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人們的手部和手腕疼痛、受傷是很常見的事,如果延誤看診或延誤治療,可能造成長期性問題,甚至永久殘疾。常見的手部受傷,有哪些類型?
1. 手部扭傷
扭傷是指韌帶受到損害。韌帶是將骨骼與骨骼連繫到一起的一種組織。從輕微撕裂到完全破裂,扭傷的程度不同,治療和恢復時間也不同。
● 腕部扭傷
很多人在走路、跑步突然跌倒時,自然的反應是將雙手伸到前面,撐住地面。結果,身體壓在手掌上,手腕向後彎曲,就可能拉伸或撕裂連接腕骨的韌帶。由此造成的傷害是腕部扭傷。
● 拇指扭傷
摔倒時手掌著地,也可能引發拇指疼痛、尺骨附帶的韌帶扭傷。此韌帶的作用類似於鉸鏈,幫助拇指正常運作。如果拇指被扭傷,抓取物體甚至整隻手握緊的能力就會受影響。
2. 手部骨折、關節脫位
骨頭容易出現的問題是骨折和脫位。骨折是指骨頭的破裂或折斷;脫位是指骨頭被推出原來的關節位置,關節無法正確對齊。這會減低移動的能力並引起疼痛。

● 手部骨折
掌骨(指關節前的手部骨頭)和指骨(手指關節之間的骨)的骨折很常見。
掌骨最常見的骨折是叫做「拳擊手骨折」,通常發生在人們閉合拳頭去擊打物體的時候。「拳擊手骨折」發生後,第五掌骨關節(在你的小指根部)會凹陷,周圍組織發軟和腫脹。
● 腕部骨折
舟狀骨骨折是常見的腕部骨折。腕舟骨是組成腕部的八個小骨頭之一。
腕部骨折常見於運動、工作和機動車事故中,常常是在人摔倒時手腕伸出撐地而造成的損傷。手腕衝撞地面的角度可能決定受傷的類型。腕部向後彎曲(伸展)得越多,腕舟骨骨折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腕部伸展得少,更可能出現的是前臂骨(橈骨)的斷裂。
腕舟骨骨折並不總是立即能被發現。許多腕舟骨骨折的人認為是手腕扭傷了而忽略,因為腕舟骨骨折後沒有明顯的變形,且幾乎沒有腫脹。
● 近側指間關節脫位
手部最常見的損傷之一,是指關節上方的關節損傷,即近側指間(PIP)關節的損傷。
當手指過度伸展(向後施力)或被迫屈曲(向下彎曲)時,近側指間關節可能會受傷,種類包括骨折、脫臼和脫臼型骨折。
3. 肌腱損傷
肌腱是一種將肌肉連結到骨骼的結締組織。肌腱的常見損傷稱為肌腱炎,會出現紅、腫、熱、痛等發炎現象。
● 媽媽手
媽媽手又名「狄奎凡氏症」(De Quervain Disease),常見於腕部動作頻繁,尤其是反覆旋轉和抓握的人。
過度使用手,可能會刺激拇指到手腕一側的肌腱,引起肌腱周圍的內膜隆起,使肌腱難以正常移動。

● 尺側伸腕肌腱炎
尺側伸腕肌腱(ECU)是延伸到尺骨側的手腕肌腱。尺側伸腕肌腱炎,是另一種常見的閉合性肌腱損傷,沿著手腕後部的肌腱發炎,是由於腕部反覆扭曲和向後彎曲所引起的。這在籃球運動員和進行球拍運動的運動員中最常見。
● 棒球指
棒球指(或槌狀指)通常在棒球季開始時很常見。當指尖碰到球並向內彎曲時,容易發生這種情況。
通常,手指尖可以向手掌心彎曲約60~70度。但是,球經過外力擊打在空中穿過,它可以將手指推到超出這個限度的角度,從而撕裂控制手指肌肉運動的伸肌腱。如果作用力足夠大,它甚至可能會拉開細小的骨頭。
● 球衣指
球衣指(jersey finger)與棒球指相反,是發生在指尖(通常是無名指)被強行伸展時,例如,手指被機械裝置卡住後拉伸。這會令屈指尖的屈肌腱從骨頭上拉開,使人難以自如地彎曲手指。
● 鈕釦孔式變形
鈕釦孔式變形(Boutonnière Deformity)是指伸直手指的肌腱受損傷。當手指彎曲時受到強力打擊時,會發生這種情況。幾條肌腱沿著你的手指側面和頂部,一起協作以增強手指的力量。如果用力擊打手指中骨的頂部肌腱(肌腱的中央束),可能會切斷中央束與骨骼的連接,甚至會從裂口彈出骨骼。這種撕裂看起來像個鈕扣孔(法語為boutonnière)。如果你手指有鈕釦孔式變形,則手指的中關節會向下彎曲,而指尖的末端關節會向後彎曲。鈕釦孔式變形的人無法完全伸直手指。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 術後手部僵硬、疼痛難忍 手部職能治療師幫她恢復好
· 這種手麻 小心腕隧道症候群!醫師教你緩解
· 骨折吃什麼?中醫養骨頭的3階段食療秘方
作者簡介:黃思暖治療師
紐約大學職業治療專業碩士,手部職業治療師,20年治療經驗,曾任長島大學副教授。擅長治療網球肘、外上髁炎、高爾夫球肘、內上髁炎、扳機指、媽媽手、肩袖肌腱炎、肌腱炎、手掌骨折、手指手腕關節骨折、脫臼、扭傷、上肢長骨及關節骨折、上肢神經損傷、肌腱修復、手指截肢傷口護理、手部術後照顧以及因中風、腦創傷等造成的手部神經損傷。
焦點手部上肢專科診所
法拉盛診所(法拉盛飛越皇后大樓內)
地址:136-20 38th Ave.#8A,
Flushing, NY 11354
電話:718-559-0912
曼哈頓診所(金輪大廈)
地址:139 Centre Street, # 814,
New York, NY 10013
電話:212-966-1288
責任編輯:李清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