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一生,都與親人有著千迴百轉的緣分,提起自己的家庭,朱博鏞緩緩說道:「父親誕生在一個大家庭,沒有什麼特殊的技能,就是跟著阿公一起種田、下海、捕魚,後來為了讓我們能有更好的生活,就舉家搬到台北擺攤賣水果。母親以前從事剖蚵仔等工作,一挑就是百來台斤,長久下來傷到肩膀,筋骨僵硬變形無法工作,並罹患精神疾病,經濟重擔全落在爸爸身上。」
儘管父親孜孜矻矻地工作著,但在街頭擺攤、被警察追趕罰錢的生活,讓基本的溫飽都有了不確定的困難。「我還有一個哥哥和弟弟,哥哥因為發燒造成失智,當父母顧不來時,我必須同時承擔起照顧他們的責任,常需要把走失的哥哥帶回家,也學習簡單的料理、打掃拖地等家務。慢慢地,我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家庭和別人不太一樣,不懂為什麼同學們都可以快樂地玩耍,都沒有像我一樣扛著這麼多的重擔?」
在捉襟見肘的日子中,博鏞苦澀地成長著。「我到現在還記得那時候很想買隻手錶和白色運動鞋,我必須要和父親一直提一直講,他才會勉為其難地買給我,可是看到爸爸那麼為難,我心中也很難過。哥哥的智商一直停留在三歲小孩的程度,弟弟則沉迷於電玩、自暴自棄,當時我也很想像他們一樣逃避現實,但轉念思考,如果自己也這樣,這個家怎麼辦?我知道自己沒有叛逆的本錢,鄰居長輩曾用方言暗指我們是沒用的人,我只能堅強起來,努力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博鏞以一股不服輸的韌性,支持著整個家庭。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哥哥在他讀高中時遭火車擦撞過世,弟弟當兵時於外島槍傷身亡,父親則在不久後因積勞成疾、抑鬱悲痛,罹患心肌梗塞離開了人世。面對從小到大、接連不斷的磨難,他很想找到一個出口和答案。
寶書解開多年疑惑
「遇到這麼多事情,我心裡很難過,感覺活著就要喘不過氣來了,所以我一直在尋找答案,想知道為什麼我的生命充滿考驗和苦難?人活在世上的目的和意義究竟是什麼?陸陸續續地,我信仰過佛教、基督教、日本教、一貫道、密宗和氣功,花了很多冤枉錢、繳過不少學費,但終究感受不到他們帶給我的力量,更解答不了內心深處的疑惑。」
命運多舛、尋尋覓覓,卻沒有磨蝕掉他心中的光明與善良。二零零五年,博鏞在新聞報導上看到了天安門自焚事件的消息,他不懂為什麼中共要傾盡一國之力、自導自演「自焚偽案」來栽贓鎮壓一個信仰「真、善、忍」的修煉法門?在好奇之下,他詢問一位正在學煉法輪功的親戚,借來《轉法輪》一書,並在讀完書後利用下班時間上完了九天學法煉功班。
自此,從小沉甸甸壓在心頭的苦悶,終於撥雲見日、綻放光明。「剛開始看完《轉法輪》,對於書中闡述的天機感到很震驚,他讓我知道很多原本無法解開的疑惑,讓我的世界觀、人生觀大大翻轉,就像脫了一層殼一樣,我可以說,《轉法輪》就是一本奇書、寶書、天書!」
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曾經無數次望天吶喊、暗中垂淚,如今想來都有了答案。「我終於知道了,如果我一開始就誕生在一個優渥的家庭,沒苦沒難、無憂無慮,我還會去尋找活著的意義嗎?肯定不會。我經歷過的這一切,也是師父周密的安排,為了弟子能夠在最適當的機緣得聞大法。」
在法理中他還明白了,人世間沒有偶然的事發生,痛苦是過去造下的業力所致,磨難則鋪墊出他未來的路。「當我現在回頭再來看,才覺得過去遭遇的委屈和辛苦,都變成生活及工作上很好的養分,然後這些養分最終都回到了我自己身上。」

從學徒到師傅
