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8月19日訊】如果一個2歲半的小儿目前只會叫爸爸、媽媽,家長就要重視起來,找找原因,孩子為什么說話遲?小儿的言語有一定的發展規律,一般在1歲至1歲半開始會叫人并說一些簡單的詞匯,2歲時可以講一些簡單的短語,“吃飯”、“上班班”等。但每個孩子開口說話的時間并不完全一樣,有的早一些,不到1歲就開口了,有的晚到2歲以后才開口。正常情況下,一般有4~6個月的差异,如果超過這個時限,就要考慮言語發育遲緩。
孩子言語發育遲緩有環境和病理的因素。
(1)環境因素 家庭中用多种方言与小孩講話,例如,孩子的父親講普通話、母親講上海話、奶奶講宁波話、保姆講四川話,那么這個孩子學說話時就會感到無所适從。家長与孩子交流過少,有些家長忙于自己的事、或是自己少言寡語,忽視与孩子的言語交流,使孩子一生下來就生活在很寂靜的環境中,沒有机會与大人講話,說話也會延遲。特殊環境(條件很差的孤儿院)中長大的孩子說話也遲。由于環境因素引起的說話延遲,改善環境和加強訓練后會很快赶上正常。
(2)病理因素 一些疾病,如智能發育落后、腦性癱瘓、听力障礙、嬰儿孤獨症、中樞神經系統受損或功能失調等,可導致說話延遲,同時也存在其他相應的异常表現。輕度智能發育落后的小儿,開始說話的年齡要比正常遲1~3年。另外,有的小儿在學走路階段(從扶走到獨走),言語的發育可能暫時性延遲,會走路后言語會很快發展起來。
(健康网)(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