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网络赌博合法的国家- 线上博彩全攻略

評《夏洛的網》

嚴鋒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有一本書,叫《夏洛的網》,是美國人E.B.懷特寫的,在中國知道的人不算太多,喜歡的人卻不少。
  
我第一次讀到這本書是在1979年初夏的時候。那一年,我上初三,被升學考試壓得昏頭漲腦,有一天偶然到久違了的市圖書館去逛逛,發現那裡竟然騰出一層樓面,新辟為“少年圖書館”,專為初中以下的讀者服務。我頭一熱,就當場辦了一張證進去了。
  
這多少有點奇怪,因為我不太記得自己有什麼少年兒童時期,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手頭便擁有市圖書館的正式借書證,而且幾乎從來不看“成人讀物”以外的東西。根本就不屑看。偏偏在我行將告別少年的時候,會跑到一個到姍姍來遲的“少年圖書館”,這實在要算是一種罕見的緣分,仿佛冥冥之中有一種指引,讓我在“少年”的最後兩個月裡,終於讀到了少年應該讀,並且可以讀一輩子的東西。
  
印象當中,在“少年圖書館”裡,大概前後就只借過這一本書。
  
兩個月以後我就讀高中了,基本上和圖書館就斷絕了來往。不過,套用一種我們比較習慣的說法,一本書可以頂一萬本書。在我以後的有生之年裡,大概過兩三年我就要把這本書找得來看一遍,好像病人要定期吃藥那樣。有時候,生活中遇到一些額外不順心的東西,像失戀啦,或是出國被人擠掉啦,那麼就還會額外不定期地服用。服用之後便覺天高日麗,神完氣足,心清肺明,好似用光了的蓄電池充足了電,又可以投入到人世間沒完沒了的損耗中去。
  
這實在是一本好書。我覺得在一個理想的世界裡,應該只有兩種人存在,一種是讀過《夏洛的網》的人,另一種是將要讀《夏洛的網》的人。有時候,半夜裡醒過來,摸摸胸口還在跳,就會很高興,因為活著就意味著還能再把《夏洛的網》讀一遍,而讀《夏洛的網》就意味著還活著。
  
一天大清早,小姑娘芬看到他爹亞伯手裡拿著把斧頭匆匆往外趕去,便問她母親這是怎麼一回事。亞伯太太告訴她說,昨晚家裡的老母豬生了一窩小豬,其中有一隻必須被“幹掉”。小姑娘一聽就急了,趕緊衝出去搶他爹的斧頭。亞伯先生告訴她,那只小豬先天不足,又瘦又小,恐怕是很難養大。這時,小姑娘說了一句非常精彩的話:“我也又瘦又小,難道也應該被幹掉?”
  
亞伯先生讓步了,芬獨力餵養這只小豬,並為他取名為威伯。可是芬還不算是這本書的主角。養到5個星期的時候,威伯已經太大,芬也養不了他了,於是聽從亞伯先生的勸告,5個美元把威伯賣給了附近農場的她舅舅查克頓,這樣她還可以經常去看望他。
  
在查克頓舅舅的畜圈裡,威伯一天到晚吃吃喝喝,曬曬太陽,感到很滿足。就當他開始變得膘肥體壯的時候,旁邊的鵝羊馬牛以過來人的身份發出了盛世危言。他們明確地指出,威伯的未來就是聖誕節的火腿。威伯嚇壞了,在大家的慫恿下,他盲目地進行了一次逃亡,結果當然是失敗。他又被關回了豬圈,當夜晚來臨的時候,威伯躺在爛泥裡,聞著他熟悉而又喜愛的臭哄哄的味道,想著過去的幸福生活,想著迫在眉睫的悲慘結局,忍不住悲從中來,哭成了個淚人兒。“我不想死啊,我不想死啊!”可是又有誰能救得了他呢?豬的命運難道不就是那樣嗎?
  
