水來泡澡。
● 敲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外膝眼直下四橫指寬處。
泡完溫水浴後,可敲敲足三里,有助健脾。還可以再配合敲背部調脾胃的穴位,如胃俞穴或脾俞穴。

嗅覺味覺喪失:按臉部穴位調理內臟,助恢復
藉由耳鼻喉科的嗅覺刺激、電刺激等,對於恢復嗅覺有一定的幫助。同時,也可搭配中醫的穴位按摩或針灸。
迎香穴:鼻翼外緣,眼珠中心點直下的法令紋處。
揉或點按迎香穴,按100次,對促進嗅覺恢復很有效。

太白穴:腳上第一掌指關節的後側,赤白肉際凹陷處。
如果味覺喪失,則與脾、腎有關。要先調脾胃,可揉一揉脾經上的太白穴。

太溪穴:腳內踝和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肺開竅于鼻,當肺氣已虛或脾胃氣虛,嗅味覺會恢復較慢,此時需要補元氣。可加按腎經的太溪穴。

心悸:快按內關穴緩解
心悸非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狀,只是一旦心悸,往往病情較嚴重。
如果是普通的心悸,按內關穴可緩解並調節心率。
如果心悸特別嚴重,並出現胸悶、呼吸急促,要緊急送醫。
呼吸困難、氣短:分兩情況,第一種快送醫
新冠肺炎的呼吸氣短,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確診後,突然開始有疲勞、呼吸困難、胸悶,可能是病情加重,建議快就醫。
第二種:確診隔離後新冠檢測轉陰,咳嗽、發燒、一般的胸悶、喉嚨痛等症狀都緩解了,處於後遺症期。此時若感覺有點氣短,推薦按足三里穴加氣海穴改善。足三里可以健脾益氣,氣海能加强元氣。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 AZ疫苗該不該打?保護力、副作用和禁忌一次看
· 新冠肺炎11大症狀一次看!5種症狀立刻看急診
· 沉默缺氧造成新冠患者猝死增?2類人要警惕
責任編輯:李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