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彩票开奖网官网-彩票开奖网开户-彩票开奖网注册

許紀霖:女排讓球的背後

◎許紀霖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新生9月24日訊】

●指導人們行為的,有兩種理性:一種叫“價值理性”,另一種是“工具理性”。“價值理性”強調的是動機的純正,不管結果如何;“工具理性”看重的不是動機,而是效果。女排讓球的背後,就是這樣一種“工具理性”

●比體育規則更高的,是體育精神。奧林匹克的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強。女排的讓球雖然不違背現有體育規則,但它在最高原則上損害了人的尊嚴,包括中國女排隊員自身的尊嚴。規則只能規範人的外在行為,只有價值才能規範人的內在德性

●一個健康的現代社會,應該是“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的適當平衡。既要講求效率和功利,同時也要顧及道義和價值,在最終目的上經得起追問

在德國舉行的世界女排錦標賽上,中國女排取得了第四名,這是近五年來女排在國際大賽中獲得的最好成績。然而,國內外輿論卻是一片嘩然:原來女排的四強地位是以不光彩的讓球讓出來的:先是在小組賽中0︰3讓給名不見經傳的希臘隊,進入複賽後再以一個0︰3讓給過去的手下敗將韓國隊。通過這樣精確的算計,先後避開令她們恐懼的攔路虎俄羅斯隊和意大利隊,選了一條最保險的平安小道“讓”進四強。

這球該不該讓?前幾天,我趁給學生上課的間歇,在班級裡做了一個民意測驗。結果讓我大吃一驚:有三分之二的同學是“功利派”,表示這球可以讓,應該讓,理由是田忌賽馬,要用智謀,這是合理地運用規則,沒有什麼可指責的。還有三分之一的同學屬於“道義派”,反對讓球,說這是不光彩的勝利,違背了體育精神。接下來,雙方唇槍舌劍,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辯駁,其熱烈精彩的程度,遠遠勝過任何一場我見過的大專辯論賽。這件事情,讓我想到的是:為什麼有這麼多的同學贊成讓球?在這背後,又意味著什麼?

“道義”與“功利”之爭,說到底,與理性自身所蘊含的悖論有關。上一個世紀之交,德國大思想家馬克斯•韋伯提出了一個影響很大的觀點:指導人們行為的,有兩種理性:一種叫“價值理性”,另一種是“工具理性”。“價值理性”以某種先驗的信念檢驗行為的合理性,只要動機是純正、神聖的,不管結果如何,這樣的行為都是合理的。“工具理性”不一樣,它看重的不是動機,而是效果;它關心的是:為了達到一個具體的目標,採用什麼樣的手段,是最有效率的?女排讓球的背後,就是這樣一種“工具理性”的推動:為了實現進四強的目標,讓球是在不違背契約規則前提下,效率最高、產出投入比最大的合理選擇。市場經濟時代的許多人接受了這樣的“功利”原則,“工具理性”遂成為當今社會的主流觀念。韋伯認為,現代性的發生和展開,就是“工具理性”壓倒“價值理性”、佔統治地位的結果。現代社會是一個講求效率、目標至上的社會,正是這樣的實用精神,大大刺激了人的慾望和創造激情,造成了技術的無限改善和物質生活的空前繁榮。

然而,正如韋伯接下來所說的,“工具理性”形式上是理性的,但其實質又是不理性的。它經不起一再追問:讓球是為了錦標,拿了錦標又為了什麼?如果說為了振興中華,那麼,這樣做算不算振興中華?事實上,“工具理性”並不關心最終的目的,它把終極價值擱置起來了,存而不論。讓球從效率角度而言是理性的,無可指責,但其終極目的又是盲目的,無法論證其合理性。

一個健康的現代社會,應該是“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的適當平衡。既要講求效率和功利,同時也要顧及道義和價值,在最終目的上經得起追問。現代性的終極目的是什麼?康德說:以人為目的。按照我們現在的說法,叫做以人為本。這是我們所需要的“價值理性”。對一種行為的評判,除了從“工具理性” 的角度,看看它是否符合效率原則之外,還須在“價值理性”的立場,衡量它是否符合我們的價值觀念:以人為本的根本宗旨。

