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苦苦修行了幾世,這一世得夢點化勿忘初心。有人因前世苦行修持,換來這一世的富貴,然而福報一盡,造下之孽,仍要在輪迴中償還。

奇夢點化:苦修幾世 勿要忘本
侯毅曾對人說,他的前世是僧人,常夢到進入一座寺院,看到自己就是那裡的方丈。
一天夜裡,侯毅夢到有人送來一張通知,說是有一位聖僧證得羅漢果位,要在地獄講經。通知上還附有一張旁聽券,券上即描繪著聖僧像,但見他留有長長的鬍鬚,一派肅穆、超然出塵的氣象。
夢中,侯毅遂即跟隨來者,來到一座非常狹窄的門。先後到來的人,形象怪異,各不相同。門外放一簽名冊以及朱、墨二種筆。眾人都用墨筆,惟獨他用朱筆。這時,有一人說:「你要隨大眾用墨筆,何必獨自異於他人?」另有一人說:「講經者正是他的師父,可以特許給他用朱筆。」
侯毅簽完名字進入門內,猶如身陷深阱,竟然斜著身子溜了下去,看到壁間鐫刻著王右軍(王羲之)書寫的佛經,講經者坐在高台上,抬頭仰視,看不見其臉龐。講經者的聲音非常雄渾宏遠,旁邊有多名穿著紫衣的僧人,全都站立在高架上。
侯毅挺著腰身跪坐在他們的下方。這時,他好像聽到有人在他耳邊說:「這個時候你還沒有醒悟嗎?」又一紫衣僧人傳來講經師父的話說:「你苦苦修持了幾世很不易,應迅速自省警悟,勿要忘了自己的本源。」侯毅默默地回答:「我心警悟已經很久了,待稍稍了卻凡塵業債,必當皈依。」侯毅說罷,就從深阱走出來,剛到門口他就從夢中醒來。這個奇特的夢令他久難忘懷。
苦修得富貴 福報一盡轉眼即空

清朝光緒末年,福建京畿道監察御史趙炳麟是敢於直言進諫的「三傑」(註)之一。
張海樓觀察使與趙炳麟的父親一同在湖南做官。甲午年(1894年),趙炳麟進入翰林院供職,張海樓前去祝賀,得知一樁轉世趣聞。
趙父對海樓說,炳麟的前世是天竺僧人。趙炳麟將要出生之際,趙父夢到天竺僧前來,向他懇求居住的場所。趙父從夢中醒來,麟兒誕生,於是為他取名炳麟,取字竺垣。
趙炳麟晚年得了腳疾,曾經藉求占卜詢問病因。因而得知,他有兩世曾是天竺僧人,因苦行修持,得到數十年小富貴,福報一盡就當離去。腳上生疾,是因為閨房之孽所致。
早先趙炳麟納了一妾,因為一樁小事憤怒而批打小妾臉頰,小妾怒火中燒,帶著滿腔憤怒自縊而死。然而這事外人並不知曉。
後來,趙炳麟的腳病越來越嚴重,在自家庭院中扶著行走,不慎摔了一跤,因此去世。到了三七日,他的幼子頗有慧根,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景象,忽然說:「我的父親去世了,為什麼穿著僧服呢?」
趙炳麟未出生之時,其父夢到天竺僧借居;去世之後,其子看到他的亡魂身著僧人服飾。他前世為僧,終得印證。
這二則故事中,侯毅從夢中得到點化,原來他曾苦修了幾生幾世,仍舊未能擺脫生死輪迴。他發願:了結凡塵業債,就去皈依。天竺僧人苦苦修行,進入輪迴後,前世的苦修換成了這一世的榮華富貴,然而福報一盡,他所欠之孽,仍要繼續在輪迴中償還。
這般輪迴究竟是為了什麼?或許,由明淨作詞、修樂編曲的《夢醒》這首歌能帶給人啟迪:
輪迴轉世幾千年,
進進出出為哪般?
功名利祿不長久,
世道興衰全在天。
生命本是天上仙,
人生成敗過眼煙。
是非本是前世怨,
得法破迷上青天。
事據《洞靈小志》卷二
(註)趙炳麟30歲時任福建京畿道監察御史,其間和御史趙啟霖、江春霖因積極查辦營私舞弊而被稱為「三霖(麟)」。
@*#
責任編輯:王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