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凤凰彩票-双色球预测算法-双色球预测最准

頭髮的故事

·魯迅·
font print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星期日的早晨,我揭去一張隔夜的日曆,向著新的那一張上看了又看的說:

“阿,十月十日,——今天原來正是雙十節⑵。這裏卻一點沒有記載!”

我的一位前輩先生N,正走到我的寓裏來談閑天,一聽這話,便很不高興的對我說:

“他們對!他們不記得,你怎樣他;你記得,又怎樣呢?”

這位N先生本來脾氣有點乖張,時常生些無謂的氣,說些不通世故的話。當這時候,我大抵任他自言自語,不贊一辭;他獨自發完議論,也就算了。

他說:

“我最佩服北京雙十節的情形。早晨,警察到門,吩咐道‘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懶洋洋的踱出一個國民來,撅起一塊斑駁陸離的洋布⑶。這樣一直到夜,——收了旗關門;幾家偶然忘卻的,便挂到第二天的上午。

“他們忘卻了紀念,紀念也忘卻了他們!

“我也是忘卻了紀念的一個人。倘使紀念起來,那第一個雙十節前後的事,便都上我的心頭,使我坐立不穩了。

“多少故人的臉,都浮在我眼前。幾個少年辛苦奔走了十多年,暗地裏一顆彈丸要了他的性命;幾個少年一擊不中,在監牢裏身受一個多月的苦刑;幾個少年懷著遠志,忽然蹤影全無,連屍首也不知那裏去了。——

“他們都在社會的冷笑惡罵迫害傾陷裏過了一生;現在他們的墳墓也早在忘卻裏漸漸平塌下去了。

“我不堪紀念這些事。

“我們還是記起一點得意的事來談談罷。”

N忽然現出笑容,伸手在自己頭上一摸,高聲說:

“我最得意的是自從第一個雙十節以後,我在路上走,不再被人笑駡了。

“老兄,你可知道頭髮是我們中國人的寶貝和冤家,古今來多少人在這上頭吃些毫無價值的苦呵!

“我們的很古的古人,對於頭髮似乎也還看輕。據刑法看來,最要緊的自然是腦袋,所以大辟是上刑;次要便是生殖器了,所以宮刑和幽閉也是一件嚇人的罰;至於髡,那是微乎其微了,⑷然而推想起來,正不知道曾有多少人們因爲光著頭皮便被社會踐踏了一生世。

“我們講革命的時候,大談什麽揚州三日,嘉定屠城⑸,其實也不過一種手段;老實說:那時中國人的反抗,何嘗因爲亡國,只是因爲拖辮子⑹。

“頑民殺盡了,遺老都壽終了,辮子早留定了,洪楊⑺又鬧起來了。我的祖母曾對我說,那時做百姓才難哩,全留著頭髮的被官兵殺,還是辮子的便被長毛殺!

“我不知道有多少中國人只因爲這不痛不癢的頭髮而吃苦,受難,滅亡。”

N兩眼望著屋梁,似乎想些事,仍然說:

“誰知道頭髮的苦輪到我了。

“我出去留學,便剪掉了辮子,這並沒有別的奧妙,只爲他不太便當罷了。不料有幾位辮子盤在頭頂上的同學們便很厭惡我;監督也大怒,說要停了我的官費,送回中國去。

“不幾天,這位監督卻自己被人剪去辮子逃走了。去剪的人們裏面,一個便是做《革命軍》的鄒容⑻,這人也因此不能再留學,回到上海來,後來死在西牢裏。你也早忘卻了罷?

“過了幾年,我的家景大不如前了,非謀點事做便要受餓,只得也回到中國來。我一到上海,便買定一條假辮子,那時是二元的市價,帶著回家。我的母親倒也不說什麽,然而旁人一見面,便都首先研究這辮子,待到知道是假,就一聲冷笑,將我擬爲殺頭的罪名;有一位本家,還預備去告官,但後來因爲恐怕革命黨的造反或者要成功,這才中止了。

“我想,假的不如真的直截爽快,我便索性廢了假辮子,穿著西裝在街上走。

“一路走去,一路便是笑駡的聲音,有的還跟在後面罵:‘這冒失鬼!’‘假洋鬼子!’

