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近年來我國學術界不斷的考古發現和研究証實:位于湖北省黃陂縣的盤龍城,是我國目前在長江流域發掘的唯一一座保存較為完整的商代早期城市遺址,這意味著它与河南省安陽殷墟有著同等重要的地位,都是了解商代文明的重要途徑,并改寫了“商文化不出黃河流域”的傳統觀點。
据介紹,盤龍城,位于長江北岸,距武漢市區僅5公里。盤龍城遺址的分布范圍是兩面臨盤龍湖,南瀕府河,僅西面有陸路相通。其東西長1100米,南北寬1000米。而城址坐落在整個遺址的東南部,平面形狀略呈方形,南北長290米,東西寬約260米。城垣至今仍保存完好,城門和護城河清楚可辨,城內被發現有三處大型宮殿基址。城外散見居民區和釀酒、制陶、冶銅等手工作坊及墓地,顯示出完備的城邑形態和功能。
專家經多年研究認為,盤龍城的發現,推翻了以往公認的“商文化只存在于中原地區”的理論,是商王盤庚遷都之前歷史的有力補充,以鐵一般的事實証明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從商代早期起就共享著同樣的文明。商文化的南漸,加速了南方原始文化的解体和青銅文化的出現,同時大量礦產資源運到中原地區,又促進了商文化的發展。所以,盤龍城成為殷商文明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坐標。
自上世紀中葉被發現至今,盤龍城先后出土大量文物,尤其是丰富多采的青銅器皿、玉器、石器、陶器、漆木器,包括禮器、兵器和生產工具。其中有很多是极其珍貴的精品,如長達94厘米的大玉戈、青銅大圓鼎、雕花鉞形器等。
与當時遠在千里之外的王都鄭州商城相比,盤龍城青銅器的品類、造型和各种裝飾花紋极其類似。原盤龍城工作站站長李桃元研究員說,把兩件同類的青銅器擺在一起,即使考古專家也很難僅從外表分辨其屬于哪一座商城。除此之外,城牆的夯筑技術,宮殿的布局和建筑方法,同為北偏東20度左右的建筑方向,墓地的葬俗(熟土二層台、殉人、腰坑內殉狗)等,兩座商城也非常相似。
李桃元強調,盤龍城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南臨長江,通過府河及其干流向北可通往鄭州,經長江、漢水穿隨州、棗陽可經南陽直抵關中,四通八達,扼水陸交通之喉,而湖北大冶銅綠山、陽新港下,江西,安徽銅陵等地含有丰富的銅錫資源,這些是制造青銅器必不可少的(青銅器是銅、錫、鉛的合金)。
許多專家一致認為,盤龍城是商王朝南征的据點,是商王朝控制南方的戰略資源的中轉站,其城牆外陡內緩,易守難攻,軍事目的較為明顯,后來不斷發展成為商王朝在南方的軍事、政治中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楊育彬介紹說,盤龍城發掘出的三座大型宮殿建筑,体現了我國古代前朝后寢即前堂后室的布局,一直影響了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近三千年,在中國建筑史上的學術价值不可低估。
來源: 文化新聞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