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仙傳說》之王喜外傳(六)

作者:岳小兵
(圖: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849
【字號】    
   標籤: tags: , ,

第六章 韓信功高受戮 王喜死後頓悟

這裡要說說韓信的內心世界了。在韓信幫助劉邦打下天下之後,韓信的謀士蒯通開始對韓信展開一番遊說。蒯通善於看相,且對天下局勢了然於胸。從面相學上,蒯通對韓信說,「相君之面,不過封侯;相君之背,貴不可言」,意思是勸韓信反叛劉邦。他分析天下局勢,勸韓信據齊地為王、號令天下,說了「天與弗取,反受其咎」的一番大道理。

然而,天生俠義的韓信並不為利所動,他對蒯通說,「漢王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意思就是說,韓信對於劉邦是感恩戴德的,受人恩惠當湧泉以報,怎麼可能反而據地為王、恩將仇報,這種見利忘義、違反俠道的僭越事情怎麼做得出來?

蒯通一看無法以利誘之,心急了,就說了一番「功高震主」、「狡兔死,走狗烹」的歷史典故,希望可讓韓信心生恐懼,從而背叛劉邦、自立為王,自己也可直上青雲。然而,蒯通越講這些生死利害關係,韓信就越不想聽,只淡淡地對蒯通說:先生就不要再說了,這事讓我好好想想。

蒯通也是聰明人,知道說不動韓信叛漢,難免功高受戮,自己恐將連坐,於是就開始裝瘋賣傻,不再當韓信的謀士了。韓信被呂后等人用計誅殺之後,蒯通仍遭到連坐,還是難逃一死,這是後話。

話說韓信是一位知恩圖報的人,他功成名就、衣錦還鄉之後,首先召見那位曾在他落魄飢餓之時分給他食物的漂母,賜她黃金千斤。同時,韓信也有著以德報怨的高尚情操,他找來了那位曾在鬧市凌辱他、讓他承受「胯下之辱」的無賴,非但沒有報復將其羞辱,還讓他當上楚中尉的小軍官,並稱他是「壯士」。由此可見,韓信忍辱負重的心胸之寬廣、能忍人所不能不忍之功力,可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再說說韓信胸襟寬廣的一樁逸事。就在韓信滅楚之後,項羽自刎於烏江,楚人哀嚎、無限惋惜,有一位曾受項王恩惠的楚國死士,得知項王死訊之後,義憤填膺,想親手替項王報仇。

那一晚,夜黑風高,他趁著眾人酣睡正甜的時候,潛入齊王宮殿,用迷藥熏倒夜間守衛眾人,正準備入室刺殺熟睡的韓信。但這一幕,被守在齊王寢宮外頭樹上的王喜瞧見了,他立刻射出連環鏢,讓這位刺客頓時仆倒在地、動彈不得,然後王喜大呼警衛,眾人才將這刺客抓住。

在這一場驚鬧聲中,齊王韓信醒來了,眾人都說要立刻誅殺,韓信便問這刺客為何來此,刺客原不想說,只願事敗受戮。韓信看這刺客也是一臉忠義,便親自將其鬆綁,這一意外之舉讓那刺客心中一震,心想這韓信也不是大惡之人,於是就說了復仇的原委。

韓信聽了之後,非但沒要誅殺他,反而誇他為義復仇、頗有古風,便要人拿百金相贈。在韓信突來之舉的感召之下,這義士立即服軟、殺意頓消,但他未能替恩主復仇,心中有愧,只好南面三拜,然後咬舌自盡。眾人都來不及施救,這英魂就飄飄而去。韓信也感嘆這人俠義,吩咐下人好生料理他的後事。

說了這段往事,就知道韓信不但能忍,而且還心存厚道,對仇人如此,豈能對恩人起了反叛之心?這一點,劉邦至死都不明白,用小人之心、度了君子之腹。

劉邦對韓信的懷疑要從韓信打下齊國說起。史書上都說,韓信打下齊國之後,劉邦還在被楚軍圍困之際,自請封為齊王,劉邦表面上雖隱不發作,但對韓信的殺意自此萌發。

大家不妨想想,天縱英才且用兵如神的韓信,難道不知道主君有難時,上書請封自己為齊王是犯了兵家大忌?韓信當然知道,所以他上書請劉邦封他為「假齊王」,這一點劉邦又沒看透,總是忌憚韓信對他的威權步步進逼。

要知道,身處於楚漢對峙、局勢緊張的當下,韓信雖然屢戰屢勝,但一些部下也還在觀望之中,如果他們認為劉邦對功臣如韓信者百般刁難,有的就會離他而去,成為牆頭草、關鍵時刻倒戈相向。這一點,韓信是看得很透徹的,所以他請求劉邦封他「假齊王」,以杜悠悠之口,這就是領導統御,這就是對軍心最大的鼓舞。劉邦始終沒看透韓信的真心想法,一直防著韓信有朝一日將取代他。

