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06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侯駿霖台灣綜合報導)美國避險基金海曼資本(Hayman Capital)創辦人巴斯(Kyle Bass)在週二(15日)表示,美國實際通膨率可能來到12%,將遠超出市場預期。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勞工統計局15日公布5月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按月上升0.8%,高於市場預期的0.5%,並與去年同期相比,5月PPI上漲6.6%,創下2010年有紀錄以來的最大增幅。
巴斯在接受採訪時指出,5月高於預期的PPI數據是連鎖加權 (chain-weighted) 數字,並不能反映出物價上漲的全部情況。他說,「這些數字在設計上,就被人為地壓低,我們認為,未經連鎖加權的通膨漲幅應該約為12%左右。」
巴斯表示,美國聯準會(Fed)的貨幣寬鬆貨幣政策,在過去14個月內,已向系統額外挹注34%的資金,此舉將有效削弱消費者的購買力。「這也代表人們在銀行裡的存款正在持續減少,購買力每年逐步下降5%至12%。」他也警告,「我們必然將遭遇通膨,而且影響十分巨大。」
為了對抗通膨,巴斯建議,投資者不要持有現金。他指出,股市可以跟上大約85%的通膨率,因此投資者把資金放在股市,比較不會損失太多,不過,股票投資者須設法取得15%的年回報率,才能有效對抗通膨所帶來的衝擊影響。
晨星(Morningstar)投資組合策略師Amy Arnott指出,現在黃金報酬的表現不一,顯見擔心通膨的投資者,想通過投資黃金來做應對,「這無疑是在賭博」。她說,擔心消費者價格上漲的投資者,也應考量轉移到其他資產類別投資。
Valmark Financial Group的投資長Michael McClary則建議,如果投資者想應對通膨,可考慮增加四種資產類別的配置,包括股票、抗通膨債券(TIPS)、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s)以及大宗商品。
責任編輯: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