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亚洲博彩app - 体育

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他們遭雷劈並不是偶然的

文/許茹
古籍記載,雷神執掌五雷,秉承天帝旨意,專門懲處惡人,以維護人間正義。(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2533
【字號】    
   標籤: tags: ,

中國民間一直對傷天害理之人有「早點被雷劈死」、「天打五雷轟」的詛咒。為何有這種說法呢?因為古籍記載,雷神執掌五雷,秉承天帝旨意,專門懲處惡人,以維護人間正義。自古以來,因行惡被雷劈甚至被劈死的故事民間多有流傳,古籍上也多有記載。

武乙「射天」被劈死

殷商時期,有個叫武乙的天子,不僅暴虐無道,而且狂妄自大,不敬畏天地。他曾經製作了一個木偶人,稱其為「天神」。武乙讓旁人替「天神」下子,來跟他下棋賭輸贏,或者讓人與其對打。如果「天神」輸了,武乙就令眾人毆打侮辱他。此外,武乙還製作了一個皮革的囊袋,裡面盛滿血,掛在高處,然後仰天射它,說這是「射天」。

武乙在位的第四年,他去黃河和渭河之間打獵,天空中突然打起了響雷,武乙當場被雷劈死。

武乙革囊射天,出自清代《彩繪帝鑒圖說》。(公有領域)

不孝媳婦被雷劈死

清代江西婺源有個姓董的人,20歲那年夏季的一天,他正在午睡,忽然夢見有幾個鬼在審視他的臉,然後說:「這裡的雷公身體不適,你的嘴巴尖尖的,可以代替雷公當值。」說著,還將一把斧頭放在他的袖子中。

恍惚中,董某跟隨他們來到了一座壯麗的宮殿前。過了一會兒,他被召入殿中,大殿中央一位頭戴冠冕的王者對他說:「樂平縣村婦朱氏,為人不孝,該遭天殛(雷劈)。現在雷部兩位將軍降雨勞累,正在休息,一時找不到人。值日功曹推薦你來當雷公,你可領了符節前去執行。」

董某領命後,出了大殿,就覺自己腳下生雲,雲中閃電環繞,與雷公並無兩樣。在頃刻間,他已來到了樂平界內。在土地神的引導下,董某來到了村婦所在的村子。

他站在空中,但見村婦朱氏正在欺負她的婆婆,周圍很多人在觀瞧。董某於是取出斧頭,發出雷霆之聲,朱氏立時倒地,被雷劈死,眾人皆驚駭。

董某遂回去覆命。王者欲留他在雷部供職,董某以母親年邁需要贍養為由拒絕。王者並不勉強,又問其是做什麼的。董某說自己正要考秀才。王者遂命人拿來郡縣的名冊,說:「你明年可考中秀才。」

從夢中醒來後,董某將夢中經歷的事情告訴了親朋好友。有人到樂平縣去查證了一下,果然有個婦人被雷擊死,日子、時辰全都符合。第二年,董某也果然考中了秀才。夢中的事情都應驗了。

董某領命後,出了大殿,就覺自己腳下生雲,雲中閃電環繞,與雷公並無兩樣。圖為雷公畫像,明代作品。(公有領域)

此外,民國杜之英《讀幽冥問答錄書後》也講了一個類似的故事。他的遠親周某,濾縣人,娶的媳婦張氏悍潑忤逆。過了一段時間,老夫婦與其子接連兩夜夢見天上露金字一行:「六月十三日雷劈周張氏。」他們把這話告訴了張氏,她最初對此並不相信。

到了那一天,上午還是風和日麗,張氏遂嘲笑公公婆婆迷信,並邀請鄰人打牌。沒想到,到了午時,天氣大變,突然雷電交作。驚駭不已的張氏趕快跑上樓,緊閉門窗,並藏身在大衣櫃中。豈料霹靂一聲,樓上門窗洞啟,張氏竟被攝至街前被雷劈死。

