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詩詞了卻官司的傳奇女子

文/周青颺
中國古代有許多才技超群的女子,她們 「把酒能賦太白篇」。示意圖。圖為清 任熊《春人出簾花在波》。(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470
【字號】    
   標籤: tags: , ,

中國古代有許多才技超群的女子,她們 「把酒能賦太白篇」。以詩詞自證清白,化解官司,她們的佳作令鬚眉歎息不止,給後世留下了無數傳奇故事。

女流中黠慧者吳淑姬 《長相思令》洗冤

吳淑姬是宋代著名女詞人,湖州人氏,大約在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前後去世。她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家庭,父親是一個秀才,天資聰穎的吳淑姬在家庭的薰陶下,很快成為一位才貌俱佳的女子。

吳淑姬因為生得貌美被一位富家子弟霸占,卻被人誣告有偷情的行為而入獄並定罪。當時審理此案的郡僚知道吳淑姬是冤枉的,對她的才華也早有耳聞,於是請她創作一首詞來說明她的冤情。那一天正值冬末春初之際,積雪未消,寒梅怒放,吳淑姬不加思索,提筆作出了一首有名的《長相思令》:

煙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從何處回?
醉眼開,睡眼開。疏影橫斜安在哉,從教塞管催。

吳淑姬借物自詠,指她在此案中蒙受不白之冤,就像雪堆在梅枝上一樣,什麼時候才能洗刷這不白之冤。冰雪消融後,梅花從睡夢中醒來,在月光下疏影橫斜,暗香浮動。既然梅花無法展現她的美麗,就任憑笛子聲把梅花催落吧!

「暗香疏影」原用來描寫梅花的姿態和香味,後用作梅花的代稱;「從教」是任憑的意思;「管」是指樂器。

那一天正值冬末春初之際,積雪未消,寒梅怒放。圖為清錢維城花卉冊(一)畫梅之一。(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郡僚聽後心生敬佩,並收藏了詞稿。第二天郡僚就稟告太守王十朋,將吳淑姬的詞稿呈上。王十朋讀詞後,不由擊節(對詩文音樂的讚賞)歎賞,查清案件原委後釋放了吳淑姬。

後來吳淑姬為周姓男子買以為妾。淑姬工詞,與李清照、朱淑真、張玉娘並稱「宋代四大女詞人」。著有詞集《陽春白雪詞》五卷。《花庵詞選》黃升曰「淑姬,女流中黠慧者,佳處不減李易安。」

女扮男裝的黃崇嘏 《下獄貢詩》辨冤

黃崇嘏是唐末五代時前蜀臨邛(四川邛崍市)人,約生於唐僖宗和三年(公元883年),卒於924年。

黃崇嘏天資聰穎、性格豪爽、溫文爾雅,善以詩文應酬諸事。黃崇嘏常常扮成一位俊俏的儒生在川東、川西遊歷,許多人不知其真面目,而以男士之禮接待。有一天,臨邛縣城發生火災,黃崇嘏正好路過,被誣為縱火人押送到縣獄。黃崇嘏早就聽說當時的知州周庠為官清正、秉公執法,於是她以鄉貢進士的名義作了一首題為《下獄貢詩》的七言絕句,呈獻給周庠為自己辯明冤屈。詩曰:「偶辭幽隱在臨邛,行止堅貞比澗松。何事政清如水鏡,絆他野鶴在深籠。」詩中表明自己偶爾離開「幽隱」之地,來到臨邛遊歷,本人的行止如山澗青松一樣有氣節。稱讚周庠為政如水鏡之清廉,為何把這無辜的山野之人鎖禁在幽深的牢籠之中呢?周庠得詩後立即召見,見她舉止斯文、答對從容,確是無辜蒙冤,遂命釋放。

幾天後,黃崇嘏「復獻長歌」,周庠就在學院召見她,讓她與自己的兒子、侄子一起研討學問。黃崇嘏「雅善琴奕妙書畫」,多才多藝,周庠非常讚賞。並薦舉黃崇嘏為「司戶參軍」一職。黃崇嘏上任後,「政事明敏」,很快就把多年來積壓的案件審理清楚,「胥吏畏服,案牘一清」。周庠聞知後,益加欣賞這位青年才俊,並打算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黃崇嘏為妻,以結翁婿之誼。

清 冷枚《養正圖冊》。(公有領域)
幾天後,黃崇嘏「復獻長歌」,周庠就在學院召見她,讓她與自己的兒子、侄子一起研討學問。示意圖。圖為清 冷枚《養正圖冊》。(公有領域)

黃崇嘏面對丞相的厚愛,再次作《辭蜀相妻女》詩以陳情,委婉辭婚。詩曰:

