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nba盘口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從嬰儿睡姿看東西方育儿觀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8月5日訊】中國嬰儿一般采用的朝天仰睡或側仰睡的睡姿,這与几千年來“蜡燭包”的使用不無關聯,而在美國,嬰儿是趴著睡的,醫生認為這是最安全的睡姿——可以防止因溢奶而產生的窒息。

  于是,有人把美國孩子的個性強、膽大、愛冒險,歸功于自孩子出生即沒有束縛,而中國人的個性受拘束,是因為一生下來時,就采用了包裹的方式。這究竟有多少理論根据,不好判斷,因為,東西方思想文化差异產生的根源是多方面的。但我們知道,西方有好以個體為單位,順應本性的觀念,從嬰幼儿的撫養教育上,即可見一斑。

  在美國家庭中,父母將嬰儿從醫院接回家的第一天起,就讓孩子在特別布置的嬰儿房里,開始孩子一生的“獨立”生涯。父母宁可在夜里一次又一次地起身去查看睡在另一個房間里的寶寶,也不讓孩子和大人一起睡。因為從小和大人一起睡的孩子,相對于獨立睡眠的孩子而言,會顯得膽小,獨立生活能力弱。基于此,美國家庭在孩子一旦具備了一定勞動能力時,便會積極鼓勵孩子幫助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而父母也給予一定的報酬,從而培養孩子及早獨立、不依賴父母的意識。而且,通過對同性戀和變性人的調查顯示,從小和父母一起睡的孩子,容易產生戀母情節,而戀母情節是后天男性同性戀產生的重要因素。

  又比如在儿童吃手指、撕咬東西的問題上,西方家庭非但不會像中國家長那樣阻止,反而為孩子創造條件,讓他們充分享受。

  孩子的手指臟,父母會用嬰儿藥水、香皂為孩子勤洗手,而嬰儿皮膚幼嫩,長時間浸泡在唾液里的手指皮膚會發白、受損,所以家長准備了寶寶油。

  至于幼儿的圖書,更是由一頁頁畫著故事內容的花布粘成的、撕不破、咬不坏。美國家長樂于給孩子提供撕咬的便利,恨不能給孩子一种能吃的書。在他們眼里,孩子的這些行為符合天性享受,無礙于他人,所以家長沒有必要去阻止,不必說“No”。等孩子自己長大樂,認為不再有趣,自然會停止了。這也是他們這些為人父母的儿時的親身經歷。

  西方家庭的孩子如果表現出“孔融讓梨”的精神,才是父母最擔懮的事情。他們不認同這种以他人為先的“共產主義”,在他們看來,隨便將自己的利益拱手讓人,無异于義務勞動不拿報酬,而這在處處講求經濟效益的西方社會是無法想象的。他們認為勇于表達自己需要的孩子才是聰明的孩子。

  比如德國一位女心理學者在她的著作中,為她5歲的女儿使用祈使句:“給我一杯水”,而不是采用詢問句“你能不能給我一杯水”而十分自豪。

(人民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美國一些產科醫院的護士喜歡讓嬰儿側著睡,而不是仰著睡,而權威認為仰臥才是避免嬰儿猝死的最安全睡姿。
  • 芝加哥消息,美國最近公布的調查報告表明,美國一些產科醫院的護士喜歡讓嬰儿側著睡,而不是仰著睡。其實仰臥才是避免嬰儿猝死的最安全睡姿。報告稱,所有關于嬰儿睡姿的信息表明,應當只建議仰著睡的姿勢。報告建議美國公共衛生署和其他部門今后不要再把側睡作為可選擇的嬰儿睡姿。
  • 從睡姿可以看其人。紐約著名睡眠學家塞繆爾溝H克爾博士認為:“睡姿對科學詮釋人的個性提供了清楚的說明。”它還顯示出最适合和最不适合的伴侶類型。
  • 睡覺的體位不僅關系到睡眠的質量,而且与美容有關。專家指出,真正能減少皺紋的并不是什麼化妝品,而是科學的“睡相”——仰臥。
  • 當您不幸患了某种疾病,正确的睡覺姿勢可能對您有所幫助。
  • 傾聽時,可以表達一些支持行為,如拍肩、給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聽、聆聽。我很想這麼做,但他什麼都不告訴我!」我不知道曾經從多少已經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聽到這句絕望的抱怨。其實,光是打開心房和耳朵並不足以讓孩子說話!
  • 美國佛州一位母親說,作為家長,她的職責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隊長」,並拒絕成為他們的朋友或「直升機父母」,否則你將培養不出有韌性的孩子。
  • 我一歲大的女兒喜歡跳舞。一聽到音樂,無論何時何地,她的臉上都會綻放出燦爛的笑容,然後靠在沙發、椅子或父母的腿上,開始左右晃動還有踏地板。有時,她小小的心靈完全陶醉在音樂之中,她的四肢著地來回搖晃,或者小心翼翼地抬起一條腿做出旋轉的動作。
  • 漫無目的的育兒,是一件非常慌亂的事。有了孩子後的每一天,我們都要面對許多抉擇:替孩子準備什麼食物?找什麼學校?玩什麼運動?如果父母心無定性,總是猶豫不決或朝令夕改,家庭就會陷入各種混亂。
  • 教養不同調的照顧者,有時候是老公或老婆,更多的情況是上一代長輩,甚至是保母。因此當教養不同調的時候,騎虎難下,父母該怎麼辦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