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02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鄧玫玲台灣台中報導)台中纖維工藝博物館一樓大廳再度懸吊大型天然染色裝置「花團錦簇 彩蝶飛舞」。為所有市民帶來2021年迎春納福的祝賀!
纖維工藝博物館表示,本組天然染色創作以自然生態「蝶戀花」的意象作發想,以「蛹化蝶」、「蝶戀花」、「花綴蛹」三段情節構思,將蛹、花、蝶三者融合在一起,呈現出緊密相依、深情相戀的情境。

本組裝置的創作團隊表示,創作時須先做構圖,在絲綢布料固定的位置上染上花紋,再利用天然染料–茜草、胭脂蟲、石榴皮、福木、五倍子、鉤藤、薯榔等染製出紅、橙、黃、綠、紫、褐、黑各色,並以55朵花及15隻蝴蝶配對,完成後佈置於纖維工藝博物館挑高10公尺的迎賓大廳,營造出台灣美好的生態環境,更展現天然染色結合立體造型的獨特面貌。
規劃監製的陳景林進一步說明,由天染工坊團隊進行染色後,裱貼在金屬骨架結上,呈現出繽紛多彩與顧盼有情的花蝶造形。團花採取三組件立體構成,並以挑高空間作多視點懸吊,加上花旁飛舞的彩蝶,組成饒富興味的有情畫面;加上內置光源的設計,能使花蝶的色彩映射得更加活潑、絢麗。

這組大型裝置,也展現了纖維工藝博物館從1999年起戮力於台灣天然染色研究的成果,紅色來自於天然的茜草、胭脂蟲、紫膠蟲;橙色來自於茜草和福木或茜草和石榴皮;黃色來自於福木、石榴皮;褐綠色來自於大葉欖仁、石榴和藍靛;紫色來自於紫膠蟲、胭脂蟲;褐色來自於鈎藤、柿子、薯榔;灰黑色來自於五倍子、墨水樹等,在在顯示台灣是發展天然染色的寶庫。
這組大型的「花團錦簇 彩蝶飛舞」裝置,經過檢視補染修複後,即日起於一樓大廳展示。每當天色漸暗、氣溫驟降時,裝置就會發出溫潤的燈光,為來往的市民帶來溫馨幸福的彩色光芒。
責任編輯: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