“我於是不穿洋服了,改了大衫,他們罵得更利害。

“在這日暮途窮的時候,我的手裏才添出一支手杖來,拚命的打了幾回,他們漸漸的不罵了。只是走到沒有打過的生地方還是罵。

“這件事很使我悲哀,至今還時時記得哩。我在留學的時候,曾經看見日報上登載一個遊歷南洋和中國的本多博士⑼的事;這位博士是不懂中國和馬來語的,人問他,你不懂話,怎麽走路呢?他拿起手杖來說,這便是他們的話,他們都懂!我因此氣憤了好幾天,誰知道我竟不知不覺的自己也做了,而且那些人都懂了。……

“宣統初年,我在本地的中學校做監學⑽,同事是避之惟恐不遠,官僚是防之惟恐不嚴,我終日如坐在冰窖子裏,如站在刑場旁邊,其實並非別的,只因爲缺少了一條辮子!

“有一日,幾個學生忽然走到我的房裏來,說,‘先生,我們要剪辮子了。’我說,‘不行!’‘有辮子好呢,沒有辮子好呢?’‘沒有辮子好……’‘你怎麽說不行呢?’

‘犯不上,你們還是不剪上算,——等一等罷。’他們不說什麽,撅著嘴唇走出房去,然而終於剪掉了。

“呵!不得了了,人言嘖嘖了;我卻只裝作不知道,一任他們光著頭皮,和許多辮子一齊上講堂。

“然而這剪辮病傳染了;第三天,師範學堂的學生忽然也剪下了六條辮子,晚上便開除了六個學生。這六個人,留校不能,回家不得,一直挨到第一個雙十節之後又一個多月,才消去了犯罪的火烙印。

“我呢?也一樣,只是元年冬天到北京,還被人罵過幾次,後來罵我的人也被警察剪去了辮子,我就不再被人辱駡了;但我沒有到鄉間去。”

N顯出非常得意模樣,忽而又沈下臉來:

“現在你們這些理想家,又在那裏嚷什麽女子剪發了,又要造出許多毫無所得而痛苦的人!”

“現在不是已經有剪掉頭發的女人,因此考不進學校去,或者被學校除了名麽?

“改革麽,武器在那裏?工讀麽,工廠在那裏?

“仍然留起,嫁給人家做媳婦去:忘卻了一切還是幸福,倘使伊記著些平等自由的話,便要苦痛一生世!

“我要借了阿爾志跋綏夫⑾的話問你們:你們將黃金時代的出現豫約給這些人們的子孫了,但有什麽給這些人們自己呢?

“阿,造物的皮鞭沒有到中國的脊梁上時,中國便永遠是這一樣的中國,決不肯自己改變一支毫毛!

“你們的嘴裏既然並無毒牙,何以偏要在額上帖起‘蝮蛇’兩個大字,引乞丐來打殺?……”

N愈說愈離奇了,但一見到我不很願聽的神情,便立刻閉了口,站起來取帽子。

我說,“回去麽?”

他答道,“是的,天要下雨了。”

我默默的送他到門口。

他戴上帽子說:

“再見!請你恕我打攪,好在明天便不是雙十節,我們統可以忘卻了。”

一九二○年十月。

□注釋

⑴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二○年十月十日上海《時事新報·學燈》。

⑵雙十節: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孫中山領導的革命党舉行了武昌起義(即辛亥革命),次年一月一日建立中華民國,九月二十八日臨時參議院議決十月十日爲國慶紀念日,又稱“雙十節”。

⑶斑駁陸離的洋布:指辛亥革命後至一九二七年這一時期舊中國的國旗,也叫五色旗(紅黃藍白黑五色橫列)。

⑷關於我國古代刑法,據《尚書·呂刑》及相關的注解,分爲五等:一是墨刑,即“先刻其面,以墨窒之”;二是劓刑,即“截鼻”;三是〔非刂〕刑,即“斷足”;四是宮刑,即“男子割勢,婦人幽閉”(按:指破壞生殖器官);五是大辟,即斬首。“去發”的髡刑不在五刑之內,但也是一種刑罰,自隋、唐以後已廢止。

⑸揚州十日,嘉定屠城:前者指清順治二年(1645)清軍攻破揚州後進行的十天大屠殺;後者指同年清軍佔領嘉定(今屬上海市)後進行的多次屠殺。清代王秀楚著《揚州十日記》、朱子素著《嘉定屠城記略》,分別記載了當時清兵在這兩地屠殺的情況。辛亥革命前,革命者曾大量翻印這些書籍,爲推翻清王朝作輿論準備。

⑹拖辮子:我國滿族舊俗,男子剃發垂辮(剃去頭頂前部頭髮,後部結辮垂於腦後)。一六四四年清世祖進入北京以後,幾次下令強迫人民遵從滿族髮式,這一措施曾引起漢族人民的強烈反抗。

