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0年08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台灣嘉義報導)醫師出錢出力照顧嘉義市,市民銘感于心。為推廣肺癌防治與篩檢,守護市民健康,5日市長黃敏惠力邀台大醫院肺癌權威陳晉興醫師,同時為癌醫中心醫院副院長,來嘉主講「台灣新國病 肺癌的篩檢及防治」,更慷慨捐贈百萬善款給嘉義市。
未來將規劃提供嘉義市高風險族群進行「肺部低輻射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讓肺癌不再成為威脅國人健康的頭號殺手,黃敏惠也特致贈象徵「健康」的老花磚給陳晉興,感佩陳晉興「仁心仁術 視病如親」,希望讓每個人都能受到健康的祝福。

演講中透過互動問答,教導民眾遠離空氣汙染、強化自身免疫力的撇步,共同倡議早期發現及早期治療的重要性,市府9樓禮堂高朋滿座,包含醫療院所、醫事公會、宮廟、社區發展協會、里長、清潔隊員、義交、義消、路邊停車收費員等400多人參與,共同守護自己與「嘉」人健康。
黃敏惠表示,肺癌為全國主要癌症死因之首,每年發生人數近15,000多人,每年近萬人死於肺癌,而108年嘉義市肺癌也成為男女性共同的頭號殺手。肺癌並非不治之症,是可以預防及治療的,呼籲具有肺癌家族史、長期吸菸習慣、慢性支氣管炎,以及長期暴露在空汙環境等高風險族群,應該定期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陳晉興表示,我國十大癌症的死亡率長年以肺癌居首,台灣肺癌種類中,約70%為肺腺癌,疾病早期沒有症狀,胸部X光及一般健康檢查很難偵測,因此,發現時有60%都是晚期。為能早期偵測肺癌,近年已有許多相關研究報告指出,「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low 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LDCT)對於早期肺癌篩檢的敏感度及效益有明顯的好處。
藉此呼籲肺癌高風險族群如年滿50歲的老菸槍、三等親有肺癌或本身有癌症病史、過去曾有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等,以及經常接觸廚房油煙的人,都應該定期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WHO指出肺癌危險因素包括室內燃煤、炒菜油煙、室外空氣汙染、菸害、肺部相關疾病史與肺癌家族史等,而肺部七大警訊包含久咳不癒、咳血或痰中帶血、呼吸急促出現喘嗚聲、胸痛且持續惡化、聲音沙啞、骨關節疼痛、無預警體重下降等,嘉義市政府衛生局提醒高風險族群應拒菸,遠離二、三手菸,空汙來襲請戴口罩保護,也可與醫師共同討論最合適的篩檢工具,若出現警訊建議尋求醫師諮詢與評估,找出原因及早診治,以免耽誤病情。
責任編輯: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