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0年02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廖素貞台灣雲林報導)由小川窯柴燒研究會會員共同舉辦的「火脈The Fire」聯展,2月6日起至2月19日止在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展覽館1樓展出,這次展出的生活陶作品,是七位陶人各自演繹生活的展現與應用。除此,還規劃小川窯紀實展,用照片與作品鋪陳敘述小川窯的歷史。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小川窯柴燒研究會始於2000年,由一群年輕愛陶者,以研究會形式經營,透過共學、討論、創作,努力發揚雲林柴燒陶藝特色;同時,藉由陶藝作品,讓藝術深化到日常,展現在地文化該有的特質,此次學員聯展活動,即以不同風格的生活陶,體現藝術如何融入現代生活中。感謝小川窯柴燒研究會努力推廣、勇於嘗試創作,也為雲林的陶藝創作注入一股不一樣的年輕能量。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本次聯展內容,皆來自小川窯7位年輕會員作品,展覽以「火脈」為名,乃因柴燒需要人力不斷輪班,才能四十八小時不停火,把勇於嘗試的創作動能,化為一件件逸趣精巧、別出心裁的柴燒陶藝作品,內容精采豐富,歡迎雲林鄉親及喜好藝術的朋友們於展出期間,同來文化觀光處展覽館,觀賞小川窯柴燒研究會帶來的生活陶藝術饗宴。



小川窯創辦人李鑄恒(水碓國小教導主任)表示,這次展覽主題「火脈」主要是想要觀眾體會柴燒溫度的曲勢,就像台灣的中央山脈的陵線一般呈現出高峰連綿的線條。每次燒陶前,研究會會先共識出一條想要達成的陵線,2020年第一窯高峰溫層達到10個小時持溫,果真為作品帶來極為豐富的層次,這就是「脈」的一個含意。另外也是脈脈相連,每一段時間我們都相依相護,彼此信任,這是研究會的基礎價值,我們也確實做到了,老手與新手用學習的態度去支持對方。
最後創辦人表示,他燒窯最高興的是開窯時,夥伴們都能夠覺得自己的作品燒得最好,符合期待,甚至良率滿百;現在有機會展出,希望觀眾肯定,讓我們研究會可以繼續精采。小川窯希望每年都能舉辦一場聯展,維持專業成長。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