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博彩公司官网-博彩公司开户-博彩公司注册

康熙親政

font print 人氣: 19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康熙是清皇中統治中國最久的一位皇帝,他8歲繼承皇位,14歲親理政事,69歲時去世,在位61年,他君臨天下時間之長,在我國歷史上是僅見的。

  1661年,順治帝駕崩,他的三子8歲的愛新覺羅‧玄燁繼承了皇位,成了清朝入關後的第二個皇帝,1662年,改年號為康熙。當時,國家政務由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和鰲拜四個大臣輔理。這四個輔政大臣中,索尼已年老體衰,遏必隆軟弱無力,蘇克薩哈雖然能遇事力爭,但遠不是鰲拜的對手,最後被鰲拜誣陷致死。因此,朝政大權被操於專橫跋扈的鰲拜及守舊派手中,他根本不把其他輔政大臣和康熙皇帝看在眼裏,官員們呈送康熙皇帝的奏摺,他經常不給皇帝看而自做主張。他打出“率祖制、複舊章”的旗號,對西方的先進科學採取排斥的方針。專權的鰲拜和雖然年少但要精心圖治的康熙帝,在很多根本問題上矛盾越來越尖銳。例如康熙帝主張通過改革使滿族統治者進一步封建化;抑制吳三桂等“三藩”的割據勢力;統一台灣;對西北噶爾丹的分裂勢力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等重大問題和主張,鰲拜一律反對。年輕的康熙帝清醒的認識到,鰲拜如果繼續專權下去,不僅對自己的帝位是嚴重威脅,而且將會給清王朝的基業帶來不利的影響,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1667年8月25日,年已14歲的康熙皇帝毅然決然地撇開鰲拜開始親理政事,此舉更加激化了他與鰲拜之間的矛盾,直到1669年最後除掉了鰲拜,康熙帝才開始大展鴻圖,建功立業。

  在政治上,康熙為了維護、鞏固封建國家的利益,改革了中央機構,加強中央集權;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平定了三個藩王的叛亂活動後,繼續開展了收復台灣、捍衛東南海疆的鬥爭。康熙24年,他又出兵驅逐盤踞黑龍江流域雅克薩的沙俄侵略軍,遏制了沙俄對華侵略的野心;28年訂立《中俄尼布楚條約》,確定了中俄之間的東段邊界,在我國反侵略戰爭史上留下光輝的篇章。此後,他又派兵消滅了噶爾丹集團、阿拉布坦叛軍,再次打擊了沙俄,鞏固了祖國的西北、西南邊防,使中國形成了一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的統一國家。

  在經濟上,康熙注意減輕賦稅,減免錢糧,賑濟飢民;治理黃、淮,興修水利;獎勵墾荒,擴大耕地面積;廢除遷海令,開放海禁,推行有利於工商發展的政策等等,這一系列政策,大大促進了國家經濟的發展。

  康熙一生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從數學、天文、歷法、物理、醫學、工程技術,到經、史、子、集,以及書畫等藝術方面,他都有所研究。他還多次下令組織力量編纂書籍,當時編纂的聞名中外的《康熙字典》一直留傳至今。(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湖南發現台灣隸屬中國的清代地圖《福建全圖》 (8/8/2002)    
  • “張冠李戴”24年 避暑山莊兩景點今被正名 (5/1/2002)    
  • 陳家林看中劇作家陳逸峰的歷史劇《夢斷圓明園》 (4/17/2002)    
  • 康熙大帝印鑒將首次在中國公開拍賣 (4/4/2002)    
  • 1712年4月4日 清廷下詔宣佈:以後新增人丁,永不加賦 (4/4/2002)    
  • 1724年3月30日 清廷平定青海羅卜藏丹津叛亂 (3/30/2002)    
  • 原來慈禧也會畫畫兒 (1/28/2002)    
  • 康熙發上諭抗擊沙俄入侵 (1/20/2002)    
  • 清 康熙款 畫琺瑯鳳紋盤 (10/4/2001)    
  • 清 康熙款 松花石雙鳳硯 (10/4/2001)    
  • 清 郎世寧 八駿圖 (10/4/2001)    
  • 清 王翬 溪山紅樹 (10/4/2001)    
  • 江西吉安發現康熙聖旨 (9/27/2001)    
  • 白晉眼中的康熙大帝 (9/20/2001)    
  • 域外最早的中國墓碑 (9/17/2001)    
  • 紫禁城寧壽宮皇極門 (9/16/2001)    
  • 從康熙大帝平定台灣詩說起 (9/10/2001)    
  • 康熙私訪誤會「字王」 (9/4/2001)    
  • 貞觀之治 泱泱大風(一) (8/31/2001)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