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双色球中奖查询 - App Store

迷於幻境之中 修道人一念之間功虧一簣

文/周曉輝
有慧根的杜子春修道功虧一簣,表面看他是忘記了仙人的叮囑,沒有通過仙人的考驗。圖為明 仇英仿趙伯駒《煉丹圖》局部。(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2935
【字號】    
   標籤: tags: , ,

北周至隋朝間,有個叫杜子春的人。他年少時就豪邁不羈,心思從不放在積累家產上。然而,他卻志向高遠,將世間一切看得十分淡泊。因為無所事事,所以他每天縱酒閒遊。後來,在花光家產後他去投奔親友,卻一再被拒。

在那寒冷的冬日,衣食無著落的杜子春遊走在長安的街道上,不知將去往何處,不免仰天長嘆。恰在此時,一位拄著拐杖的老者來到他面前,問他為何嘆息。杜子春就將自己的處境和對親友薄情寡義的憤怒一一告訴了老者,而且越說越激動。

老者聽完後,問他需要多少錢夠用。杜子春說:「有個三五萬錢就可以維持生活了。」老者說:「不夠吧,你可以再多說些。」「那就十萬。」「還是不夠吧。」「那一百萬足夠了。」老者依舊說不夠,最後杜子春說「三百萬」。老者深以為然,就從袖子中拿出一串錢說:「這些先給你今晚用,明日午時,我在西市的波斯府宅等你,一定要準時到。」

第二天,杜子春如期前往,果然拿到了三百萬錢。雖然不知老者是誰、錢從哪裡來,但他絲毫不以為意,繼續放浪揮霍起來,一兩年內就將這些錢花了個精光,又成為了窮光蛋。窮途末路之際,杜子春不免又仰天長嘆。剛一長嘆,之前的那位老者就出現在他的面前,握著他的手說:「你怎麼又到了這個地步?你真是個奇人。不過我還會繼續幫助你。你現在需要多少錢?」

杜子春如期前往,果然拿到了三百萬錢。示意圖。(fotolia)

杜子春因內心羞愧沒有回答,老者就讓他明日午時去老地方見面。第二天,杜子春忍著愧疚去見了老者,得到了一千萬錢。他向老者表示,這次一定會努力向上,用這些錢置辦家業,成為比石崇、猗頓還有錢的人。

可是,錢一到手,杜子春就改變了心意,繼續縱情放浪。不過一兩年間,手中又是空空如也。其後,落魄的他又在長安街上遇到了老者。杜子春不勝其愧,掩面而走。老者拽住他,又給了他三千萬,並說道:「這次你要不改過自新,你就完全不可救藥了。」

猜測老者非是凡人的杜子春聞言,心下暗想,自己放蕩揮霍,弄得一文不名,親戚中有的是有錢人,但誰都不理睬自己,唯有這位老者三次給予金錢,我該如何報答他呢?於是對老者說:「我已經得到教訓了,知道該怎麼做事了。我今後不但要自立,而且要周濟天下孤兒寡母,來挽回自己的名譽。我非常感謝您對我的恩惠,待我事成後,一切聽憑您的驅使。」老者說:「這正是我對你的期望啊!你人間事情完成後,明年七月十五中元節時,到老君廟前那兩棵檜樹下等我。」

這一次杜子春果真是言出必行。他知道孤兒寡母大多居住在淮南,就來到揚州,買了良田百頃,又蓋了一百多間房子,免費讓孤兒寡母住在裡邊。對於自己的親戚,不論遠近,凡是有恩的都給予報答。做完了這些事後,他按期來到了老君廟前,與老者相見。

老者說:「你人間事情完成後,明年七月十五中元節時,到老君廟前那兩棵檜樹下等我。」(王嘉益 / 大紀元)

老者見到杜子春後,帶他登上了華山雲台峰。走了四十多里後,來到了一個地方,但見室屋嚴潔,彩雲遙覆,驚鶴飛翔其上,並不是凡人的居所。走入屋內正堂,中間有一個九尺多高的煉丹藥的爐子,紫光閃耀,照亮了門窗。有九位仙女環繞著爐子侍立,爐子前後有青龍、白虎看守。

再看老者,身上穿的也不再是俗世的衣服,而是穿著黃道袍戴著黃道冠。杜子春的猜測果然是對的,老者是位仙人,他應該是看到杜子春的淡泊和修煉的慧根,所以才幾次借幫助他讓其了悟人世間的種種不過是幻象。

