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進士奇聞:耳朵裡的天國世界

文/雲鑒
其中的一個小童就把耳朵側著伸過來,君胄往裡面一看:果然別有天地。圖為宋 趙伯駒《仙山樓閣》局部。(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2545
【字號】    
   標籤: tags: , ,

現代科學認為的天是在星際間、銀河外,傳統文化智慧卻向世人描述了天的另外一種概念,微觀中也可能存在著天,而且那裡還有超凡脫俗的天國世界。

唐德宗貞元年間,前科進士張左曾經對他的叔父講過一個故事:張左年少時旅居陝西西安鄠縣和杜陵一帶。一次在一個郊外,看見一個老者騎著一頭四隻蹄子是白色的黑驢。老者看上去氣質非凡,和顏悅色的,背著個鹿皮包。

老者騎著驢從小道上踏上了大道。張左覺著有點好奇,就過去搭訕著詢問老人家從何而來。老者笑而不答。張左還是不肯捨棄,再三地詢問,老人突然間火了:「年輕人,你把我當強盜和殺人犯吶,這麼逼著問我從哪兒來的幹什麼?!」張左嚇了一跳,趕忙說:「我看您氣度非凡,定是高風亮節,甘願侍奉在您左右,您何必斥責我呢。」

老者騎著驢從小道上踏上了大道。圖為徐世揚《驢背人來》。(公有領域)

老者說:「本人無法術要教你,只是長壽罷了。」說完就鞭抽毛驢一溜煙走了。張左驅馬追趕,進了一家客棧。張左問店家要了壺酒,趕到老人的房間,試探著問:「先生肯否賞臉與我共飲啊。」老者高興了,說:「啊,這還差不多,正合我心思。」

酒過三巡,張左問:「小生孤陋寡聞,先生您見多識廣,還望賜教。」老者開口了:「我所見到的不外就是梁陳隋唐幾代的事情罷了。箇中賢愚治亂,史書上都有記載。我倒是可以給你講些史書上看不到,卻是我親身經歷的事情。」

老人就打開話匣子了:「在宇文周時,我曾住在岐山,扶風人,姓申名宗,因仰慕神武帝(高歡)而改名申歡。十八歲時,跟隨燕公于謹到荊州征伐梁元帝,攻陷城池後,大軍即將凱旋迴歸,我夢見兩個穿黑色衣服的人對我說:『呂走夭年,人向主壽。』睡醒之後,我便到江陵的街市上找占夢的人,占夢人解釋說:『呂走就是回字,人向主就是住字。就是說你住在這裡,就能長壽。』當時軍隊駐紮在江陵,我便向校尉拓跋烈請求說,我想要留下來,沒想到竟被允許了。」

申歡又到了占夢人那裡,占夢人說:「留下來就是依夢而行,就對了。」占夢人又給他講了一段因果。

薛君胄後遷居於鶴鳴山下,結廬三間,奇花翠竹叢中,泉水山石縈繞,世外桃源啊。圖為清 顧澐《山水冊.小靈鷲山館圖》。(公有領域)

申歡前生曾是梓潼的薛君胄,喜好服用木蕊散,也很喜歡尋異求道,每天能讀《黃帝內經》、《老子》等一百頁,後遷居於鶴鳴山下,結廬三間,奇花翠竹叢中,泉水山石縈繞,世外桃源啊。某年的八月十五,君胄坐於庭中長嘯獨飲,喝到酣暢時,突然高聲道:「薛君胄疏澹獨飲,難道就沒有異人相伴嗎?」

說話間,忽然覺得耳朵裡有車馬聲,君胄反倒昏昏欲睡,剛走到蓆子間欲躺下,眼前出現了紅色車輪青色車蓋的小車,拉車的牛犢也是紅色的,小車是從自己的耳朵裡出來的,車高兩三寸,感覺從耳朵裡出來也沒什麼困難。那車上坐著兩個小童,也是兩三寸高,綠頭巾青披肩。車上還有個車夫。兩小童踏著車輪下來了,對君胄說:「我們從兜玄國來的,您長嘯月下,德音雅樂,內心深感敬慕,願坐席恭聽清音雅言。」

君胄說:「你們剛才是從我耳朵裡出來的,怎麼是從兜玄國來的呢?」兩童子說:「兜玄國在我們的耳朵裡面,您的耳朵裡哪能住的下我們?」君胄說:「你們才兩三寸高,耳朵裡怎麼會有天國,即便有,住的也都是小蟲子罷了。」聽了這話,童子也不生氣,說:「怎麼就不行呢?我們國家和你們國家並沒有不同,您若願意,我可以帶您去,若願意留在那裡,您就可以脫離生死之苦了。」

唐 李昭道《蓬萊宮闕圖》局部。(公有領域)

其中的一個小童就把耳朵側著伸過來,君胄往裡面一看:果然別有天地,花卉繁盛,房屋鱗次櫛比,清泉繞綠竹,風光旖旎。君胄便一頭跳了進去,來到了一座無比壯觀華麗的城池。正彷徨著呢,兩小童已經站在身後了,小童對君胄說:「我國和你的國家大小一樣,請跟著我們去見蒙玄真伯吧。」

蒙玄真伯住的宮殿金碧輝煌,室內掛著翠簾帷帳,他獨坐中央,身披繡滿日月雲霞的衣服,頭戴通天冠,冠上的玉串和身體一樣長,四個仙童佇立在左右,分別手持白色拂塵與犀角如意。君胄拱手行禮,不敢相望。有一個頭頂高帽身穿長毛絳紗衣的使者走上前來,高聲宣讀青紙文書:「自有天地以來,國家已經出現過幾百億個,你們淪落到下流國家,凡塵多染。現到了這裡,造化使然。且你誠實高潔,諧和與天,高官厚爵,如你享用。你可以做主籙大夫。」