就在生意綿綿而又萬念俱灰的一剎那間,從豬圈的黑暗中傳來了一個清朗的聲音:“你不會死的”。
  
我真的記不得我有多少次看《夏洛的網》了,我熟知那裡的每一個細節,可是,每次當我再聽到這個黑暗中的堅定的聲音的時候,還是忍不住頭皮發麻,熱淚盈眶。這是(發生在豬圈裡的)偉大的一瞬間,就像上帝在說:“要有光”。
  
但是這裡卻並沒有什麼上帝,而是一隻叫作夏洛的蜘蛛。夏洛答應威伯,她一定會想辦法拯救他的生命。夏洛說了一句我們每個都應該記住的話:“我會做你的朋友,你醒過來,睜開眼睛,就會看見我。”
  
一開始,她老實承認自己還沒有具體的計劃,但是她會在每天穿梭織網的時候不停地思考。
  
最後,聰明的夏洛終於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親愛的朋友,如果您是一隻蜘蛛,如果您也想去拯救一頭可愛的小豬,您會怎麼做呢?您能有切實可行的計劃嗎?至於我,苦思冥想了很多年,所有想出來的辦法都比不上夏洛的好。

查克曼家的幫工藍午在早晨來到豬圈,倒完豬食後,他抬頭一看,豬食槽上方有個大大的蜘蛛網,網上明確無誤地結著兩個大字:“好豬”(somepig)。
  
消息頓時傳遍了鄉里,威伯成了一口名豬。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查克曼一家樂開了花。名氣確實不是一件壞事情,至少對豬來說是如此,但是威伯的命運仍然在空中飄盪。在一個貪吃的老鼠談波頓很不情願的幫助下,夏洛用她的網上藝術對威伯的名聲層層加碼,連續推出“光煥”(radiant)、“傑出”(terrific)等光輝字眼。最後,威伯參加了當地的農業博覽會,在危急關頭,已經衰老的夏洛,使盡全身的力氣,用一個即興發揮的“謙虛”把臨陣怯場的威伯推上了金獎的寶座和名聲的頂點,從而徹底地化解了威伯的性命問題。當勝利的消息傳來,也是夏洛自覺衰老將亡的一刻,故事在此達到最高潮。
  
夏洛和威伯最後的對話簡單中見真誠,感人至深:“夏洛,”威伯停了一會兒說,“你怎麼一點聲音都沒有啦?”
  
“我喜歡靜靜地呆著,”她說,“我一向喜歡安靜。”“可是你今天好像有點不一樣,你沒事吧?”“可能有點兒累吧,不過我挺滿意的。你早上在會場上的成功也有我的小小一份功勞。你將來會沒事的。你能夠太太平平地活下去啦,威伯。沒有什麼東西再可以傷害你了。往後是秋天,會變涼,白天會變短,葉子會從樹上掉下來。然後是聖誕,是冬天,會下雪。你會活下去,看到冰封雪飄的好風景,因為你對查克曼家意義重大,他們不會傷害你了,再也不會了。冬天過去後,白天又會變長,池塘裡的冰就會融化。百靈會回來唱歌,青蛙也會醒來,又會吹起暖暖的風。所有這些好看的東西,好聽的聲音,好聞的味道,都等著你去欣賞呢,威伯,這個美好的世界,這些珍貴的日子。”夏洛說著說著停了下來。
  
夏洛緩慢而又安靜地死去,但是在死以前,除了拯救威伯外,實現了自己對朋友的承諾以外,她也完成了一件自己的最重大的作品,一個水密的囊袋,裡面安安穩穩地裝著她的514個未來的兒女。
  
威伯想盡辦法把囊袋帶回了農場,到了來年春天,小夏洛們一個個地破囊而出,乘風而去,但還是有三個小蜘蛛願意留下來陪伴威伯,繼續他們的母親和威伯的友誼。
  
一開始的時候,因為無知,我還以為作者懷特是個無名作家,後來慢慢地收集了一些他的資料,才知道不那麼簡單。懷特寫的兒童文學有三部,除了《夏洛的網》以外,還有《小鼠斯圖瓦》和《天鵝的喇叭》,每一部都是不斷再版的經典。《夏洛的網》初版於1952年,至今已經有20多種譯文,發行5百萬冊以上。我曾經在網上最大的亞馬遜書店(www.amazon.com)中查過《夏洛的網》。亞馬遜書店有個很大的特色就是開有讀者評論欄。對《夏洛的網》,一共有54份讀者評論,讀者的平均分是最高分5顆星!我在亞馬遜裡查過無窮的書,《夏洛的網》是唯一一部讀者給予5顆星評價的作品,這一發現著實令我欣喜若狂,但是也有莫名的失落,好像是突然發現自己偷偷暗戀的素面淡裝的無名女孩竟然是當紅的偶像明星。比較一下吧,大名鼎鼎、被炒到上了小書攤的《尤利西斯》,讀者平均分是4顆星。《安娜•卡列尼娜》是4.5顆星。亞馬遜的讀者評論看來很能代表民意,因為在1976年《出版周刊》向“教師,圖書館員,作家,出版家”搞了個調查,讓他們列舉十部最佳兒童文學名著,結果《夏洛的網》名列榜首。
  
