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足球博彩论坛 - App Store

過客

魯迅
font print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時:或一日的黃昏。
地:或一處。
人:老翁——約七十歲,白鬚髮,黑長袍。
女孩——約十歲,紫發,烏眼珠,白地黑方格長衫。
過客——約三四十歲,狀態困頓倔強,眼光陰沈,黑須,亂髮,黑色短衣褲皆破
碎,赤足著破鞋,脅下挂一個口袋,支著等身〔2〕的竹杖。

東,是幾株雜樹和瓦礫;西,是荒涼破敗的叢葬;其間有一條似路非路的痕迹。一間小
土屋向這痕迹開著一扇門;門側有一段枯樹根。

(女孩正要將坐在樹根上的老翁攙起。)

翁——孩子。喂,孩子!怎麽不動了呢?

孩——(向東望著,)有誰走來了,看一看罷。

翁——不用看他。扶我進去罷。太陽要下去了。

孩——我,——看一看。

翁——唉,你這孩子!天天看見天,看見土,看見風,還不夠好看麽?什麽也不比這些
好看。你偏是要看誰。太陽下去時候出現的東西,不會給你什麽好處的。……還是進去罷。
孩——可是,已經近來了。阿阿,是一個乞丐。

翁——乞丐?不見得罷。

(過客從東面的雜樹間蹌踉走出,暫時躊躕之後,慢慢地走近老翁去。)

客——老丈,你晚上好?

翁——阿,好!託福。你好?

客——老丈,我實在冒昧,我想在你那裏討一杯水喝。我走得渴極了。這地方又沒有一
個池塘,一個水窪。

翁——唔,可以可以。你請坐罷。(向女孩)孩子,你拿水來,杯子要洗乾淨。

(女孩默默地走進土屋去。)

翁——客官,你請坐。你是怎麽稱呼的。

客——稱呼?——我不知道。從我還能記得的時候起,我就只一個人。我不知道我本來
叫什麽。我一路走,有時人們也隨便稱呼我,各式各樣地,我也記不清楚了,況且相同的稱
呼也沒有聽到過第二回。

翁——阿阿。那麽,你是從那裏來的呢?

客——(略略遲疑,)我不知道。從我還能記得的時候起,我就在這麽走。

翁——對了。那麽,我可以問你到那裏去麽?

客——自然可以。——但是,我不知道。從我還能記得的時候起,我就在這麽走,要走
到一個地方去,這地方就在前面。我單記得走了許多路,現在來到這裏了。我接著就要走向
那邊去,(西指,)前面!

(女孩小心地捧出一個木杯來,遞去。)

客——(接杯,)多謝,姑娘。(將水兩口喝盡,還杯,)多謝,姑娘。這真是少有的
好意。我真不知道應該怎樣感激!翁——不要這麽感激。這於你是沒有好處的。

客——是的,這於我沒有好處。可是我現在很恢復了些力氣了。我就要前去。老丈,你
大約是久住在這裏的,你可知道前面是怎麽一個所在麽?

翁——前面?前面,是墳〔3〕。

客——(詫異地,)墳?

孩——不,不,不的。那裏有許多許多野百合,野薔薇,我常常去玩,去看他們的。

客——(西顧,仿佛微笑,)不錯。那些地方有許多許多野百合,野薔薇,我也常常去
玩過,去看過的。但是,那是墳。(向老翁,)老丈,走完了那墳地之後呢?

翁——走完之後?那我可不知道。我沒有走過。

客——不知道?!

孩——我也不知道。

翁——我單知道南邊;北邊;東邊,你的來路。那是我最熟悉的地方,也許倒是於你們
最好的地方。你莫怪我多嘴,據我看來,你已經這麽勞頓了,還不如回轉去,因爲你前去也
料不定可能走完。

客——料不定可能走完?……(沈思,忽然驚起,)那不行!我只得走。回到那裏去,
就沒一處沒有名目,沒一處沒有地主,沒一處沒有驅逐和牢籠,沒一處沒有皮面的笑容,沒
一處沒有眶外的眼淚。我憎惡他們,我不回轉去!

翁——那也不然。你也會遇見心底的眼淚,爲你的悲哀。

客——不。我不願看見他們心底的眼淚,不要他們爲我的悲哀!

翁——那麽,你,(搖頭,)你只得走了。

客——是的,我只得走了。況且還有聲音常在前面催促我,叫喚我,使我息不下。可恨
的是我的腳早經走破了,有許多傷,流了許多血。(舉起*蛔愀先絲矗┮虼耍*我的血不
夠了;我要喝些血。但血在那裏呢?可是我也不願意喝無論誰的血。我只得喝些水,來補充
我的血。一路上總有水,我倒也並不感到什麽不足。只是我的力氣太稀薄了,血裏面太多了
水的緣故罷。今天連一個小水窪也遇不到,也就是少走了路的緣故罷。

翁——那也未必。太陽下去了,我想,還不如休息一會的好罷,像我似的。

客——但是,那前面的聲音叫我走。

翁——我知道。

客——你知道?你知道那聲音麽?

翁——是的。他似乎曾經也叫過我。

客——那也就是現在叫我的聲音麽?