騙米三斗害人命 遭雷擊死亡

清康熙三十五年六月初三日,蘇州養育巷住著母子二人。一天,雷電交加,而且雷電環繞在其門前。兒子嚇得躲入母親懷中,但還是被雷擊死。他的母親則被嚇死過去,次日突然醒了過來,說自己曾騙一女子從育嬰堂領米三斗,致使那名婦人含冤自縊,因此她理應遭雷打死。說完即口吐綠水而死。

明 呂文英《江村風雨圖》(公有領域)

福建男子欠錢不還 隨意發誓遭雷劈

2008年8月26日,福清東瀚人許某的朋友黃某手持木棍來到許家,要求其償還500元錢。原來,三年前,許某的一個朋友結婚,曾讓黃某代包了五百元禮金。後來他自己漸漸忘了此事,這樣黃某在朋友面前頗有怨言。

看到黃某氣沖沖的樣子,許某也持鐵棍與其相持,並始終不承認自己欠錢。沒辦法,黃某最後表示,如果許某敢對天發誓自己沒欠錢,他就不要這個錢。

許某一聽果然當眾對天發誓,稱如果真欠黃某錢就遭天打雷劈。沒想到,一分鐘後,許某就遭到了雷擊,所幸經搶救脫離了危險。這應該是上天在提醒和警告許某吧。

是以,人做什麼事都不能虧心,切莫忘記「三尺頭上有神靈」。@*#

參考資料:

《史記》
《子不語》
《信征錄》
福建東南新聞網 2008年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希臘數學家、哲學家畢達哥拉斯曾提出系統的靈魂學說,物理學家德莫克利特也認為靈魂與太陽和月亮一樣是原子構成的。東方佛家學說更是認為生命有六道輪迴、人類的靈魂是不死的。
  • 有一種美德叫拾金不昧,從古至今,拾金不昧者皆有福報,或是發家,或是後世子孫發達,或是高中,或是疾病去除。不信,看看清朝梁恭辰所著的《勸戒錄》中記述的幾個故事。
  • 更多證據顯現,靈魂真的存在,擁有多世記憶!前世殘酷折磨囚犯,泰國醫院院長怎樣才能還清罪業?《未解之謎》
  • 害了人命,自然是要償還的,自古都是如此,即便陽間法律無法審判,上天也絕不饒過,無論時間長短。有的是當世遭索命,有的是隔世被索命,以下三個發生在清朝的神異故事就在告訴世人:無論何時害了人命都難逃報應的。
  • 古今中外,在劇火的大災難發生時,誰能讓「神出手」得到奇跡福祐呢? 本文這些真人實事給了我們參考的好指引! 而且我們可以看到,善有善報,可能是事後報,也可能是立即就報!報應不爽呀!
  • 清朝撰寫《勸戒錄》的梁恭辰的父親曾擔任江蘇布政使,與蘇州江鐵君是以詩文相交的朋友。江鐵君曾出家為僧,後又還俗,回歸儒學,不過他應該還是相信因果報應的。他曾講了這樣幾件離奇之事。
  • 常人中有「好人沒好報」這樣的說法,意思是有些人做了善事,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善報,甚至還遭遇不好之事,因此感覺老天不公,甚至抱怨老天。殊不知天理衡量著一切,禍福早已註定,好人遇到的壞事,恰恰是老天在幫你消減之前的罪業,以讓你在消減完罪業後,來世得福報。清朝梁恭辰編撰的《勸戒錄》中記述了兩個耐人尋味的故事。
  • 清朝安徽商人汪某,在浙江一帶從事鹽業生意。他性格素來豪爽,雖每日與錢打交道,卻並無利慾之心。
  • 善有善報,自古不虛。據清朝梁恭辰的《勸戒錄》記載,浙江仁和縣(今杭州市)有一位汪先生,世代經營鹽業,家道殷實。
  • 人們常說善惡有報是天理,那麼如果心有所求的善舉,善報又如何呢?若僅是心生妒嫉的一念也會遭惡報嗎?這兩個故事耐人尋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