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啟示

◎羅公元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人們給蜜蜂唱讚歌已經夠多的了。有人讚頌過她的勤勞,也有人讚頌過她的自覺守紀律,而我,則要讚頌蜜蜂的大公無私。

  蜜蜂的一生是很短暫的。採蜜蜂成蛹到死去只有十三四天,最多也不過二十一天。幼蜂三天之後就開始出外試飛,第七天就採起蜜來。每天,採蜜蜂天不亮就飛出去採蜜,為了尋找花蜜,有時要飛一二十里。每天要採二十幾袋蜜。如果你能看見蜜蜂是怎樣釀蜜的,你一定會被蜜蜂那種忘我無私的精神所感動。花蜜裝進她的蜜囊並不困難,可要吐出來,一點一點地釀成蜜,真是比登天還準。只見她們,頭栽著,身子往上掀起,使出全身力氣,才能把蜜囊裡的蜜吐出來。直到把蜜吐盡才飛開。這就是採蜜蜂的品德,辛勤地勞動,把勞動獲得的一切大部分都留給了未來新生蜜蜂,自己只留下一點點能夠維持自己生命的蜜。難能可貴呀,象蜜蜂這樣無私的品德。

  蜜蜂的無私還表現在她即將死去的那一瞬間。當蜜蜂釀完最後一次蜜,感覺到自己身體實在支撐不住的時候,便悄悄地飛出蜂房,不停地圍著蜂箱轉,象一次又一次向自己的戰友和同伴告別一樣,投去一道道深情的目光,然後,才飛向遠方的草叢,死在野草之中。同伴們誰也不知道,她們依然在採蜜、釀蜜。這就是那死去的蜜蜂最大的慰藉,不要驚擾她們,不能影響同伴的工作,自己只不過是成千上萬隻蜜蜂中的一隻,就這樣默默地死去還安然些,何必去開什麼追悼會,送什麼花圈,唱什麼哀歌!只要自己覺得問心無愧,就心滿意足了。
    
  在當今物慾橫流的社會中, 人人都在為自我的眼前利益而爭鬥, 對照蜜蜂的優秀品德,我們可不可以從中得到一點什麼啟示呢? (羅公元 8/12/2002 5:05:00 AM)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齊國有個姓國的人,因「盜」發家致富,宋國有個窮人向氏跟國氏請教秘訣,卻因「盜」而遭殃入獄。他們兩人的「盜」術為何有這般天壤之別呢?
  • 這一切聽起來不錯,但請記住,對於一些感覺自己沒過過真正的大學生活並且正在努力建立友誼的學生來說,住在家裡可能會很有挑戰性。然而,有一些方法可以克服這些限制。
  • 一說到鳥類,人們可能會馬上聯想到飛行,但事實上,有些鳥類不會飛行,例如主要生活在南半球的企鵝。但既然這些鳥類被歸類為鳥類,為什麼牠們不會飛呢?
  • 大學期間離開家住宿舍或租房住,即自由又獨立,這個想法很誘人。然而,對於一些學生來說,住在家裡是更好的選擇,特別是如果他們的大學就在附近。
  • (圖/小樹文化提供)
    運用可愛故事,培養孩子同理心、學會管理情緒 增進情感表達、提升人際關係能力
  • 社交媒體Instagram上有一段可愛幼兒摺疊衣服的視頻,不僅收穫數千萬網友點閱,還引爆一場意想不到的網絡激辯。
  • 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驚訝地發覺幾乎每個在機場跟飛機上的孩子眼光都固定在iPad的屏幕上了。雖然我理解帶著小孩旅行並在中途長時間的停留期間讓他們保持盡興的困難,但我不禁想,我們通過讓他們過度使用屏幕時間,以此可能為孩子們製造了哪些影響深遠的問題。
  • 在當今數位時代,無所不在的科技產品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和舒適,但也造成了負面影響,例如對這些產品過度依賴甚至上癮、隱私權被侵犯、記憶力衰退等。現在連育兒專家都大聲疾呼,不要讓小孩過度沉溺於科技產品,不要讓這些產品替你養育小孩。
  • (圖/小樹文化提供)
    運用故事,讓孩子理解自己吃醋的情緒反應,並且詳細解說如何自我調節、加強情緒管理。書中同時詳細運用情境故事,解說各種情緒成因、情緒反應,以及如何因應情緒困擾。
  • 因成績而壓力倍增是完全正常的,也是大多數學生都會經歷的事情。人們很容易陷入「如果我當時不這樣做會怎麼樣?」的心態。或「如果我能多做準備就好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