翁——那我可不知道。他也就是叫過幾聲,我不理他,他也就不叫了,我也就記不清楚
了。

客——唉唉,不理他……。(沈思,忽然吃驚,傾聽著,)不行!我還是走的好。我息
不下。可恨我的腳早經走破了。(準備走路。)

孩——給你!(遞給一片布,)裹上你的傷去。

客——多謝,(接取,)姑娘。這真是……。這真是極少有的好意。這能使我可以走更
多的路。(就斷磚坐下,要將布纏在踝上,)但是,不行!(竭力站起,)姑娘,還了你
罷,還是裹不下。況且這太多的好意,我沒法感激。

翁——你不要這麽感激,這於你沒有好處。

客——是的,這於我沒有什麽好處。但在我,這佈施是最上的東西了。你看,我全身上
可有這樣的。

翁——你不要當真就是。

客——是的。但是我不能。我怕我會這樣:倘使我得到了誰的佈施,我就要像兀鷹看見
死屍一樣,在四近徘徊,祝願她的滅亡,給我親自看見;或者咒詛她以外的一切全都滅亡,
連我自己,因爲我就應該得到咒詛。〔4〕但是我還沒有這樣的力量;即使有這力量,我也
不願意她有這樣的境遇,因爲她們大概總不願意有這樣的境遇。我想,這最穩當。(向女
孩,)

姑娘,你這布片太好,可是太小一點了,還了你罷。孩——(驚懼,退後,)我不要
了!你帶走!

客——(似笑,)哦哦,……因爲我拿過了?

孩——(點頭,指口袋,)你裝在那裏,去玩玩。

客——(頹唐地退後,)但這背在身上,怎麽走呢?……翁——你息不下,也就背不
動。——休息一會,就沒有什麽了。

客——對咧,休息……。(默想,但忽然驚醒,傾聽。)不,我不能!我還是走好。

翁——你總不願意休息麽?

客——我願意休息。

翁——那麽,你就休息一會罷。

客——但是,我不能……。

翁——你總還是覺得走好麽?

客——是的。還是走好。

翁——那麽,你也還是走好罷。

客——(將腰一伸,)好,我告別了。我很感謝你們。(向著女孩,)姑娘,這還你,
請你收回去。

(女孩驚懼,斂手,要躲進土屋裏去。)

翁——你帶去罷。要是太重了,可以隨時抛在墳地裏面的。

孩——(走向前,)阿阿,那不行!

客——阿阿,那不行的。

翁——那麽,你挂在野百合野薔薇上就是了。

孩——(拍手,)哈哈!好!

客——哦哦……。

(極暫時中,沈默。)

翁——那麽,再見了。祝你平安。(站起,向女孩,)孩子,扶我進去罷。你看,太陽
早已下去了。(轉身向門。)客——多謝你們。祝你們平安。(徘徊,沈思,忽然吃驚,)
然而我不能!我只得走。我還是走好罷……。(即刻昂了頭,奮然向西走去。)

(女孩扶老人走進土屋,隨即闔了門。過客向野地裏蹌踉地闖進去,夜色跟在他後
面。)

一九二五年三月二日。

AA

〔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二五年三月九日《語絲》周刊第十七期。

〔2〕等身和身材一樣高。

〔3〕墳作者在《寫在〈墳〉後面》中說:“我只很確切地知道一個終點,就是:墳。
然而這是大家都知道的,無須誰指引。問題是在從此到那的道路。那當然不只一條,我可正
不知那一條好,雖然至今有時也還在尋求。”

〔4〕作者在寫本篇後不久給許廣平的信中說:“同我有關的活著,我倒不放心,死
了,我就安心,這意思也在《過客》中說過”。(《兩地書·二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莎士比亞書店
    那些年,我們沒錢買書,都是從莎士比亞書店的租書圖書館借書看的。那是希微亞.畢奇在歐德翁街(rue de l’Odéon)十二號開的一家書店兼圖書館。在一條寒風凜冽的街道上,有那麼一個溫暖、愉悅的所在,冬天還有一個大壁爐,桌上、書架上,滿坑滿谷的書,櫥窗裡則陳列新書,牆上掛著名作家的照片,有些已過世,有些還健在。照片都像是隨手拍的快照,即使是已過世的,看起來也覺得他們曾認真活過。
  • 老村長告訴我,她的婆婆是一個非常善良的長輩,在以前大家忙著在外工作時,伐伊不但是收自家的衣服,也會收全部落的衣服,並且還放到雨水滴不到的地方……
  • 讀國小時,每天穿「皮鞋」沿牛車路到學校,牛車路蜿蜒而行,走到一半,若穿過兩百多公尺的田埂,可以減少一公里左右的行程,雖然農田主人好心的將田埂做得較平常的田埂大三倍。
  • 每個星期一是成衣市場的固定批發日,來自各地的小販帶著超級大袋子,穿梭在各家商店中,比較衣服品質的好、壞,價錢也在你來我往的喊價中降至合宜價位。
  • 漫漫人生,大部分的時候,我們都希望墜落時,能有人在下面接住。然而,開始學習去接住他人,才是成為一個大人的必經歷程。
  • 做為一個大人,應該以我之名,為自己做決定;承擔責任;享受生而為人的快樂;與久違的自己重逢,感謝自己受過的傷、流過的淚、堅持的夢想……
  • 我不是美食者,祇要合情趣的都吃,近在厝邊,遠處也有些常常思念的飲食料理的朋友,所以,兩肩擔一口,臺北通街走。但每次出門訪問,就多一次感慨,過去的古早味越來越少了。
  • 中華商場初建和繁盛時期,出現的各地小吃,都保持各自特殊的地方風味,其中涵隱著載不動的沉重鄉愁。這是近幾十年臺灣飲食發展,非常重要的轉折。
  • 家常、感情、文學、電影、時政,中國現代文學批評界的兩大巨擘──夏濟安、夏志清夏氏兄弟,18年的魚雁往返,是一代知識分子珍貴的時代縮影。
  • 李歐梵:夏氏兄弟的生活、學術、感情,都在書中完整呈現,五六十年代美國漢學界的各路人馬,也紛紛登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