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竞彩足球app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善作詩 侍衛得官職 女丐得夫婿

文/宋寶藍
撐著石頭碗中國傳統毛筆的靜物。(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991
【字號】    
   標籤: tags: , ,

唐朝時,有一侍衛,因考試時寫錯一字,導致落榜。侍衛心有不服,到長官府上毛遂自薦,作詩諷諫。其大膽的言論,令長官捧腹大笑,成全了他為官的心願。清朝時,有一大家閨秀,因家中遭難流落他鄉。她涕淚含悲寫了一首詩,感動了封疆大吏,並為其主婚,書寫賀詞。

落榜侍衛 毛遂自薦

唐朝初年,裴略擔任宮廷侍衛,因其任期已滿,就由兵部考核,決定其升降去留。但因裴略在試卷上寫錯了一個字,因而落選。裴略不服,就到僕射(官職)溫彥博的府上去投訴。當時,溫彥博正與杜如晦說話,沒有受理。

裴略並不因此而退卻,仍然毛遂自薦,向二位大人申訴:「我從小就認為自己明辨事理。有通傳言語,善於表達的才能,可以做通事舍人(掌管朝見引納、殿廷通奏等工作)。而且我還會作詩寫文章,善於諷喻嘲戲。」溫彥博聽他這麼自我介紹,這才回心轉意,願意和他說話。

詠竹諷諫 推倒屏牆

當時廳前正好種著一片竹子,溫彥博便讓他作詩諷竹。裴略即應聲答道:「竹,風吹青肅肅。陵冬葉不凋,經春子不熟。虛心未能待國士,皮上何須生節目。」

意思是說,風吹青竹發出肅肅的聲音,雖經隆冬,竹葉也不凋落,春天過了,種子也還不成熟。雖然虛心(指竹幹空心)卻不能優待國士,皮上又何必長出節目(有的竹節形似眼睛),諷喻「有眼無珠」。

溫彥博聽後大喜,就說:「既然你善於表達,很會傳話,可傳話給廳前的屏牆(遮擋內廳的小牆)?」

裴略走到屏牆前,高聲說道:「方今主上聰明,辟四門以待士,君是何物人,久在此妨賢路?」說完即刻推倒屏牆。

溫彥博聽懂了,裴略借屏牆擋路,諷喻他阻擋賢士晉升之路,於是對杜如晦說道:「這個人不但是衝著胳膊說的,還衝著肚皮說的。」膊與「博」同音,肚與「杜」同音。

溫彥博、杜如晦二人捧腹大笑,認同了裴略的才華。二人胸懷大度,沒有責怪侍衛諷諫之言,當即下令,將他送到吏部授予官職。

一首詩歌,令侍衛得到稱心的官職。一首詩歌,也能結下姻緣,讓人走出困境。

女丐作詩道身世

清朝末年,封疆大吏中有一位開明之士,即滿洲正白旗官員端方(1861年-1911年,諡號忠愍)。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12月,端方和戴鴻慈率領使團33人,踏上美國郵輪,歷訪了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丹麥、瑞典、挪威、奧地利、俄國十國,並於次年8月回國。

回國之後,他呈上《請定國是以安大計摺》,力主朝廷盡速制定憲法,同時獻上自己的著作《歐美政治要義》。後世學者認為,這部著作是中國立憲史上的重要參考資料。他為官開明,鼓勵學子出國留學,他本人也頗為奮發有為,無論內政還是外交,都很有作為。在他眾多的功績中,還有一樁不見經傳的軼事,令他的仕途生涯,增添了不少人道光彩。

封疆大吏為女丐指婚

端方任江蘇巡撫時,衙門駐在蘇州。一次,一個蓬首垢面的女乞丐前來謁見。

她自我介紹,原本是鳳翔大家閨秀,因為縣裡發大水,淹沒了廬舍,她的父母和兄弟們全都溺死了,只剩下她孤身一人,沿路乞討來到吳門,每日乞討一餐後就不再進食。念及巡撫大人是一位仁厚的長者,所以前來請他稍加恩恤賜予。

端方心中頗有疑慮,於是命左右侍從給她紙筆,讓她自述家世。

女乞丐揮筆寫詩,曰:
「蕭條行李此經過,只為天災受折磨。
踏破繡鞋埋雨濘,拖殘雲鬢入風波。
沿門乞食推恩少,掩面求人忍辱多。
遙念故鄉何處是,夕陽回首淚滂沱。」

詩文末尾署名「難女應素娟拭淚作」。侍從將紙箋呈給端方過目,端方欣賞她的詩作,感歎她的才華。當時飲馬橋有一讀書人叫黃幹,此人有才且又新鰥,端方就為他們主婚,將素娟嫁給他,並親自寫賀詞,恭喜他們喜結連理。

事據《啟顏錄‧嘲誚》、《清稗類鈔》卷41@*#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黛玉當「師父」可說是有模有樣,香菱也是認真學習、肯下功夫,再加上先天帶著的好底子,自然是學得快又通。
  • 動人的「琵琶聲」也能在非常時刻,猶如繫在佳偶身上的「紅線」,當起「紅娘」,牽起失散的姻緣呢!
  • 晉武帝年間,河北河間地區一男子服兵役,臨行前,他曾與一女子定下婚約,待退役後,二人就操辦婚禮。二人依依不捨,彼此承諾信守姻緣,誓願白頭偕老。
  • 洞房花燭夜,一對新人各自談論鐵簫來歷。二支仙界之寶落入凡間,寄身名流,找到自己的知音。這對夫妻宛如神仙眷侶,了卻世緣後,化仙而去。留下悠揚簫聲,迴蕩天地間。
  • 宋之問是唐代詩人,他與另一詩人沈佺期齊名,時稱「沈宋」,是唐朝近體律詩的代表人物。
  • 巧的是,公子摔下馬時,正好碰上老和尚靈魂。這番靈肉合一後,世家公子便慢慢地甦醒過來。
  • 十年間不經科舉,方觀承從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紀元)
    在祖父、父親被貶謫到黑龍江時,方觀承還只是個少年,但他與兄長每年輪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親,徒步往返萬里。有一年,他輾轉先去了浙江寧波,打算找一個富裕的親戚借點錢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師父給的盤纏,準備離去時,道士提醒他說,「你回去以後,要好好的修身養性,否則這套本事就不靈了。」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在玉皇殿主陣失利後,王蘭英、楊延昭及穆桂英率領將士一度攻下玉女、銅光等數十陣,並成功讓黑水、西夏國軍士倒戈投向宋營,然而此時遼國蕭太后前來親自坐鎮,遼軍士氣大增,宋遼雙方互有勝負,戰況陷入膠著狀態長達數月之久,宋軍諸將士苦思對策,始終難有進展。
  • 等大夥兒進入內室,只見壁間掛了一幅趙子昂所繪之馬,內有一匹,毛色與丟失的馬兒非常相似,馬尾巴處被香頭的火炷所燒。此時崔生方始悟到,那馬,原來是東鄰家的畫中之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覺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