博鏞高中畢業後就在叔叔的工廠幫忙,習得一技之長。叔叔工廠專門批發各式中式點心,分門別類、琳瑯滿目,博鏞也學會做出湘式銀絲卷、棗泥包、玉兔豆沙小包、蘿蔔絲酥餅、壽桃等不同口味的麵點,一做就做到當兵。
從和麵、擀皮、備餡、觀察發酵程度、控制爐火等,學習的是技巧,考驗的是耐心。幾年後,博鏞歷練過幾位親人的工廠和店面,也陸續待過不同的店家,每間廚師不同,烹飪風格不同,每到新的工作環境,他都可以學到新的技巧。
近三十年的揉麵生涯,是一條紮實艱辛的學藝道路,博鏞也從默默耕耘的學徒成為獨當一面的師傅。
2017年,在因緣俱足之下,博鏞有了一家自己的包子饅頭店,由於選料講究、食材新鮮、做工紮實,已成為街坊鄰居有口皆碑下,需要一個禮拜前預定才能買得到的人氣饅頭店。
博鏞表示:「一般食品都會在包子饅頭裡面添加抗氧化劑和防腐劑之類的合法食品添加物,但我想既然自己是修煉人,就要以高標準來要求自己。我不添加抗氧化劑、防腐劑,水是用過濾水,很多內餡則是買原食材回來自己調理。以紅豆餡來說,有些廠家會添加修飾澱粉再調和食用色素來降低成本,但在用料上我會選擇百分之百純紅豆,雜糧饅頭則是用十幾種原穀物打到饅頭裡面。」
好的麵點師傅要具備較高的職業道德、心性操守,和一顆為客人著想的心。「當初在開發黑糖桂圓饅頭的時候,就花了一段時間不斷嘗試不同產地的桂圓,但都覺得不夠標準。後來台南東山一位在地小農主動打電話向我推薦,我試吃他們寄來的桂圓後,發現品質真的不錯,雖然成本高很多,但他是用傳統的古灶柴燒,細火慢燉烘焙出來的,味道上更香更甘。我用這樣的桂圓做出來的饅頭真的特別好吃,就打算和在地小農長期合作。本來對方說一次寄一箱比較划算,但考慮拿取時的衛生問題, 雖然成本墊高,還是請他一盒一盒分裝給我。」
在法中博鏞悟到,神已安排每個人的一生有多少財富,屬於自己的緣到自然而得,不屬於自己的一旦心念不正,把心思用在積攢錢財、為生計奔波上,都會走偏招來磨難。他說:「包子饅頭是比較庶民經濟的東西,我們不希望漲價,我知道有的店家比較重視包裝,一年要有多少廣告預算,但我覺得不需要賺到足,我們少賺一點,生活夠用就好,最重要的是將品質做好,回歸基本面,才是對客人最好的。」
用真善忍的態度面對矛盾
當然,在做生意之中也有遇到矛盾衝突的時候,「以前和合夥人開店的時候,一直有些磨合上的問題,例如當時合夥人吃住用都在店裡,家人曾和我反映是不是應該請他分擔店租、網路費、水電費等等。我說沒關係,我們能負擔就不要太計較,畢竟他也是一個人。其實如果我沒有修煉,我會非常在乎這個,但幸虧自己修煉大法,任何事情都要用『真、善、忍』的標準要求自己、對待別人。」
開店三年,博鏞收到了許多客人的讚美,有時也會遇到無故棄單的情況。「譬如有的客人原本訂好了,我也做好了,快打烊時才說不要了,甚至有些客人就不接電話。」博鏞談到此說,「雖然有些客人態度不是很好,但我基本上都是記他們的優點,不去想不好的地方,也許剛好客人有不方便的因素無法取貨而已。」
和麵糰打了三十多年的交道,每一次的搓揉都像第一次的態度,需要穿戴整齊、全神貫注。「我在工作時會播放《普渡》、《濟世》的音樂,讓自己沉浸在祥和的心境之中,且因為時間很緊,所以在做每一個包子饅頭的時候,基本上都在發正念,不讓自己有其它雜念,就是心神合一做好每一顆包子饅頭,讓每個吃到的人都能身心受益。」
博鏞所經歷的家庭磨難,若不是修煉,每一件都能將他折磨得痛不欲生,但因為成為了修煉人,整個思想觀念有了翻天覆地的轉變,遇到困難不再逃避抱怨,而能用平靜豁達的心態來面對。「自從修煉後,我沒有一天生病,也不像以前那樣悲觀自卑,我周遭的同事家人知道那是因為法輪大法的緣故。有時候看到身邊朋友沒有修煉真的很可惜,因為這是屬於每一個人的萬古機緣,這世上沒有什麼比修煉更幸福、也更重要的事情了!」@#◇
責任編輯: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