仙人拿了三個白石丸和一杯酒給了杜子春,讓他趕快吃下去。之後,仙人又拿了一張虎皮鋪在內屋西牆下,讓杜子春面朝東坐下,並告誡道:「你千萬不要出聲。這裡出現的大神、惡鬼、夜叉或者地獄、猛獸,以及你的親屬們被綁著受刑遭罪,這一切都不是真事。你不論看見什麼慘狀,都不要動不要說話,也不要害怕,只要這樣做了,就絕不會對你造成什麼傷害。千萬要想著我這些囑咐!」說罷,仙人離去。

仙人離去後,杜子春向院子裡瞧去,看見除了一口裝水的巨瓮外,並沒有其它什麼東西。可是不一會兒,外邊旌旗招展,千乘萬騎,遍滿崖谷,喊聲震動天地。有一個身高一丈多、披著金鎧甲、散發著光芒且自稱大將軍的,率領幾百名衛士,杖劍張弓,來到堂前,大聲呵斥道:「你是何人?敢不避大將軍?!」有衛士還用劍逼著杜子春問其姓名、是做什麼的,杜子春都一聲也不吭。見他不出聲,衛士們「殺死他」、「射死他」之聲不絕於耳,但杜子春還是沒有任何回應。無奈之下,大將軍怒沖沖帶著衛士們離開了。

又過了一會兒,又出現了猛虎毒龍、狻猊獅子和蝮蛇毒蠍,它們咆哮著爭先恐後地撲向杜子春,但他神色絲毫不為之所動。很快,這些毒蛇猛獸也都散去了。

既而大雨滂沱,雷電晦暝,火輪在其左右遊走,電光在其前後閃耀,杜子春的眼睛都無法睜開。須臾,庭院中的水有一丈多深,流電吼雷,彷彿山川都要崩塌了。眨眼功夫,滾滾洪水就來到了杜子春的面前,但他依舊端坐不理會。

待洪水退去,大將軍再次出現,而這次他帶著一群地獄中的牛頭馬面和面貌猙獰的小鬼。這些鬼將盛有滾燙水的大鍋放在杜子春面前,對他說:「說出名字,就放了你,如果不說,就把你放在鍋裡煮。」杜子春仍不發一言。

於是小鬼們又將杜子春的妻子拽到跟前,說道:「如果說出姓名,就放了她。」遭受折磨的杜妻也一會兒百般哀求,一會兒高聲咒罵,但杜子春絲毫不理睬。

杜子春的魂魄來到了地獄,被閻王定罪。圖為《十王圖》之五官王圖,南宋佛像畫家陸信忠繪,奈良國立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怒氣衝天的大將軍便下令左右把杜子春斬了。杜子春的魂魄來到了地獄,被閻王定罪,遭受了下油鍋、入石磨、進火坑、上刀山等地獄酷刑,但因他心中牢記仙人的叮囑,忍受了所有的酷刑,從不呻吟。

之後,閻王判其轉生為女人,投胎在宋州單父縣的縣丞王勸家。從其出生開始,就體弱多病,針灸吃藥,一天也沒斷過。她還曾掉進火裡、摔到床下,受了無數的罪,但杜子春始終不出一聲。

轉眼間,杜子春出落成一個絕代女子,但就是不說話,其家人認為她是個啞巴。有些人為此百般羞辱她,但她還是一聲不吭。

同鄉有個中了進士叫盧圭的人,不嫌棄其是個啞巴,就娶其為妻子。婚後,兩人感情非常好,還生了一個男孩,雖然只有兩歲,但聰慧無敵。一天,盧圭抱著兒子和妻子說話,但不論怎麼逗,妻子始終是不發一言。盧圭一氣之下抓住兒子的兩條小腿扔了出去,孩子的頭摔在石頭上,頓時氣絕身亡,血濺數步。

此時的杜子春情急之下,忘了仙人的叮囑,不覺失聲道:「啊呀……」啊呀聲還未停止,所有幻化的一切都消失了,杜子春仍舊坐在雲台峰那間居所的西牆下,仙人則站在眼前。此時是黎明時分,突然紫色的火焰竄上了房梁,熊熊大火將屋室全部燒毀。

