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线上赌博app - 体育

世間孤品四羊方尊惊現肇慶

font print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廣州日報報道,中國商朝有一件十分著名的代表性青銅制品四羊方尊,還被載入了中學的中國歷史課本,那生動奇特的羊頭造型,挺拔剛勁的雕鏤曲線,顯示出我國上古時期高超的鑄造技藝,給人們留下了過目不忘的深刻印象。听說肇慶的何先生最近收藏了一件剛從海外回流過來的清朝乾隆年間制作的仿商代四羊方尊珍瓷,据稱是海內外孤品,价值難估,記者聞訊即前往探究。

  羊肩部雕有四條小龍

  在何先生的肇慶古文化藝術研究會的二樓密室里,他輕輕地從一只翠綠花紋色的方盒子中,拿出這件珍貴的孔雀藍釉刻花四羊方尊。

  記者細細觀察,方尊高19.9厘米,分為上中下三部分。容器的上部是口徑17.2厘米的喇叭狀勁張的方口形,弧線強勁而有力,下部的支座是由穩重的直線圍成的足徑為9.7厘米的圈足,中間的羊形裝飾雕刻是四個造型奇特、伸出碩大卷曲羊角的羊頭形象,巧妙地安排在容器的四周轉角處,神情安祥而平靜,這也是整個作品中最精彩的部分。整個方尊造型生動,線條优美,在宁靜和動態中透出神秘、祥和的气氛。羊的肩部空隙中還雕有四條帶雙角的小龍頭,四周分布有精細的鱗紋、饕餮紋等裝飾。

  用瓷器仿制商代珍品

  何先生講解說,這件方尊是仿商代青銅器造型,但又具有瓷器的光滑精美特點,它通体施滿孔雀藍釉,雕刻技藝上主要采用暗雕手法,肩部四頭玲瓏浮突,羊頭雙肩勻稱,精工細琢,并開有細少芝麻碎片(俗稱蒼蠅翅),釉子亮麗洁淨,宛如一泓春水,集雕塑、划花、印花于一体,工藝精湛,体現出喜慶的氛圍和華麗精美的裝飾風格。總之,方尊造型优美逼真,紋飾繁复,寓動于靜,寓雄奇于秀美,可謂巧奪天工,表現出了制作者极其成熟的陶瓷雕刻技巧和出色的藝術感染力,令人嘆為觀止。

  方尊為乾隆年間御窯燒制

  在方尊的底部,有“大清乾隆年制”的六字篆書款,為乾隆年間景德鎮御窯燒制。

  据悉,這座稀世珍瓷四羊方尊是去年11月由何先生的一位好友從國外帶回,后轉送給他的,目前海內外尚未發現有第二件。今年6月,何先生將此方尊送到設在北京的中國文物學會文物鑒定委員會,并取得了鑒定証書(編號001126),專家稱贊為“難得的仿青銅器之官窯佳器上品”。因為格外珍貴,何先生收藏這座方尊后,很少將之示人觀賞。

  當問及何先生是否愿意讓更多的人看到這件珍瓷時,他說現在的想法略為有變,不愿再獨自欣賞,這件方尊准備在今年8月18日至25日舉行的肇慶首屆古玩鑒賞交流會上与廣大收藏愛好者見面。