從二十年代開始,懷特為《紐約客》(NewYorker)和後來的《?譬窗n(Harpers)雜誌撰寫專欄散文,這些散文描寫都市人情市態,名氣也毫不在懷特的小說之下,至今還不斷地結集再版。懷特的散文,一如其小說,樸素,明晰,雋永。這正是他在1979年修訂的名著《風格的要素》中對文字的要求。
  
這也正是懷特生活的風格。他迷戀簡單素樸的農村生活。他的一生,有很大一部分光陰是在鄉間渡過。懷特是養豬的好手,《夏洛的網》寫的很大一部分就是他自己的生活,夏洛是真有其蛛,整個故事的源起也就在懷特拎著一桶豬食走向威伯的路上。在一篇談自己創作的文章裡,懷特寫道:“對一個喜愛動物的人來說,農場也是一個惱人的地方,因為絕大多數的牲畜的恩養者,同時也就是它們的謀殺者。牲口們平靜地生活,卻可怕地暴然死去,命運的不祥之音始終在它們耳際回盪。我養了一些豬,春天下的崽,我餵了它們一個夏天,一個秋天。這種情形令我苦惱。我和我的豬一天天地熟識,它也一樣。”最後,在《夏洛的網》裡,懷特下決心要拯救一頭小豬的性命。
  
拯救一口小豬的性命有意義嗎?我想,和拯救大兵雷恩的意義應該是一樣的吧。
  
不過,從我第一次讀《夏洛的網》到現在,幾乎已經有20年過去了,我一直都沒能搞明白,這部“兒童文學”何以能夠如此長久地令我著迷。這種著迷到最後已經成了一種偏執。我以傳教般的熱情把它推薦給自己所認識的每一個人,並且非常緊張地等待對方的反應,如果他們說好,我就會大大增加對他們的好感,如果對方反應平平,我就會掉頭而去。總的來說,似乎越是年輕的一代,反應越是冷淡,使我每每感到代溝的巨大,感到世界的不理想,要發出九斤老太的哀鳴。
  
張煒在《柏慧》裡提出了一個引起爭議的看法,認為世界上所有的好人可能過去都是一個族裡的,具有某種血緣的聯繫,後來因為某種原因失散在世界各地。我覺得這種觀點有點意思,想補充的是:這些好人們在聯絡的時候,會相互間說一些暗號,而《夏洛的網》就是暗號之一。就像《智取威虎山》裡面對那種天王蓋地虎式的切口那樣,一個人說一聲“好豬”,另一個人對一個“光煥”,相互就能夠相視而笑,莫逆於心。