仙人嘆息道:「你鑄成了大錯啊。」遂提著杜子春的頭髮將其扔進水瓮裡,火很快就熄滅了。仙人說:「在你的心中,喜、怒、哀、懼、惡、欲都已經忘掉了,但還有一念卻沒有忘記。如果你沒有發出『啊呀』聲,不僅我的丹藥可煉成,你也可以成仙的。可嘆可嘆,仙才真是太難得了。我的丹藥還可以重煉,但你還是無法脫離塵世。你以後繼續勤加修道吧。」說完將下山的路指給了杜子春。

古時候修道,都是師父找徒弟,而不是徒弟找師父。(公有領域)
杜子春來到雲台峰,卻沒有發現任何人跡,只得嘆息著離開了。(公有領域)

杜子春回到家後,非常羞愧和悔恨自己忘了對仙人發的誓,於是想回去找到仙人彌補自己的過失,但他來到雲台峰,卻沒有發現任何人跡,只得嘆息著離開了。

有慧根的杜子春修道功虧一簣,表面看他是忘記了仙人的叮囑,沒有通過仙人的考驗,但實際上是因為他還沒有徹底參透人世間的一切都不過是幻影,心底還有些許執念,而修煉人執著於任何的名利情,都將成為脫離俗世的阻礙。這也是現代修行人需要銘記的教訓啊。@*#

參考資料:《太平廣記》(出《續玄怪錄》)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中目犍連是神通第一,他具有六種神通,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神足通。他曾一腳踏在地球上,另一腳踏上梵天,搖動須彌,震撼了天地,眾比丘無不歎服。
  • 我們都聽說過神筆馬良的傳說,也聽說過道人的懸壺中別有洞天的故事。下面的這兩則古籍中的真實故事,也許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打開對未知領域的認識。
  • 在今天的南亞、東南亞和中國大陸的寺廟和石窟中,保留著幾百年、上千年前雕刻的佛之造像,他們莊嚴、栩栩如生的寶像,讓虔誠的信徒和徬徨的世人頂禮膜拜之際,升起對那清淨美好世界的嚮往。一個問題是,人間的工匠怎麼會將高於人的佛像造得如此生動、莊嚴、慈悲呢?
  • 中國著名古典小說《西遊記》中說,天庭有四座大門,分別是東天門、南天門、西天門和北天門。從南天門進去後,是玉皇大帝的凌霄寶殿,因此守衛南天門的是四大天王。而如來佛所在的靈山,則是由四大金剛守衛天門。因此,顧名思義,天門就是進入天庭或天國或者說天界的大門,也可以說是人界和神界的通道口。《西遊記》有詩云:「未列神仙籍,欣然叩帝閽。彩雲生腳下,扶我入天門。」
  • 人們都知道:董奉是太乙真人派來的使者,他與三國時的張仲景、華佗齊名,並稱漢代「建安三神醫」。
  • 凡人修仙如何能成?最大的祕訣是一個字!葫蘆裡面怎麼能住人,道家障眼法到底是怎麼回事?《未解之謎》
  • 望兒山也稱百望山,此山為太行山脈至華北平原最東端,主峰的海拔雖僅有210米但視野極為開闊,對北京城周邊的景致可一覽無遺。此地樹林茂盛、環境清幽,到了秋季可見遍山楓紅,如詩如畫的美景令人為之心曠神怡。關於此山的文字紀載最早可追溯至唐代的《長安夜話》,其內容說道:「百望山南阻西湖,北通燕平。背而去者,百里猶見其峰,故曰『百望』」。
  • 楊五郎又繼續說道:我已正式出家,除了討伐盜賊,護衛寺院與信眾外,不再過問戰陣之事,其實六弟先前早已多次來信,還派孟良與焦贊要請我下山,我都婉拒了,況且我這山上只有區區數百武僧,要如何對抗遼國五萬大軍呢?
  • 楊五郎延德是楊家將士中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行軍布陣的能力在眾兄弟中最為突出,所以出戰時父親楊業都讓他擔任副帥職位。傳說他於金沙灘戰後於五台山出家當和尚,但仍組織武僧團護衛百姓抗擊遼軍,朝廷因此封他為大德禪師,然而他出家上山到領兵抗遼的過程卻流傳著這樣一段曲折連綿的故事.......
  • 當時北宋與遼國的邊境長達千里,除了這三關之地以外幾乎是平原無險可守,所以必須以有限的兵力守住重要的據點,才能力保中原文明免於外族的侵犯,據今人統計在這些地方與楊六郎有關的地名多達數十個,楊延昭在這些地方也留下了無數流傳千古的英雄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