這個「假齊王」的假字是有學問的,就是代理齊王的意思。如果劉邦是位明君,他願分封功臣,會將假字除去,讓這韓信當真齊王,韓信定是更加知恩圖報的。但事實上,劉邦卻尋釁將韓信降為淮陰侯。從此,韓信只有任劉邦宰割的命運了。

那一天,蕭何和呂后合謀,蕭何計騙韓信入宮,其實韓信那時已知必死無疑,但心中仍存一絲仁君不斬殺功臣的期望,他對身邊護衛說,有人想跟我一同入宮嗎?不想入宮的請自去,請大家珍重。那時,王喜對韓信說,吾願隨侯爺前往,雖萬死不辭。韓信拍拍了王喜的肩膀,說好樣的。

這一去,韓信一行人成了甕中之鱉,韓信身殞,這幾位隨同入宮的隨從都成了呂后的刀下英魂,王喜也慘遭刎頸之災。

王喜死後,他的靈魂飄然離身,他只覺得頸項一抹涼意、卻無太大痛楚,他恍惚間似乎見到一位尊者對著他笑,耳際間忽然響起「願助聖主下凡扭轉乾坤、再造宇宙,若違誓言,天地不容,任憑聖主處置」那眾人朗讀誓言的巨大聲響,剎那間,他似乎明白什麼了,但又突然什麼也記不起了。

所謂死有重於泰山,兌現了史前誓言的王喜就有這種崇高的感覺,身死之後,其靈魂離開軀體感到飄飄渺渺,卻是輕於鴻毛,妙不可言!對於「死有重於泰山、輕於鴻毛者」,又找到了新的註解。@*

點閱【地仙傳說】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小天使們住在星星花園裡,這裡每朵花都象星星一樣閃光。有個小天使飛出了星星花園,她想到外面去看看。 她飛呀飛呀,前面忽然出現了一座山,山頂上有一個什麼東西發出五顏六色的光芒。
  • 地被植物
    《致愛麗絲》從我的指尖流瀉出來,窗台上的眼淚花兒和窗框上盛開的三角梅沉醉在我的琴聲裡,她們的身影在陽光下、在琴聲中搖曳。 啊,這是陪伴我成長的一道多麼美麗的風景。
  • 一度遭受催淚彈和武裝機械攻擊,學生在硝煙瀰漫的環境岌岌可危,令全世界矚目。
  • 「如果我能飛一次,僅一次,該多好啊!」那時年少的我憧憬著,期盼著。雖然鳥兒嘴裡嘲笑我痴人說夢,但是也跟著我一起憧憬,她聽北方過來的大雁說,北方有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她想,如果我也能飛,她就可以和我做伴,一起看看去了。可是那是不可能的,哪有一棵樹會飛的?
  • 夏日的夜晚蛙聲一片,螢火點點,梔子花暗香浮動著,她坐在窗前讀著一本書,那本書是她從年幼時便開始和大人們一起閱讀,曾消解了她無數的煩惱,撫平了諸多的不平,解答了無數的疑惑。儘管此時的境遇,是她未曾遇到過而無法憑藉以往的知識經驗以及方法所能擺脫的。但是,她知道,那本書會告訴她答案。
  • 似乎是相同的場景,她在洗腦班門口,拉著媽媽的手,腦子中滿是疑惑,媽媽為什麼要關在這? 而此時,她的媽媽,在派出所門口拉著她的手,質問警察:「我的女兒沒做任何壞事,為何還要抓她?」 二十多年前,二十多年後,時空彷彿在腦中錯亂,誰都沒想到,迫害已經延續了又一代人。
  • 世間有暴政的地方就有牆,有牆的地方就能掩蓋、就有黑暗,有黑暗的地方就有人追尋光明,有追尋光明的人就能推倒牆,而牆推倒了,就是橋。
  • 在小慧沉痛的敘述中,阿斌不曾攔腰切話,遇疑插嘴。但想到妹妹年紀輕輕,竟被騙,離鄉背井、流落異地,吃了那麼多苦、受了那麼多罪……看上去,她也比過去堅強了,成熟了。
  • 阿斌忽然想到,姓秦的既是騙徒,一定不會說實話,他可能把小慧販賣到苗栗,也可能更遠,但絕不會在嘉義……
  • 四周霧濃如墨,阿斌不知身在何處,只見有一圈光亮的樹幹,粗粗密密地隱約霧中。他還有些知覺,老覺得自己在不停的摸索,想逃離這片濃霧迷離的地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