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hkjc tv香港Rapp - App Store

他們遇到了天敵?吹簫不用竹 除非馬生角的預言

文/宋寶藍
秋獵圖,弓箭,打獵,獵人
「吹蕭不用竹,一箭貫當胸」,隱喻了肅親王一箭射死了張獻忠。圖為明 仇英《秋獵圖卷》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191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是天敵?還是宿命?幾句碑文,定格了張獻忠的結局,死於「吹簫不用竹」之人;「除非馬生角」,一句童謠唱出時局成敗的關鍵之人。那麼是誰擁有穿越時空的洞見、喻事精巧的智慧呢?

「吹簫不用竹」隱喻鐵帽子王

「吹簫不用竹」,是指一個「肅」字,指清朝的八大鐵帽子王之一的肅武親王豪格。(Fotolia)

明朝末年,張獻忠(1606年—1647年)組織軍隊反抗大明。順治元年(1644年),大清入京後,張獻忠則在成都建立了大西王權,定年號大順,繼續引兵抵抗清軍。

據民間傳說,張獻忠曾在一座塔中,拆出了一塊石碑,上面刻著幾句話,曰:「造者余化龍,拆者張獻忠。吹蕭不用竹,一箭貫當胸。」

從碑文的記載看,余化龍刻了這塊石碑。然而余化龍,只出現在小說《說岳全傳》中,是岳飛手下的一員大將,曾助岳飛奪下了康郎山。岳飛被秦檜害死後,余化龍與眾將率領軍隊,要為岳飛報仇,被岳飛英靈阻攔,後自刎而亡。不知余化龍和唐朝的樊梨花是否一樣,因為缺少歷史記載,從而使他成了小說中傳說的英雄。真實情況究竟如何,後人也不得而知。亦或,有人刻意借用了「余化龍」的名號,刻了這些碑文?!

張獻忠看到碑文,心裡自然很不高興。無意中,挖出的一塊石碑,竟然還是一個死亡詛咒。

大順三年(1647年),張獻忠乘馬巡行西充鳳凰山時,被清太宗皇太極的長子豪格(1609年—1648年)發現了。豪格遂即彎弓一射,張獻忠即中箭,並掉下馬來。隨從趕緊跑去相救,發現張獻忠已經死了。

人們恍然大悟,碑文所說的「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胸」,前句就是指一個「肅」字。清崇德元年(1636年),豪格被封為肅武親王,清朝的八大鐵帽子王之一。兩句碑文隱喻了肅親王一箭射死了張獻忠。

張獻忠偶然間發現的碑文,竟然預示了自己的死亡,實令人稱奇。

童謠巧喻:「硝磺用不著」「除非馬生角」

圖為宋 蘇漢臣《灌佛戲嬰軸》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而另一首預言世局的童謠,發生在太平天國時期。

1851年,洪秀全創立了太平天國(1851年—1864年)反抗清廷。這場運動聲勢浩大,兵勢蔓延,波及四川。當時,四川流傳一首童謠,曰:「四川地土薄,硝磺用不著。若要太平時,除非馬生角。」

後來,太平天國將領石達開出兵四川,清廷命兩湖總督駱秉章(文忠公)統帥軍隊援助四川駐軍。清穆宗同治帝登基後,又調任駱秉章為四川總督。當時,駱秉章率領湘兵參加征伐,朝廷便先令二位官員黃醇熙(忠壯公)及蕭啟江(壯果公)率兵抗擊石達開,兩人先後陣亡。

直到同治元年(1862年,壬戌年)四月,駱秉章率軍擒獲了石達開,平定了四川。

戰事走向,敵我雙方也似乎被童謠超前預言。

「四川地土薄,硝磺用不著」:「蕭」字當時通常寫作「肖」,蕭啟江、黃醇熙二人共同迎擊石達開,猶如蕭、黃二字位於「石」字旁。「硝磺用不著」意指二人抗擊無效。

「若要太平時,除非馬生角」:按照當時的方言,「角」與「各」音相近,「馬生角」,是說「馬」旁有「各」字,是為「駱」,即指駱秉章。意指:若要使四川太平,唯有駱秉章了。

轟轟烈烈的戰爭,扣人心弦的勝負成敗,幾句碑文,幾句童謠,將人間大戲的主角配角,甚至姓氏和結局全都濃縮於此。冥冥間似有定數,上蒼借漢字喻事智慧之巧,令後人驚歎。@#

參考資料《清稗類鈔》卷84、《清史稿》卷406

責任編輯:王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據《王陽明全集》記載弘治五年(西元1492年),王陽明正在浙江參加鄉試,到了晚上,巡場者看見考場上突然出現兩個巨人,分別穿著紅色和綠色衣裳,東西相向而立,且自言自語說:「三人好做事」,說完就忽然不見了。…後來,本次鄉試在這個考場上,王陽明和胡世寧、孫燧都脫穎而出中了舉人,三人在後來竟然都是平定朱宸濠叛亂的要角。
  • 唐代有位名叫馮藻的人,他文采不高,卻酷愛名第,於是不斷參加科舉考試。
  • 一首童謠竟預言了張士誠的最後覆滅和其三個手下的結局,歷史大事件發生之前往往會有相關預言、預兆出現。之所以如此,只能說明是神佛在安排歷史進程及相關預言的出現。
  • 放箏圖
    一個王朝的興起與滅亡,可謂風雲席捲,呼聲震天。而寥寥幾句的童謠,卻唱出了一國興起與亡國敗象。平凡歌謠隱藏天機,是誰一眼將人事洞穿?
  • 大樹中的坐化身,訴說著誰的前世?身世坎坷的童子,幸遇老翁傳授,有了未卜先知的能力。雖無辜被捕,幸遇長官明辨是非,得以釋放。在一個崇道的年代,轟動州郡的奇聞故事,引官宦鄉紳追訪,絡繹不絕……
  • 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小國不丹,人口只有75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之一。在這裡,信教非常普遍,幾乎人人信教,戶戶都供有神龕,主要的信仰是佛教。或許因為有信仰,物質上並不富裕的不丹人單純而容易感受到快樂。
  • 人們都知道:董奉是太乙真人派來的使者,他與三國時的張仲景、華佗齊名,並稱漢代「建安三神醫」。
  • 十年間不經科舉,方觀承從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紀元)
    在祖父、父親被貶謫到黑龍江時,方觀承還只是個少年,但他與兄長每年輪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親,徒步往返萬里。有一年,他輾轉先去了浙江寧波,打算找一個富裕的親戚借點錢再北上。
  • 月全食發生時,月球表面若呈現暗紅色或紅銅色,在西方稱為「血月」(blood moon),西方《聖經·啟示錄》以血月預言末世的一件大事,和人人相關。中華文化中也早有對此現象的觀測,但用字不叫「血月」,多以月赤、赤氣覆月或月如血光來形容,是屬於天文異象中「月變」的一種,在歷朝歷代的天文志中留下很多歷史記載。西方和中土對此天文異象的記載雖然用字不同,但是都指向同類的概念,那是什麼呢?
  • 梵蒂岡祕密檔案館藏驚天預言,封印400年重見天日。神祕羊皮紙預言末代教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