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0年07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廖素貞台灣雲林報導)為方便農民申辦災損補助,雲林縣政府在縣內20個鄉鎮市公所設置地籍謄本櫃台,農民只要憑身分證就可在公所申請土地所有權狀及地籍謄本,免再奔波地政事務所,未來不僅到公所就可災損救助一站通,鄉親到地政申請資料時,若需要稅務相關證明,也可透過連線取得。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縣是農業大縣,有49.7%人口是農民,且平均年齡超過70歲,每次看到鄉親為了天然災害救助申請奔波,心裡很不捨,不但要到地政申請地籍謄本,還得到公所辦理救助資料,因此結合地政事務所,讓農民到公所就可申請地籍謄本,一站式完成天然災害救助申請,提升災損補助效率。

張麗善說,除了農災申請升級外,本縣稅務局也透過遠端視訊科技,將服務觸角延伸至本縣6個地政事務所(斗六、斗南、西螺、虎尾、北港、台西),可提供房屋稅籍證明、財產清單等26項稅務服務,讓民眾於地政事務所即可拿到所需資料,縣府連結公所、地政、稅務局等單位,讓服務更便民、更有效率。

斗六市公所表示,未來農民辦理災損,只要帶身分證到公所,就可取得土地謄本,完成所有申辦程序,稅務相關資料也可在公所申請,對於山區或沿海偏鄉民眾可節省很多時間。
稅務局副局長陳淑惠表示,稅務局自102年開始與本縣公所合作採用遠端視訊,民眾可就近在公所申辦取得稅務資料,成效極佳,每年有超過一萬件的便民服務案件,現在更將服務觸角進一步延伸至6個地政事務所,希望民眾多加利用。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