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世界博彩公司官网-世界博彩公司开户-世界博彩公司注册

他的信心猶如明燈 照亮天倫之情

文/杜若 整理
exclusive - allergy concept in spring(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718
【字號】    
   標籤: tags: , , ,

清朝有一孝子,他的父親因醉酒與人鬥毆,誤傷人命,畏罪潛逃,斷絕了音信。其子漸漸長大,雖不知父親容貌,卻仍想找到他,以盡人子本分。孝子徒步行走了一年多。最終,在義薄雲天的關羽廟前,在冥冥中,上天圓了他的父子情。

清朝承德郡學有一儒生叫王政。他還在襁褓時,其父王重華在京師經商,因醉酒與人鬥毆,誤傷人命,從此亡命天涯,混跡於古北口,在圍場以幫傭為生。時光飛逝,轉眼過了三十多年,三十多年來,王重華完全與家人斷絕音訊。

王政很會讀書。到了弱冠之年,時常想起父親,打算去找他。他的祖母林氏、母親馬氏,都哭著勸他:「你又不知道你父親的容貌,怎麼去找他呢?」

又過了幾年,王政哭著告訴祖母及母親說:「天下無無父之國。如今明明知道父親還在,卻任其飄零於異域他鄉,不能服侍奉養親恩,盡一天人子的本分,那天下還需要人子幹什麼呢!」

他的祖母說:「我都已經八十歲了,難道就不希望你父親回來嗎?可你都沒有離開過街門一步。近年來,雖有消息說你父親在古北口,然而沙漠地區氣候無常,你怎能習慣得了?況且外面道路崎嶇,在家不需要擔心吃住,出遠門你怎麼籌措旅費呢?」

王政說:「這個請祖母不要擔心。孫兒就以授學賣字為生,邊走邊掙些路費。再不濟,沿路乞食我也甘願。」祖母及母親都防備著,不讓他去,以免他獨自在外碰到危險。不過,王政終究還是找到了機會,離開家鄉,踏上尋父之路。

在京師,他走訪認識父親的長輩們,都說:「前幾年確實知道,你父親在古北口圍場謀生。然而一年之間,他屢次變更住地,已經難以找到他的蹤跡。況且時日已久,他是否仍在故地,我們也不知道。」眾人認為塞外荒涼廣袤,哪怕耗時一年,也不能走遍全境。所以都為王政擔心。

王政謝謝他們的提醒和指導,繼續趕路,向圍場走去。凡是有人跡的地方,他都去問,見人就拜問。西北茫茫,他也不辨東西南北,只是信步而行,每天都要走上百里。

行程中,有時他一天只吃一餐,有時一天也沒得吃,也有連續幾天都沒有東西可吃。夜裡或投宿在古剎中,或露宿在岩壑間。常遇到虎狼,也常遇到瀕死者,即使如此,王政也義無反顧,沒有退悔之心。

他長途跋涉了一年多,雙手全都皺裂,雙腳都被磨出厚厚的老繭,容貌黧(音離)黑,膚色黑裡帶黃,骨瘦如柴,和乞丐沒什麼差別。然而他尋找父親的志向,終是百折不撓。

一天,王政來到圍場極北的地方,因長途跋涉,身體極為疲倦。他看見道旁有座關羽廟,就走到廟廊下歇腳。坐下來閉目養神。朦朧間,他聽到門外傳來一陣喧譁聲,即刻驚醒。走出廟門一看,只見一個老叟正在揮拳毆打兩名少年。少年都被打倒在地,狼狽不堪。然而,那老叟還繼續揮拳毆打。

王政立刻勸止他,要那兩個少年趕緊離去,老叟怒火難平。王政對他說:「昔日,我的父親因為鬥毆誤傷人命,逃到外地避難。直到今天,我想起這件事,心裡都會隱隱作痛。每當看見打架鬥毆者,都立即勸阻。對那些勸不住的人,我就以身相擋,惟恐他們重蹈我父親的覆轍。您如此勇猛,何必與那兩個少年計較呢?」

老叟說:「聽你說話口音,不像本地人,你怎麼到這來了?看你都累得不成人樣了。」王政如實相告,並且拜問他是否知道其父王重華的蹤跡。老叟忽然驚訝地說:「原來你是我兒子啊!我就是王重華。我的母親林氏,現在還健在嗎?你的母親馬氏,是否安然無恙?」

三十多年後,父子團聚,二人相擁大哭。在王政的堅持下,離別多年的生父得以返回家鄉。王家孝子重情重義,鄰里百姓都稱讚不已。一個人的信心與堅持就像一盞明燈,衝破命運的迷霧,照亮久違的天倫之情。

事據《清朝野史大觀》卷八@*#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康熙聖訓:「有孝為百行之首,不孝之人斷不可用。」清朝康熙皇帝不僅以身作則,並通過舉才、終養政策,落實孝道於家庭,形成社會風氣,代代相傳。
  • 開棺時,發現相德身體已化解,惟有左手缺指仍在,指上的橫紋依舊。遠近的人都大感駭異,認為是上天所留,以待孝子前來辨認。
  • 一個又聾又啞的孝子,雖然做著卑微的工作,卻也樂天知命。縣太爺有感於他的孝德,嘉獎他一塊牌匾。在兵荒馬亂之時,這塊匾保全了全村人的性命,免於血光之災。
  • 小六正在門外偷看,忽然從樹後走出來幾位美人,全都梳著古妝,看著他微笑著,彼此悄然耳語。他從沒有見過這番景象,心中十分迷惑……
  • 十年間不經科舉,方觀承從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紀元)
    在祖父、父親被貶謫到黑龍江時,方觀承還只是個少年,但他與兄長每年輪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親,徒步往返萬里。有一年,他輾轉先去了浙江寧波,打算找一個富裕的親戚借點錢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師父給的盤纏,準備離去時,道士提醒他說,「你回去以後,要好好的修身養性,否則這套本事就不靈了。」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在玉皇殿主陣失利後,王蘭英、楊延昭及穆桂英率領將士一度攻下玉女、銅光等數十陣,並成功讓黑水、西夏國軍士倒戈投向宋營,然而此時遼國蕭太后前來親自坐鎮,遼軍士氣大增,宋遼雙方互有勝負,戰況陷入膠著狀態長達數月之久,宋軍諸將士苦思對策,始終難有進展。
  • 等大夥兒進入內室,只見壁間掛了一幅趙子昂所繪之馬,內有一匹,毛色與丟失的馬兒非常相似,馬尾巴處被香頭的火炷所燒。此時崔生方始悟到,那馬,原來是東鄰家的畫中之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覺呢。
  • 古籍曾記載一位高人。此人常常與虎為伴。我們常說伴君如伴虎,意思是說虎是危險的動物,這位古人為甚麼會與虎為伴呢?他又是如何馴服猛虎的呢?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一顆善心,在處理問題上動善念。
  • 明仇英《漢宮春曉圖》
    他進了屋內,看見男嬰,心裡一驚,「這孩子好面善啊!」他又想了想,「不就是剛剛的夢中人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