⑺洪楊:洪,指洪秀全(1814—1864),廣東花縣人;楊,指楊秀清(1820?—1856),廣西桂平人。二人都是太平天國的領袖。他們領導的起義軍都留發而不結辮,被稱爲“長毛”。

⑻鄒容(1885—1905):字蔚丹,四川巴縣人,清末革命家。一九○二年留學日本,積極宣傳反清革命思想;一九○三年回國後,著《革命軍》一書鼓吹革命。同年七月被清政府勾結上海英租界當局拘捕,判處監禁二年,一九○五年四月死於獄中。關於鄒容等剪留學生監督辮子一事,據章太炎所著《鄒容傳》記載:鄒容在日本留學時,“陸軍學生監督姚甲有奸私事,容偕五人排闥入其邸中,榜頰數十,持剪刀斷其辮發。事覺,潛歸上海。”

⑼本多博士:即本多靜六(1866—1952),日本林學博士,著有《造林學》等書。

⑽監學:清末學校中負責管理學生的職員,一般也兼任教學工作。

⑾阿爾志跋綏夫(1878—1927):俄國小說家。十月革命後逃亡國外,死於波蘭華沙。這裏所引的話,見他的中篇小說《工人綏惠略夫》第九章。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幸福的家庭 (9/27/2002)    
  • 小說連載:出塵(四) (8/24/2002)    
  • 飄曳於行星微風中的氣體流光 (8/17/2002)    
  • 巨人的傳說不僅僅是傳說 (7/29/2002)    
  • 胡風唐化百花齊放珍貴器皿 刻畫文化豐收 (4/14/2002)    
  • 互 爲 因 果 (12/25/2001)    
  • 飄洋過海─趣談剪髮 (11/26/2001)    
  • 願望 (11/12/2001)    
  • 白髮 (10/22/2001)    
  • 中國服飾(元朝篇) (8/28/2001)    
  • 拿破崙無後 姻親倒是遍及歐陸王室 (8/21/2001)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莎士比亞書店
      那些年,我們沒錢買書,都是從莎士比亞書店的租書圖書館借書看的。那是希微亞.畢奇在歐德翁街(rue de l’Odéon)十二號開的一家書店兼圖書館。在一條寒風凜冽的街道上,有那麼一個溫暖、愉悅的所在,冬天還有一個大壁爐,桌上、書架上,滿坑滿谷的書,櫥窗裡則陳列新書,牆上掛著名作家的照片,有些已過世,有些還健在。照片都像是隨手拍的快照,即使是已過世的,看起來也覺得他們曾認真活過。
    • 老村長告訴我,她的婆婆是一個非常善良的長輩,在以前大家忙著在外工作時,伐伊不但是收自家的衣服,也會收全部落的衣服,並且還放到雨水滴不到的地方……
    • 讀國小時,每天穿「皮鞋」沿牛車路到學校,牛車路蜿蜒而行,走到一半,若穿過兩百多公尺的田埂,可以減少一公里左右的行程,雖然農田主人好心的將田埂做得較平常的田埂大三倍。
    • 每個星期一是成衣市場的固定批發日,來自各地的小販帶著超級大袋子,穿梭在各家商店中,比較衣服品質的好、壞,價錢也在你來我往的喊價中降至合宜價位。
    • 漫漫人生,大部分的時候,我們都希望墜落時,能有人在下面接住。然而,開始學習去接住他人,才是成為一個大人的必經歷程。
    • 做為一個大人,應該以我之名,為自己做決定;承擔責任;享受生而為人的快樂;與久違的自己重逢,感謝自己受過的傷、流過的淚、堅持的夢想……
    • 我不是美食者,祇要合情趣的都吃,近在厝邊,遠處也有些常常思念的飲食料理的朋友,所以,兩肩擔一口,臺北通街走。但每次出門訪問,就多一次感慨,過去的古早味越來越少了。
    • 中華商場初建和繁盛時期,出現的各地小吃,都保持各自特殊的地方風味,其中涵隱著載不動的沉重鄉愁。這是近幾十年臺灣飲食發展,非常重要的轉折。
    • 家常、感情、文學、電影、時政,中國現代文學批評界的兩大巨擘──夏濟安、夏志清夏氏兄弟,18年的魚雁往返,是一代知識分子珍貴的時代縮影。
    • 李歐梵:夏氏兄弟的生活、學術、感情,都在書中完整呈現,五六十年代美國漢學界的各路人馬,也紛紛登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