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家珍寶 神奇的鮫綃

作者:宋寶藍
張建章忽然看見一人身著青衣,駕著一葉小舟翩然而來。圖為清 金廷標畫《仙舟笛韻軸》。(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2080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在歷代詩詞作品中,文人墨客常提到一種精美的絲織品「鮫綃」。比如南唐馮延巳吟詠「一晌憑欄人不見,鮫綃掩淚思量遍。」蘇軾則曰:「鮫綃剪碎玉簪輕,檀暈妝成雪月明。」陸游也曾醉詠:「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除此之外,還有不少有關鮫綃的詩詞。

鮫,即人魚。由人魚織成的綃紗,入水不濕,具有神奇的功效。相思的眼淚若能浸透鮫綃,也足以見其愛意至深了。文人筆下的鮫綃,難道只是藉以聊表思念嗎?在一些古文記載中,鮫綃似乎並非傳說,在大唐皇宮就有這麼一件稀世罕見的珍寶呢。

唐朝時期,有位官員張建章(806年—866年),曾任幽州行軍司馬,後來還擔任過郡守。其人博學多才,喜愛閱讀儒家經典及史學著作。由於酷愛讀書,他收藏了上萬卷著作。

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他奉命回訪渤海國。途中,他乘坐的官船遭遇巨大的風浪,船舶難以航行,於是停靠在港灣,等待風浪停歇。渤海國為唐朝的藩屬國,與唐朝交往頻繁。

《鏤繪集錦.仙山樓閣》
但見島上的樓台亭閣巋然高聳。圖為《鏤繪集錦.仙山樓閣》,作者、年代不詳。(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忽然,他看見一人身著青衣,駕著一葉小舟翩然而來。青衣人對張說:「奉大仙之命,請大夫一敘。」建章答應了,隨著他來到一座大島。但見島上的樓台亭閣巋然高聳。

張建章登上樓台,看見有位女仙已在等他。女仙身邊站著許多侍從。仙人款待張的飲食,都是他家鄉的家常味。張吃完後,準備告退。女仙對他說:「你不欺暗室,是位正人君子。忽然遭受風濤之苦,我令這名青衣侍者把你接到島上。」

在仙人的眼中,張建章即使在無人之處也不做虧心之事。神目如電,洞悉他的為人與美德,所以派人保護他。

張建章再起程時,驚濤駭浪已經平息,心中也不再恐懼。當時女仙還贈送他「鮫綃」,即由海裡的人魚(鮫人)所織的一種絲織品,稱為綃(音消)。

鮫綃是一種稀世罕見的珍寶。每當夏日炎炎,酷暑難耐,展開鮫綃,就可以使滿室頓時清涼。如果傳說為真,在沒有空調的古代,僅一方鮫綃,效用堪比今日的中央空調。

張大夫返回朝廷後,將女仙所賜珍寶獻給當朝天子,成為皇宮珍寶。據亳州太清宮道士所說,後唐明宗皇帝李嗣源(867年—933年)有一年舉行祭天大典。按照祭禮,朝廷要供奉宮廷重寶,以示對上天的敬仰。除了傳國玉璽,其中就包括張建章進獻的鮫綃。

事據《北夢瑣言》卷十三


責任編輯:王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南極仙翁
    他責備齊映,說:「你為何輕易地將事情洩露出去?你做神仙的事本可能成的,現在不行了。」
  • 唐高宗顯慶年間,蜀郡青城有個採藥人,人們已經不知他叫什麼名,他曾經有過一次採藥奇遇,誤入桃花源。仙境別有洞天,和人間時間不同,回到人間已經人事全非。不過他倒是得到仙緣,得以二次來回,記得回去的路。
  • 在唐朝諸多或者好道或者信佛的皇帝中,中晚唐時期的唐憲宗李純(778年—820年)算得上是有仙緣的皇帝之一。唐憲宗是唐朝第十一位皇帝、唐順宗的長子。
  • 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六年,中共發動了慘絕人寰的「文化大革命」(簡稱文革)。文革期間,中共煽動批鬥、武鬥、告密、抄家等行為,導致中華傳統文化與道德淪喪。在如此險惡時局下,慈悲的上天另闢蹊徑,為有心求道者,打開一扇天窗。福建有位僧人法號寬淨,於一九六七年黃曆十月廿五日,在九仙山彌勒洞打坐煉功,元神離體來到極樂世界,帶回許多醒世奇聞。他的事蹟,為心存善良的世人,帶來許多慰藉。
  • 十年間不經科舉,方觀承從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紀元)
    在祖父、父親被貶謫到黑龍江時,方觀承還只是個少年,但他與兄長每年輪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親,徒步往返萬里。有一年,他輾轉先去了浙江寧波,打算找一個富裕的親戚借點錢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師父給的盤纏,準備離去時,道士提醒他說,「你回去以後,要好好的修身養性,否則這套本事就不靈了。」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在玉皇殿主陣失利後,王蘭英、楊延昭及穆桂英率領將士一度攻下玉女、銅光等數十陣,並成功讓黑水、西夏國軍士倒戈投向宋營,然而此時遼國蕭太后前來親自坐鎮,遼軍士氣大增,宋遼雙方互有勝負,戰況陷入膠著狀態長達數月之久,宋軍諸將士苦思對策,始終難有進展。
  • 等大夥兒進入內室,只見壁間掛了一幅趙子昂所繪之馬,內有一匹,毛色與丟失的馬兒非常相似,馬尾巴處被香頭的火炷所燒。此時崔生方始悟到,那馬,原來是東鄰家的畫中之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覺呢。
  • 古籍曾記載一位高人。此人常常與虎為伴。我們常說伴君如伴虎,意思是說虎是危險的動物,這位古人為甚麼會與虎為伴呢?他又是如何馴服猛虎的呢?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一顆善心,在處理問題上動善念。
  • 明仇英《漢宮春曉圖》
    他進了屋內,看見男嬰,心裡一驚,「這孩子好面善啊!」他又想了想,「不就是剛剛的夢中人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