  屆時這座世間陶瓷孤品還將吸引著名的國家級文物研究員呂濟民、史樹青、張宁、黃福麟、袁還青等前來對其進行鑒賞,而何先生收藏的汝、官、哥、定、均陶瓷精品和古玉器、中國書畫等,也將与廣東收藏家協會會員的藏品一起,在會上一并展出。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內蒙古赤峰市發現6000年前紅山文化遺址 (8/4/2002)    
  • 古代瑪雅文化是如何衰落的? (8/1/2002)    
  • 大陸最近一連串重大考古發現衝擊中華文明史 (8/1/2002)    
  • 商城甲骨秦簡漢屍 中國接連獲得重大考古發現 (8/1/2002)    
  • 陝西陳爐古瓷窯遺址考古質疑“北方瓷器斷代說” (7/30/2002)    
  • 黑龍江雙城出土金代珍貴文物 (7/30/2002)    
  • 巨人的傳說不僅僅是傳說 (7/29/2002)    
  • 盤龍城考古發現改寫“商文化不出黃河流域” (7/24/2002)    
  • 長江淮河間發現5500年前繁華城市 (7/24/2002)    
  • 三萬年岩畫揭史前真貌 (7/23/2002)    
  • 最新考古發現使我國城市歷史提前1000年 (7/23/2002)    
  • 隴原之“最”見證華夏輝煌文明 (7/22/2002)    
  • 新化石的發現又一次否定了進化論的人類起源起點 (7/18/2002)    
  • 凌家灘遺址 中國最早城市 (7/17/2002)    
  • 甘肅涇河發現大陸規模最大的百里石窟長廊 (7/16/2002)    
  • 非洲頭蓋骨化石引發激烈爭論 (7/13/2002)    
  • 1975年7月10日 陝西省臨潼縣發現秦代兵馬俑 (7/10/2002)    
  • 陝西漢陽陵:千件“動物”俑重新埋地下 (7/9/2002)    
  • 發掘出巨大宮殿建築基址 安陽殷商考古再獲大發現 (7/7/2002)    
  • 鐵鑄彌勒佛座像 曾變成廢鐵 (7/4/2002)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商朝末年,紂王殘暴無道,人心盡失,天下大亂,民眾苦不堪言。周武王順應天意民心,決定舉兵討伐商紂。周武王先是在孟津觀兵,與八百諸侯會盟,相當於現在的大型閱兵儀式和聯合軍事演習。
    • 羊殖德行日益增進,寧越求學更加努力。
    • 談起歷史上的賢后,許多人都會聯想到唐太宗的長孫皇后,明太祖的馬皇后,而魏武帝曹操的妻子卞后卻鮮有人提及。或許是因為《三國演義》中的奸雄形象太深入人心,讓曹操及家人蒙受了許多不白之冤。但只要我們翻看歷史就不難發現,卞后的賢德和遠見足以比肩歷代[ascii]著[/ascii]名的賢后。
    • 「一時全大節,千古仰清塵。(宋代李廌)」千百年來,蘇武節已成為中華傳統價值展現的一座豐碑。那麼,對於道德急速下滑中的末劫時的人類社會,又有那些啟示呢?
    • 宋之問是唐代詩人,他與另一詩人沈佺期齊名,時稱「沈宋」,是唐朝近體律詩的代表人物。
    • 張巡帶兵軍紀嚴明,陳琳檄文文筆俊美。
    • 作為中華民族母親河的黃河,在過去三四千年間,其下游決口一千多次,河道因河水泛濫大改道共26次,對中國黃淮海平原的地理環境影響巨大。為此,歷朝歷代政府都要派官員治理黃河。有清一代,出了幾位治河能臣,其中治水最為成功之一的當屬道光年間的河道總督栗毓美,清史稿是這樣評價他的:「實心實力,卓為當時河臣之冠,不獨磚工創法為可紀也。」
    • 歷史上的北伐戰爭,既有晉代祖逖中流擊楫的豪放意氣,也有蜀相諸葛亮兵出祁山的鞠躬盡瘁,更少不了岳飛北上抗金、收拾舊山河的壯懷激烈。正因為這些千古流傳的英雄故事,「北伐」也被賦予銳意進取、統一國家的意義。
    • 梁國邊亭的人暗中幫楚人灌瓜而使兩國友好,曾參耕耘誤斬瓜根而被父親杖打。
    • 漢武帝在位時,版圖遼闊,國力強大,對橫行於塞北的匈奴族,已不再採用漢高祖時代的和親政策,而是對匈奴發動一波波的大規模反擊。在對匈奴長達幾十年的征戰中,衛青、霍去病、李廣三人,是抗匈奴名將,而霍去病是三人中戰功最大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