一辭拾翠碧江湄,貧守蓬茅但賦詩。
自服藍衫居郡椽,永拋鸞鏡畫蛾眉。
立身卓爾青松操,挺志鏗然白璧姿。
幕府若容為坦腹,願天速變作男兒。

大意為:我一旦離開這錦翠如熾、碧水蕩漾的江邊小城,只有面對蓬茅吟詩作賦。自從身著官服出入公堂之後,就永遠拋開鸞鏡不再梳妝打扮了。我心地透明如青松般秉正而行。如果相爺容我做女婿,希望老天立即將我變作男兒。

「坦腹」是女婿的意思。東晉時書法家王羲之很有才華,太尉郗鑒很器重他,想把女兒嫁給他,太尉郗鑒派人到王家去選女婿時,王家幾位公子都打扮的很矜持,只有東廂房的王羲之敞著衣服,露著肚子在床上躺著。來人回去稟告太尉郗鑒說「東床坦腹」的就是。

周庠讀詩後,大為驚歎,如夢初醒,方知黃崇嘏是一女子。其父乃黃使君,因「幼失父母,與老嫗同居」。周庠「益嘉其貞節」,沒有追究黃崇嘏的「欺罔之罪」,同意她辭官,罷歸臨邛的請求,黃崇嘏回到臨邛後不知所終。

清代詩人熊濰芳認為黃崇嘏才情更勝卓文君,有詩讚曰:

西山雲氣涌高崗,生長深閨姓字香。
千古才名高卓女,一官文篆遇周庠。
井溪素覓清心水,幕府空留坦腹床。
白璧無瑕姿皎皎,前生明月在池塘。

參考資料:

《豔異編:卷三十》
《唐宋詞鑑賞辭典》
《十國春秋‧前蜀十一‧列傳》
《全唐詩》
《世說新語‧雅量19》
《升庵詩話》

責任編輯:李婧鋮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兩句話可大有來歷,出自皇帝宋真宗在《勵學篇》中的詩句。宋朝人崇尚文化、尊重知識,連皇帝為讀書代言呢!那麼,皇帝的話準不準呢,看看宋朝宋祁兄弟的故事就知道啦!
  • 在元曲領域,最有趣的作家組合莫過於「酸甜樂府」。一個喜食酸而號酸齋,一個好甜食而號甜齋,恰巧又都擅長散曲創作,因而後人習慣將二人合稱。多姿多彩的元曲,就這樣增添了幾分酸酸甜甜的奇妙滋味。
  • 宋朝是個風流儒雅、詩情畫意的時代,文人輩出,也留下了許多文壇佳話。有「紅杏尚書」之稱的宋祁,因為兩首詩詞,竟然決定了他傳奇的命運!
  • 元曲界有一句名言:「樂府之有喬、張,猶詩家之有李、杜。」[1]說的是元代後期兩位以散曲留芳後世的大作家,「喬」即喬吉,「張」便是張可久了。
  • 俗語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在文學藝術領域,要想評選出個名次或是第一人,都是極為困難的事情。比如元曲四大家的甄選,在歷史上就爭議頗多。不過對於誰是元曲作家中的魁首,大抵無異議,此人正是譽滿天下的關漢卿。
  •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說來說去,都是繞不過一個「吃」字。說起古代最會吃的名人,恐怕非蘇軾莫屬。他熱愛美食,發明美食,甚至為美食寫詩做賦。今天讓人垂涎欲滴的「東坡肉」,也是出自這位大文豪的手筆。
  • 他以通俗的詩歌引領了一個時代,又以詩歌締結一朝傳奇。他成為全民仰慕的文化座標,也成為佛門史載的有素行者。他在千年前留下誓願:當佛陀下世時,他要隨慈氏下世,經歷劫難,成就無上正道。他也衷心希望能以當朝的文筆,在未來世專頌轉法輪。
  • 暗喻清貧貪饞的太守表兄文同,手拿斧頭逮著竹筍就砍,把渭水邊上千畝竹林都吃進了肚裡。這生動的形象,刻畫了文同豁達、爽朗的性格,也可看出這對表兄弟親密的關係。
  • 當年蘇轍為了感念巢谷,寫下《巢谷傳》,說他死於嶺南。事到如今,人們很難去探究巢谷的死因,不過唯一能證明的就是歷史上確實有這麼一位真性情的奇人啊。
  • 白米飯是很好的養胃食物,可作為主食適當的吃。(Shutterstock)
    現代人說,幽默一種溝通表達的藝術,而對蘇軾而言,應該也是心態樂觀的一種生活態度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