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木匠——明熹宗朱由校

文/履樂
明熹宗朱由校畫像,台北故宮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415
【字號】    
   標籤: tags: ,

大明熹宗朱由校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年號天啟,16歲即位,在位七年。

萬曆二十五年的皇城大火,使三大殿被付之一炬,熹宗在世二十三年,都伴隨著三大殿的修復。熹宗一出生就生活在能工巧匠的氛圍中,自己喜歡木作,凡是他所看過的木器用具、亭台樓榭,他都能夠做出來,後人稱他為「木匠皇帝」。 明熹宗天性極巧,癖愛木工,手操斧斫,營建棟宇,即大匠不能及。

據說,修復三大殿時從起柱、上梁到插劍懸牌,整個工程中熹宗都親臨現場,甚至有時親臨現場指導。

乾清宮和坤寧宮分別是皇帝、皇后的寢宮,而乾、坤二字取自於《周易》,乾表天,坤示地,暗含著陰陽平衡之意等。《道德經》講:「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 是謂「乾清坤寧」,「乾清」可解釋為天有道,則星斗不亂、四時有序。圖為乾清宮、乾清門及東廡。自左至右依次為:乾清宮、日精門、乾清門。(LuxTonnerre/維基百科提供

那時匠人造的床具極其笨重,需要十幾人才能搬動,不僅費料,樣式也很普通。熹宗便自己琢磨,設計圖樣,親自鋸木釘板,用一年多時間,他造出一張床。床板可以摺疊,攜帶移動都很方便,而且裡面安裝了機關,可以用機關操縱隨意摺疊,床架上還有各種熹宗親自雕鏤的鏤空花紋。這應該是摺疊床最早的雛形了。

心靈手巧的熹宗還會製作人工噴泉裝置。《酌中志》記載:「(熹宗)又極好作水戲,用大木桶、大銅缸之類,鑿孔削機啟閉灌輸,或涌瀉如噴珠,或澌流如瀑布,或使伏機於下,借水力沖擁圓木球,如核桃大者,於水涌之大小般旋宛轉,隨高隨下,久而不墜,視為戲笑,皆出人意表。……天縱聰明非人力也。」

冬季時,西苑冰池封凍。熹宗便設計了一個小拖床,床面僅容一人,塗紅漆,上有一頂篷,周圍以紅綢緞為欄,前後都設有掛繩的小鉤。熹宗坐在拖床上,讓太監們拉引繩子,一部分人在岸上用繩牽引,一部分人在床前引導,另一部分人在床後推行。三面用力,拖床滑冰行進速度極快,瞬息即可往返數里。

示意圖。圖為永樂標記(1403-24),中國南方剔紅漆器,直徑34.8厘米。(大英博物館提供)

熹宗的漆工活也很在行,從配料到上漆,他都親自操作,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裝飾五彩;他曾製作十座護燈小屏,雕刻有《寒雀爭梅圖》,精巧絕倫。當時工匠無不歎服。

熹宗會做木偶,有男有女,高約二尺,均塗上五色油漆,五官輪廓清晰,神態惟妙惟肖,還安裝了手臂,下面固定在竹板上,底處安裝有機關,搖動起來活靈活現。因為喜歡踢球,熹宗還設計建造了五所蹴園堂。

《曠園雜誌》記載,熹宗在自己的庭院中,仿照乾清宮造了一座微型宮殿,高不過三四尺,卻五臟俱全,雕鏤精絕、巧奪天工。熹宗「朝夕營造」這個微縮宮殿,「每營造得意,即膳飲可忘,寒暑罔覺」,以至通宵達旦、渾然忘我。

23歲時,熹宗落水生病而亡,廟號熹宗,葬於明十三陵的德陵。@*#

參考資料:

《先撥志》
《寄園寄所寄》
《曠園雜誌》
《酌中志》
《國榷》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康熙年間,大阿哥允禔曾掌管養心殿營造事務諸事。有一天,他同西洋人徐日升進殿拜見,並與康熙皇帝閒談。
  • 古代帝王稱為天子,指出帝王是承天命來治理天下的。「天命」之說是人間掌握了權力之人用來樹立自己地位的「說詞」嗎?還是真有天命並以「吉兆」加持示現呢?
  • 東漢光武帝劉秀九歲喪父,由叔父劉良撫養長大。他身長七尺三寸,儀表堂堂,美眉鬚,鼻梁高挺鼻準隆起,配上大大的嘴巴和天庭隱隱隆起的日角,顯示帝王之相,他性情簡樸勤勉,喜愛耕稼農事,對家人重情重義,從來沒有想過在政治上出人頭地。這樣一個勤樸寬厚溫和的美男子,又是怎樣當上中興之主的呢?
  • 李世民班師回朝,唐高祖為兒子舉行慶功宴。喝到酒酣之處,本是喜慶的場面,高祖的臉上又突兀地泛起了一抹愁雲。
  • 齊王逃回長安後,唐高祖李淵第一時間得知了劉武周進犯的實力,誤以為唐軍不敵武周大軍,於是下令永安王李孝基,和陝州總管于筠、內史侍郎唐儉等人,聯合助剿呂崇茂,同時發出一道敕令,命關中守將,嚴行堵御,所有河東一帶,暫行棄置。
  • 隋朝末年,劉武周割據一方,自稱皇帝,定國號大漢,是大唐的一大勁敵。劉武周為與大唐爭雄,屢次進攻幷州。齊王李元吉作戰的能力,遠遠比不上他的哥哥李世民。唐高祖李淵便給齊王添了一個行軍總管裴寂,原本希望老成練達的裴寂,能幫著出謀劃策,決勝千里。不料,裴寂出征竟也一敗塗地,反而使唐軍失去了晉州以北的全部城鎮。
  • 說唐高祖即已定都長安,但天下還未一統,群雄割據地方。李淵稱帝,傳檄天下。長安就成了豪雄率先攻打的目標。隴西薛舉想趁著李淵帝位還沒坐穩,就趁機出兵,攻打長安。薛舉雄踞隴西,擁兵十幾萬,聲勢頗為強盛,是李唐的一大勁敵。
  • 李世民與平陽公主率領的大軍集結,兩下會師,共計二十多萬兵將。李世民治軍嚴明,大軍雖眾,但行軍時隊伍並不凌亂,整齊畫一,軍容氣象自帶威儀。凡經煬帝行宮園苑,悉數罷免守官,並釋放宮女回家。
  • 突厥始畢可汗派康稍利率領了五百人,以及二千匹戰馬,和劉文靜一起來到李淵麾下。李淵慰勞有加,稱讚劉文靜可謂是不辱使命。
  • 《三字經》裡說:「夏傳子,家天下。」從大禹把王位傳給兒子開始,中國一直延續著父傳子的王位世襲制度。但是有一個朝代,皇帝竟然把帝位傳給親弟弟,這是什麼原因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