轉載自新生網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小蜘蛛 (8/15/2002)    
  • 買她善意的微笑 (8/15/2002)    
  • 耐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急劇上升 (8/14/2002)    
  • 對抗細菌的最後一道防線被擊破 (8/13/2002)    
  • 艾草的傳說 (8/13/2002)    
  • 善人救猴一命 靈猴救人一村 (8/12/2002)    
  • 江南罕見大型明代石俑“現身”上海引起轟動 (8/12/2002)    
  • 科學家:意識可能是一個獨立的微觀物質 (8/12/2002)    
  • 科學家認為尋找地外生命需要打破我們對生命認識的框框 (8/10/2002)    
  • 大腦圖像研究顯示人與人合作的生物依據 (8/6/2002)    
  • 世間孤品四羊方尊惊現肇慶 (8/5/2002)    
  • 大衛現場反擊魔術揭秘 (8/4/2002)    
  • 1492年8月3日 發現新大陸-哥倫布第一次遠航 (8/3/2002)    
  • 一寸方士 (7/31/2002)    
  • 畫如其人--訪女畫家章翠英 (7/22/2002)    
  • 打開生死之門 探索靈魂奧秘(七) (7/10/2002)    
  • 輪迴轉世的研究--生命永存的證據(七) (7/8/2002)    
  • 輪迴轉世的研究--生命永存的證據 (三) (6/25/2002)    
  • 永遠回不去的外星人 (6/21/2002)    
  • 薪火相傳 颱風有繼 (6/17/2002)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史威登堡是17世紀十分受人尊敬的科學家, 因為奇特夢境和異象,他成為第一位以科學家身分記錄撰述所看見的神靈、天堂與地獄、預知的未來……
    • 傲慢與偏見
      《傲慢與偏見》故事中,伊麗莎白的偏見產生於她的視角和觀念。當她站在自己的生活圈子裡、用自己僅知的生活經驗和思考方式為標準去衡量達西時,達西怎麼看都是傲慢的、不招人喜歡甚至是令人氣憤的。
    • 老話講「妖不勝德」,在《西遊記》中,作者對一些小妖出場的描述也很真實生動且耐人思量。
    • 不一時,將出酒肴,無非魚肉之類。二人對酌。朱恩問道:「大哥有幾位令郎?」施復答道:「只有一個,剛才二歲,不知賢弟有幾個?」朱恩道:「止有一個女兒,也才二歲。」便教渾家抱出來,與施復觀看。朱恩又道:「大哥,我與你兄弟之間,再結個兒女親家何如?」施復道:「如此最好,但恐家寒攀陪不起。」朱恩道:「大哥何出此言!」兩下聯了姻事,愈加親熱。杯來盞去,直飲至更餘方止。
    • 這首詩引著兩個古人陰騭的故事。第一句說:「還帶曾消縱理紋。」乃唐朝晉公裴度之事。那裴度未遇時,一貧如洗,功名蹭蹬,就一風鑒,以決行藏。那相士說:「足下功名事,且不必問。更有句話,如不見怪,方敢直言。」裴度道:「小生因在迷途,故求指示,豈敢見怪!」相士道:「足下螣蛇縱理紋入口,數年之間,必致餓死溝渠。」連相錢俱不肯受。裴度是個知命君子,也不在其意。
    • 話休煩絮。一日張孝基有事來到陳留郡中,借個寓所住下。偶同家人到各處游玩。末後來至市上,只見個有病乞丐,坐在一人家檐下。那人家驅逐他起身。張孝基心中不忍,教家人朱信舍與他幾個錢鈔。那朱信原是過家老僕,極會鑒貌辨色,隨機應變,是個伶俐人兒。當下取錢遞與這乞丐,把眼觀看,吃了一驚,急忙趕來,對張孝基說道:「官人向來尋訪小官人下落。適來丐者,面貌好生廝像。」張孝基便定了腳,分付道:「你再去細看。若果是他,必然認得你。且莫說我是你家女婿,太公產業都歸於我。只說家已破散,我乃是你新主人,看他如何對答,然後你便引他來相見,我自有處。」
    • 說這漢末時,許昌有一巨富之家,其人姓過名善,真個田連阡陌、牛馬成群,莊房屋舍,幾十餘處,童僕廝養,不計其數。他雖然是個富翁,一生省儉做家,從沒有穿一件新鮮衣服、吃一味可口東西;也不曉得花朝月夕,同個朋友到勝景處游玩一番;也不曾四時八節,備個筵席,會一會親族,請一請鄉黨。終日縮在家中,皺著兩個眉頭,吃這碗枯茶淡飯。一把匙鑰,緊緊掛在身邊,絲毫東西,都要親手出放。房中桌上,更無別物,單單一個算盤、幾本賬簿。身子恰像生鐵鑄就、熟銅打成,長生不死一般,日夜思算,得一望十,得十望百,堆積上去,分文不舍得妄費。正是:世無百歲人,枉作千年調。
    • 這八句詩,奉勸世人公道存心,天理用事,莫要貪圖利己,謀害他人。常言道:「使心用心,反害其身。」你不存天理,皇天自然不佑。昔有一人,姓韋名德,乃福建泉州人氏,自幼隨著大親,在紹興府開個傾銀鋪兒。那老兒做人公道,利心頗輕,為此主顧甚多,生意盡好。不幾年,攢上好些家私。韋德年長,娶了鄰近單裁縫的女兒為媳。那單氏到有八九分顏色,本地大戶,情願出百十貫錢討他做偏房,單裁縫不肯,因見韋家父子本分,手頭活動,況又鄰居,一夫一婦,遂就了這頭親事。
    • 話說宋朝汴梁有個王從事,同了夫人到臨安調官,賃一民房。居住數日,嫌他窄小不便。王公自到大街坊上尋得一所宅子,寬敞潔淨,甚是像意。當把房錢賃下了。歸來與夫人說:「房子甚是好住,我明日先搬了東西去,臨完,我雇轎來接你。」
    • 話說浙江嘉興府長水塘地方有一富翁,姓金,名鐘,家財萬貫,世代都稱員外。性至慳吝,平生常有五恨,那五恨:一恨天,二恨地,三恨自家,四恨爹娘,五恨皇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