君胄拜謝後走出門,有三四個侍從給他引路,到了一處官署。這裡的文冊薄籍,君胄都不認識上面的字,每月也沒有俸祿,但只要你心裡想要什麼,沒等自己開口,侍從便知道了,當即就把東西奉獻上來,供他享用。

一日登高望遠,君胄忽有點思念家鄉,賦詩一首:「風軟景和麗,異花馥林塘。登高一悵望,信美非吾鄉。」寫完後,讓先前的來那個童子傳看,童子看完後,很是生氣:「原以為你性情沖淡平靜,沒想到鄙俗凡念還未盡除,你那故鄉有什麼值得懷念的呢?」說完就把君胄驅趕走了。

君胄就感覺好像是從什麼地方一下落到了地上,抬頭一看,是自己原來的山林,已經從童子的耳朵天國裡掉下來了。童子不見了蹤影。君胄找了個人打聽了一下,人們說,他已經失蹤七八年了。而君胄覺得自己只是在兜玄國住了幾個月。沒多久,君胄便去世了,後又投生到申家。

占夢人給申歡講了一段因果。圖為宋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公有領域)

占夢的人對申歡繼續說:「我的前生就是那童子,因為你作為君胄那世一心向道,所以能到兜玄國去,但終究俗念不盡,不可長生不老。但從此後你可壽達一千歲,我交給你符籙之後,立即就要回去。」說完,占夢人從嘴裡吐出一尺多長的紅絹子,讓申歡吞下。占夢人隨即恢復為童子,接著消失了。

從那後,申歡再也沒生過病,周遊天下名山,已經活了二百歲了。他把見到的事兒都記載在鹿皮包裡。

申歡對張左說完了他自己的故事,就去打開鹿皮包,取出特大的兩軸書,很小的字,張左都不認識。申歡拿著卷書講了十多件事,其中一半張左還能清楚的記得。黎明將要天亮的時候,張左困了,醒來時,申歡不知去向。幾天後,有人在炭谷山洞看見過他,申歡說:「替我向張左致敬。」張左急忙去找,就再也找不到了。@*#

事據:《玄怪錄》卷七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們都知道:董奉是太乙真人派來的使者,他與三國時的張仲景、華佗齊名,並稱漢代「建安三神醫」。
  • 凡人修仙如何能成?最大的祕訣是一個字!葫蘆裡面怎麼能住人,道家障眼法到底是怎麼回事?《未解之謎》
  • 望兒山也稱百望山,此山為太行山脈至華北平原最東端,主峰的海拔雖僅有210米但視野極為開闊,對北京城周邊的景致可一覽無遺。此地樹林茂盛、環境清幽,到了秋季可見遍山楓紅,如詩如畫的美景令人為之心曠神怡。關於此山的文字紀載最早可追溯至唐代的《長安夜話》,其內容說道:「百望山南阻西湖,北通燕平。背而去者,百里猶見其峰,故曰『百望』」。
  • 楊五郎又繼續說道:我已正式出家,除了討伐盜賊,護衛寺院與信眾外,不再過問戰陣之事,其實六弟先前早已多次來信,還派孟良與焦贊要請我下山,我都婉拒了,況且我這山上只有區區數百武僧,要如何對抗遼國五萬大軍呢?
  • 楊五郎延德是楊家將士中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行軍布陣的能力在眾兄弟中最為突出,所以出戰時父親楊業都讓他擔任副帥職位。傳說他於金沙灘戰後於五台山出家當和尚,但仍組織武僧團護衛百姓抗擊遼軍,朝廷因此封他為大德禪師,然而他出家上山到領兵抗遼的過程卻流傳著這樣一段曲折連綿的故事.......
  • 當時北宋與遼國的邊境長達千里,除了這三關之地以外幾乎是平原無險可守,所以必須以有限的兵力守住重要的據點,才能力保中原文明免於外族的侵犯,據今人統計在這些地方與楊六郎有關的地名多達數十個,楊延昭在這些地方也留下了無數流傳千古的英雄故事。
  • 「藥王」孫思邈淡泊名利,仙風道骨,不慕仕途。他的學識和道行高深,「精識高道,深達攝生」,深懂得古今的修行攝生之道,相傳他活到141歲,外貌非常年輕,人們從他身上看到修道的神奇,尊敬他如洛下閎、安期先生之類的神仙。孫思邈有哪些神通呢?
  • 《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和《左傳》中有同樣的記載,說秋天時,龍在絳地的郊外出現。史載中第一位「豢龍氏」是董父,是黃帝的後裔。在《九州要紀》中有提到:「董父喜歡龍,舜遣派他在陶丘豢龍,於是他成了豢龍氏祖先。」那麼豢龍氏職掌什麼工作呢?董父豢龍成功後,據傳他與龍一起升天!
  • 在日本京都博物館,珍藏著一座神異的木質僧人雕像,像高160厘米。最為神奇的是僧人面部從中間裂開,裡邊顯現的是觀音菩薩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兩人說話間來到了一處巍峨雄偉的宮殿前,祖師說:「今天是天界一年一次盛會的日子,各路佛道神都會匯聚此地,你與我屏息遠離瞻仰,我會把他們在歷史上的名號告訴你,雖然那只是神降生人世的名字,回歸天界就不再用了,但是我告訴你,好讓你知道容易對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