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9月20日訊】夏倫-斯勒蓋爾大家叫他傻子、白痴。他的真名是安托希-蘇欽斯基,是個烏克蘭農民。他對有生命的萬物都敬之惜之,連一隻蒼蠅都不忍心打死。所以,波蘭與烏克蘭邊境上的紮布羅夫村全村子的人都嘲笑他。
1941年,希特勒的軍隊攻入該村,把村子裡的猶太人一車車運到滅絕人性的集中營去。傻子蘇欽斯基這時再也不能袖手旁觀了。他僅憑兩隻手,在自己的農舍下面掘了個地洞,在地洞裡把一家人掩藏了兩年。這家人姓蔡格,有一對夫婦和兩個兒子。
一次,蘇欽斯基聽說納粹分子將要帶受過尋人訓練的狗到農莊搜查,他便整夜不睡,把戶外廁所的糞便鋪在地上,又撒上胡椒,使狗嗅不出人的氣息。德國人來了,但他們沒有找到蔡格一家。
1944年,蔡格一家人得到解放後,在德國的失所人士居留營住了3年,然後移民到美國。
此後多年,蔡格家經常寄食物及衣服到蘇聯去給蘇欽斯基。蘇欽斯基既不識字,更不會寫,只好畫朵花請鄰居寄給蔡格家,表示東西收到,他很感謝。但是到五十年代末,就不再有這些表示感謝的信息了。
蔡格家去打聽,蘇聯官員告訴他們,紮布羅夫村沒有安托希-蘇欽斯基這個人。直到1987年初,巳成為新澤西成功商人的蔡格的兒子雪萊,才獲悉蘇欽斯基與他家聯繫中斷的原因。原來蘇欽斯基得了一場大病,患病時搬到了鄰鎮,由鎮上一個侄兒照應。他恢復健康後才回到紮布羅夫。
一位蘇聯音樂家,因為雪萊-蔡格幫他解決了訪問美國的簽證,答應回國後打聽蘇欽斯基的下落。但是好幾個月過去了,音信全無。後來到了1987年底,雪萊-蔡格因為商務去莫斯科。那位音樂家拿出一張近照給他看,照片是他與一位85歲的老人站在一所破舊不堪的農舍前的合影。那老人就是蘇欽斯基。
“我一下子愣住了,”雪萊-蔡格回憶說,“我當時不知如何才能向那些捨己救人的人表達人們並沒有忘記他們的心意。” 他寄了一張短箋給蘇欽斯基,蘇欽斯基通過朋友復了信,僅僅一行字:“你無法想像我多麼渴望見到你。”
雪萊-蔡格回到美國後,打電話給母親和弟弟,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他們,接著便著手策劃一次歡愉的團聚。
去年6月,蔡格一家人44年來第一次回到紮布羅夫。全村的人手持鮮花在街上列隊歡迎。他們由鎮長帶領,驅車前往他們當年就靠甜菜和一點點麵包活了兩年的那個地洞。
蘇欽斯基手捧著一條麵包,上面覆蓋著一塊傳統的烏克蘭布,迎接蔡格一家人。雪萊-蔡格遵照風俗習慣親吻了麵包。村民們齊聲歡呼,場面熱鬧非凡。
“從他們臉上的表情可以看出,”雪萊-蔡格回憶說,“安托希-蘇欽斯基,這個傻瓜,村裡的白痴,現在巳是公認的英雄人物了。因為在這些人當中,是他做了應該做的事。” 蔡格家離開紮布羅夫前,給蘇欽斯基買了一台電視機,這在小村子裡是件寶物。
他們還滿足了他的唯一要求:給他一本《聖經》和一本英文詞典。蔡格一家繼續按月寄生活津貼給他,蘇欽斯基許願,他們一家下次探訪他時,他會用英語迎接他們。
“他的恩情我們是永遠報答不完的。”雪萊-蔡格說。他已經採取行動,把蘇欽斯基的名字放在以色列的600萬死於大屠殺的猶太人的紀念碑上,把他列為曾冒生命危險救過猶太人的一個正義的人。“不過最重要的是,”雪萊-蔡格說,“這些事給世人以啟示,就是善有善報,為善者將使人永志不忘。”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