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再冠「冰毒之都」惡名 警方籲民齊剿毒梟
【大紀元2020年07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方君華澳洲阿德萊德編譯報導)在與毒品販子進行前線鬥爭的同時,南澳警方也敦促社區民眾提供幫助,因為本州吸食冰毒的數量沒有任何減弱的跡象。
據星期日郵報(Sunday Mail)獲得的新數據顯示,警方特別成立了打擊冰毒的聯合緝毒組,在短短18個月內緝獲了79公斤甲基苯丙胺(俗名「冰毒」),市值近4千萬澳元。
吸毒氾濫 前所未有
上個月,根據全國廢水分析,南澳再次被冠以「澳洲冰毒之都」的惡名。緝毒組的偵探泰勒(Steve Taylor)和菲爾克(Darren Fielke)表示,人們對冰毒的胃口並未顯示出減弱的跡象。
負責毒品和有組織犯罪課的首席偵探警司菲爾克說,在過去的五年中,警察緝獲的冰毒量與日俱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他說:「不必花很多錢就可以弄到冰毒,這種毒品成癮性很高,一吸就上癮。」「但是受害的不僅僅吸毒者本人,對家庭、友誼、衛生系統都是破壞性的……釀成多起家庭暴力。」
人們可以從街角、郵購或越過邊境的汽車上購買毒品,但追根溯源,毒品市場是由犯罪集團在相當高的水平上推動的。
等待期長 戒毒無助
南澳的戒毒康復服務的平均等待時間,從非政府服務的4週到州政府的8週到10週不等。
康復部門擔心,每年有2萬至5萬的南澳人無法獲得戒毒幫助,每天可能有多達136名南澳人得不到幫助來戒毒癮或酒癮。
據南澳毒品與酒精服務網(SANDAS)執行董事懷特(Michael White)稱,系統中沒有足夠的資金來解決成癮問題。
加大專項資金投入
早在懷特說出上述這番話的五年前,聯邦政府就高調提出《國家打擊冰毒行動戰略》(NIAS)。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是增加6千萬澳元的資金,加倍了聯邦政府用於毒品和酒精服務的專款,以應對冰毒的增長趨勢。
懷特對此資金增長的措施表示很歡迎,但認為還不夠。「每年仍有大約2萬至5萬南澳人無法獲得毒品和酒精戒癮服務,」同時他也承認這一數字很難量化。
懷特認為,提供及時的支持「非常重要」。他說:「有些人一開始不知道自己出了問題,當意識到有問題時,也考慮改變。」「但如果他們準備好改變,卻又無法得到幫助時,那麼這種自我挫敗感或其它生活挫敗感就可能導致他們回到以前的狀態,並說『這太難了』,就此放棄改變的想法。」
州政府的毒品與酒精戒癮服務機構(DASSA)主管鮑紹(Marina Bowshall)表示,南澳針對冰毒的使用制定了針對性的策略和支持服務,包括不同地區的44張康復床。還使用專門藥物來解決對冰毒的依賴問題,並正在Riverland、Port Augusta、巴羅莎谷和阿德萊德這些地區擴大家庭藥物支持計畫。
衛生廳長韋德(Steven Wade)已確認,每年對毒品和酒精治療及評估服務將再進行1,100萬澳元的投資。他說:「我們知道在社區內提供這項服務至關重要,這樣那些需要支持的人就可以繼續獲得服務。」
從小教育 民眾警惕
聯合緝毒組成立已有18個月,成員來自不同政府機構,包括澳洲聯邦警察和澳稅務局官員等。
負責重案和有組織犯罪課的首席偵探警司泰勒說,解決方案應該是多管齊下,包括從小教育。「社區犯罪不僅是治安問題,而且是社區問題。」他說,「制止毒品是我們的工作,但也懇請社區民眾加強警惕,如發現可疑之處及時提供線索。」
責任編輯:陳紫雨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转载或建立鏡像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