也許有人會說:女排讓球並不違反體育規則,現代社會是法治社會,只要不違法,就是合理的、公正的。這話雖然不錯,但我們要知道:再好、再合理的規則,也只能做到形式的公正,而無法保證實質的公正。比體育規則更高的,是體育精神。奧林匹克的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強。這一精神以人的個性和身心發展為最高目的,在道義上對所有的具體規則起著規約作用。女排的讓球雖然是現代“工具理性”的體現,也不違背現有體育規則,但它在最高原則上損害了人的尊嚴,包括中國女排隊員自身的尊嚴。不要以為只要遵紀守法就是一個好公民。康德說過,即使是魔鬼,也能組成一個法治社會。在形式化的法治背後,還需要有更高的道義原則來規約人心。規則只能規範人的外在行為,只有價值才能規範人的內在德性。一個人,一支隊伍,如果要獲得大家的尊重,獲得自身的尊嚴,僅僅服從法的規則是不夠的,還要以自己的德性體現專業的精神,追求更高的存在價值。老女排當初之所以成為全中國的楷模,球打得好是一個原因,體育精神之高尚,更是有口皆碑。

現代性的內部是充滿悖論的。“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之間存在著永恆的衝突,不可能完全握手言和。這就需要生活在其中的現代人,在這二者之間保持適當的張力。在追求成功的同時,體現比成功更高的境界──那是我們唯一證明自己存在價值的境界。

(作者為華東師範大學紫江特聘教授、歷史系博導)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家庭關係是電影創作的永恆題材,翁子光執導的《爸爸》、祝紫嫣執導《但願人長久》、賈勝楓的《流水落花》三部電影都是以親情為主題,聚焦於不同的家庭背景與親子關係,展現家庭內部的矛盾、創傷與難以割捨的愛。人生聚散有時,但血濃於水的情感,為子女的無私付出,面對命運逆轉,親人之間的情感掙扎與遺憾,香港在大時代下的愛與痛,都引起觀眾共鳴。
  • 時下正當春天,雖然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花兒尚未綻放,樹木也是萌芽狀態,但鳥兒婉轉的鳴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悅。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風景。
  • 余先生的一句話讓筆者心有震悸,事關余先生老家安徽曾派一代表團赴普林斯頓,想說服先生回國看看,因他公開表示八九事件不平反就不回國。故鄉來人勸道,回一趟便能解除鄉愁。先生急了,懟出一句——我沒有鄉愁!
  • 看似沒有任何交通跟文化交流的地方,卻都出現了類似的人物和事件,不由感慨,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那麼冥冥中,是誰在安排?
  • 漫步林間小道,穿過亭廊幽徑,聽著叮咚的山泉水,迎向輕柔撫面的風兒;但見鳥鳴山翠,花木蓬勃,白雲繞山崗,飛絮舞流韻。
  • 是不是每一個生命,對春天都有一個約定?就像花和草,都在靜靜地等待。等待中,蓄積著力量,等待中,膨脹著希望,強大著信心?
  • 春風吹拂,大地正變得酥軟,路邊的柳樹,也籠著瑩瑩的鵝黃。河冰化開一道一道冰痕,憋悶一冬天的河水,又歡唱起來了。我知道,人們的覺醒,同樣會給人類的文明,帶來一個生機勃勃的春天。造物主以他神奇之手,正在繪出一個嶄新的天地。
  • 《籃板球》(英文片名Rebound,又譯《魯蛇大翻身》)是一部2023年的運動劇情片,講述了菜鳥教練接手瀕臨解散的高中籃球隊,帶領六名球員闖入全國高中籃球賽決賽,從不被關注的球隊變成最受矚目球隊的熱血青春故事。
  • 置身其中,我歡心,流淚,在愛與光明中,在苦難與掙扎中,我們創造著繁榮和文明。在深沉與莊嚴的歌聲中,我們明白了輾轉輪迴來到世間的意義。
  • 一個一個房間打掃,牆壁,天棚,各種物件兒,犄角旮旯也不落下,務必做到乾淨、整潔。兒子很是仔細,就連燈泡都擰下來,一個一個擦拭如新。包裹商品帶回的邪黨報紙,該燒的燒,該丟垃圾點的丟垃圾點,不能讓它散發毒氣。掃灰,也叫「除塵」,或「出陳」,走出舊的藩籬,除陳迎新,多好的寓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